學達書庫 > 大仲馬 > 雙雄記 | 上頁 下頁 |
二 |
|
阿維尼翁在幾個最高行政官的統治之下是一個強大的共和政體,它拒絕臣服于法國國王。一天早晨,路易八世①——他覺得,像從前西蒙·德·蒙福爾②那樣以十字軍③來對付阿維尼翁,要比過去菲利浦-奧古斯特④對付耶路撒冷⑤更為容易——,我們說,一天早晨,路易八世來到了阿維尼翁的城門前,要求進城。他平舉長矛,頭戴盔帽;軍旗招展,號角齊鳴。 城市居民不同意他進城;作為最後的讓步,他們同意法國國王除去頭盔,高舉長矛,只展開國王的旗幟,以和平的方式進城。國王開始圍城:這次圍城歷時三個月,在此期間,據編年史記載,阿維尼翁城市的居民和法國兵士箭來箭去,互有傷亡。 阿維尼翁最後投降了,路易八世把聖天使堡⑥的羅馬執政主教帶進了他的軍隊裡;由執政主教提出的條件苛刻而專橫,可稱是真正的教士的條件。 阿維尼翁居民被勒令要毀去城牆,填平壕溝,拆除三百座箭樓,交出船隻,燒毀他們的戰爭物資。此外,他們還要付出巨大的賠款,發誓棄絕韋爾多派的異端邪說,在巴勒斯坦維持三十個全副武裝的軍人給養,為他們提供裝備,盡力使基督的墳墓免遭損毀。最後,為了監督這些條件的履行——與此有關的詔書,還可以在城市的檔案裡找到——還建立了一個苦修會,這個苦修會在經過六個多世紀以後,至今還存在著。 ①路易八世(一六〇一——一六四三):法國國王(一六一〇——一六四三)。又稱正義者。 ②西蒙·德·蒙福爾(一一五〇——一二一八):又稱蒙福爾伯爵。 ③十字軍:中世紀天主教會以羅馬教皇為首組成的反動軍隊,用以鎮壓各國人民反封建反天主教會的「異端」運動口 ④菲利浦-奧古斯特(一一六五——一二二三):法國國王(一一八〇——一二二三)。 ⑤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中部。古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奉之為聖地。 ⑥聖天使堡:羅馬一大古堡,建成於一三九年。 和這個被稱為白衣苦修會①相對,又建立了黑衣苦修會②,它們的教義充滿著圖盧茲伯爵萊蒙的那種針鋒相對的思想。 從這一天起,宗教仇恨變成了政治仇恨。 對阿維尼翁來說,作為異端的地盤是遠遠不夠的,它還必須變成教會分立的舞臺。 在談到法蘭西的羅馬時,請允許我們把歷史話題稍許扯開一些去;嚴格來說,對我們要討論的問題來說,這也許是完全不必要的,因此也許我們還是一下子進入正題的好;可是我們希望大家能原諒我們。我們所以要寫這些事情,特別是為了那些喜歡在一本小說裡面有時候能讀到一些在小說裡沒有的東西的人。 一二八五年,美男子菲利浦③登上了王位。 一二八五年,這個年代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性年代。羅馬教廷在格列高利七世④時曾反對過德國皇帝。被亨利四世⑤在物質上戰勝的教廷,在精神上戰勝了他。教廷被一個普通的意大利薩賓貴族打了一記耳光,科洛那的鐵手套把蔔尼法的臉打紅了。 ①白衣苦修會:天主教西多會的別稱。因穿白衣而得名。 ②黑衣苦修會:天主教本篤會的別稱。因穿黑衣而得名。 ③美男子菲利浦(一二六八——一三一四):此處指菲利浦四世。法國卡佩王朝國王(一二八五——一三一四)。在位時因向教會徵稅,與教皇卜尼法八世發生衝突。為了尋求資助,一三〇二年首次召開有市民代表參加的三級會議。蔔尼法八世積憤而死,繼承法籍教皇遷居阿維尼翁,成為法王的御用工具。 ④格列高利七世(一〇二〇——一〇八五):羅馬教皇(一〇七三——一〇八五)。一〇七五年,他發佈《教皇敕令》二十七條,宣稱教皇權力高於一切,因之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發生衝突;一〇七六年他乘德意志政局不穩,宣佈驅逐亨利出教。亨利地位穩固後,於一〇八三年進軍意大利,佔領羅馬,另立教皇;一〇八四年新教皇為亨利舉行加冕禮。格列高利出走,死於意大利薩萊諾城。 ⑤亨利四世(一〇五〇——一一〇六):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一〇五六——一一〇六)。 可是真正打這記耳光的法國國王,在卜尼法八世①的繼承人的時代,又會遇到什麼事情呢? 這個繼承人是貝諾瓦十一世②,此人出身低賤,可是他也許是個有才能的人,如果給他時間施展的話。 要和美男子菲利浦抗爭,他太弱小了,他想出了一個使兩百年以後一個有名的教會的創始人也感到羡慕的方法:他響亮地、高聲地寬恕了科洛那。 寬恕科洛那,那就是宣佈科洛那是有罪的,只有罪犯才需要得到寬恕。 如果科洛那是有罪的,那麼法國國王至少是他的同謀。 要堅持這樣一個論點是有點兒危險的,因此貝諾瓦十一世只做了八個月教皇。 一天,一個蒙面婦女,自稱是佩特羅尼爾③聖母的雜務修女來到了佩魯賈④,在貝諾瓦十一世的餐桌上獻上了一筐無花果。 在這筐無花果裡,是不是也像在克婁巴特拉女王⑤的筐子裡一樣,藏著一條蝰蛇?事實是,第二天,教皇的寶座又空缺了。 這時候,美男子菲利浦想出子一個奇怪的念頭,非常奇怪,以至起初這個念頭像是一個幻想。 那就是把教廷搬出羅馬,遷到法國,把它看管起來,為他製造錢幣。 ①蔔尼法八世(一二三五——一三〇三):羅馬教皇(一二九四——一三〇三)。為使教皇權利超越世俗君主,先後在英、法、西西里引起爭端。一三。二年禁止法王菲利浦四世向教會徵稅,失敗,在阿那尼被菲利浦四世使者所辱,回羅馬抑鬱而死。 ②貝諾瓦十一世(一二四〇——一三〇四):教皇(一三〇三——一三〇四)。他在羅馬混亂之際,逃亡到佩魯賈,頒佈敕諭譴責阿那尼事件中的科洛那等人,後突然死去(傳說系中毒)。 ③佩特羅尼爾:阿拉貢國王拉蒙·貝倫蓋爾四世(一一三一——一一六二)的王后。 ④佩魯賈:意大利中部城市。 ⑤克婁巴特拉女王(前六九——前三〇):埃及女王(前五一——前三〇)。相傳以蝰蛇自殺身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