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大江健三郎 > 兩百年的孩子 | 上頁 下頁
四〇


  "而且,還說了一句格言似的話語——'新人'是用'新話語'製作出來的。

  "現在,讀了梅的書信和感想文,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想不到這樣的內容竟然是用明治初期的古老日語寫出來的。"

  "那麼,在現在這個時代,英語世界的那些人,就比用日語思考和寫作的人優秀嗎?"

  朔再度瞪起了眼睛,然後說道:

  "梅在用英語表述和寫作的過程中,比起當時生活在日本的女人……甚至男人,她都算是'新人',難道不是這樣嗎?

  "而且,她還試圖以自己的方式來教育日本的女性。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她既教授英語,又普及作為'新話語'的日語。

  "因為,如果只有自己是'新人',那就無濟於事。"

  6

  明認為,朔說的這番話很有意思,卻也有一些費解之處。不過,梅自八歲遠渡美國,在此後的十年間,使用"新話語"說(聽)、寫(讀),最終成為"新人",這倒是一如朔之所言。

  "梅在旅館裡很害怕黑人服務員,在劇場觀看黑人合唱團的演出時,據說也很懼怕,懷疑黑人真是這個世界上的生物嗎?……"

  "因為在梅用英語寫的文章裡,有thenegrominstrel①這麼一段文字嘛,是由白人扮演黑人的小節目吧?"

  "可是,如同黑人一般的裝扮使得梅感到害怕,那也是事實吧?"明說,"幾年之後,梅與照顧自己的那戶人家的一對黑人夫婦傭人曾詳談了一次,從內心對那對夫婦產生了敬意。當我讀到梅寫的這一段文字時,覺得非常喜歡。"

  "並不是'暫且',而是已經完全成了'新人'。"說這句話時,朔的眼睛已經不再瞪視著。

  真木從奶奶的水彩畫中,取出梅與黑人老夫婦談話的那幅圖畫來,是"在朗門家與傭人夫婦交談的梅"。

  於是,"前往一百零三年以前的美國的何處?"的答案就定了下來。

  7

  "三人組"特地在柯樹的樹洞內躺了下來,卻遲遲不能進入夢鄉。在這三天裡,大家一直在討論,倘若真的見了梅,該和她說些什麼?朔把答案翻譯為英語,明將其仔細謄寫在卡片上,分給三人各自帶上。

  其中最為清晰的,是真木提出的問題:

  "梅君,你彈奏什麼曲子呀?"

  明在書中發現梅在美國學習彈鋼琴,便告訴了真木。

  真木此時沒有收聽FM節目,而是小聲朗讀著卡片。在以往放置便攜式收音機的枕邊木臺上,現在放著裝有鼯叔叔烤制的比薩餅的提籃,這提籃被用紐帶與真木的手腕連接起來。

  明準備提關於"勇氣"的問題:

  "你是從日本前往美國留學的最早也是最小的女孩兒。梅,你是怎麼產生出那種'勇氣'的?"

  而朔準備的問題,則是"今後,你打算升入人文學科(被譯為humanities)還是理科(在這裡,該詞匯叫science)?"

  明也知道,對於弟弟來說,這可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朔決定選擇理科的課程,但是,來到家裡的每一位大人卻都以為朔會選擇文科課程。其中有人聽了朔的回答後,甚至還會忠告朔"請選擇文科"。

  "你爸爸是作家,媽媽的父親、也就是外祖父雖說是電影導演,卻也是個寫出了優秀隨筆的人。"

  希望從事生物學研究的朔便反駁說,為何不能學習與父親和外祖父不同的專業?話雖這麼說,可對於自己是否具有理科學生的能力,卻也是心中無底。

  梅來到美國以後,喜歡閱讀詩歌和小說,可她在女子中學裡卻非常認真地學習了數學,在大學裡則選擇了生物學。知道這些情況之後,朔決定這樣提出問題:

  "倘若你選擇升入理科,那麼,這是出於什麼理由呢?"

  8

  然而,在柯樹樹洞裡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時,朔卻產生出新的擔心:"如果呀,見到梅時,她還沒有就選科問題作出決定的話,我的提問不就'無意義'了嗎?"

  當朔這麼說的時候,明非常理解朔的這種心情。

  "如果梅反問'我為什麼要去理科'的話,那又該怎麼辦呢?我當然知道梅的未來,卻是不能說出來呀。

  "梅似乎是這樣一種類型的人——如果覺得對方所說的話語難以理解,就會追問到底,Itisnotright.①好像是她所喜歡的話語。

  "大致說來,倘若被問及'三個日本孩子,怎麼會來到這裡?'這個問題時,不是不能說謊嗎?可是,即便要把真實的情況告訴她,也還是被問之Itisnotright.的吧。"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