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川端康成 > 再婚的女人 | 上頁 下頁
三一


  萊蒙特居住在天國的第三界。一天,他來到第五界,看見一個可能是用雪花石膏建造的大殿堂。

  這座殿堂顏色雪白,點著五光十色的燈火。有的地方一片紅光,還有……藍光,正中像是橙色的光。這些顏色不是我剛才談話中所思慕的那種鮮豔的顏色,而是真正柔和的色調。於是那個人(富伊依達把萊蒙特稱作那個人)便注意觀察這些色光是從哪兒投來的。接著她看到許多大窗戶,窗上鑲有這些顏色的玻璃。殿堂裡的人正向透過紅色玻璃幻化成粉紅色的地方走去,要麼站在那裡,要麼站在藍光之中。也有的人沐浴著橙色的或黃色的光。那個人心想;為什麼大家要這樣做呢?於是有人告訴他:粉紅色是愛的光、藍色是真正醫治心靈的光,而橙色則是智慧的光。他們向各自企求的光走去,並站在那裡。據嚮導說:這比世人所知道的要可貴得多。就是在現今的世上,有朝一日也會有人進一步研究各種光的效果的。

  你可能會取笑我們吧。我們用這種光的顏色效果裝飾了家中,他歎息精靈們的寂寞,因為他們的遺屬認為:人一旦作古,靈魂也會跟著毀滅。從你去世之後,如同在盂蘭盆會上祭把你的精靈時一樣,我一次也不曾迎接過你的精靈歸來。你也會因此而感到寂寞嗎?

  我很喜歡佛典《盂蘭盆經》裡記載的日蓮宗尊者的故事。《炎子經》裡也有這樣的故事,記述道還因為頌經的功德,他讓他父親的骷髏也跳起舞來了。我也很喜歡釋迦牟尼世尊的前身——白象的故事。我覺得,精靈節從燒麻稈迎精靈開始到放河燈送鬼魂止,這種形式也是一種美好的過家家的遊戲。日本人為了祭祀野鬼,不會忘記超度河裡的亡魂,甚至還過忌針節呢。

  一休禪師在精靈節時唱道:「供上山城的瓜和茄,加茂川啊,長流悠悠。」我覺得他的心靈是無比美好的。

  這是多麼盛大的精靈節啊。今年結的瓜是精靈,茄是精靈,加茂川的水也是精靈;桃、柿,一切果實都是精靈,死者是精靈,生者也是精靈。這些精靈都靠攏過來,一心相會,他們只覺得「呀,呀,太難得了」。不過,這只是整個精靈節,即所謂一心法界的說教。法界即一心,一心即法界,草木國土悉皆成佛也。

  松翁就是這樣來理解一休之歌的精神的。

  《心地觀經》裡寫道: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多次輪回轉世之中,可能在何處又互成父母,人世間的男子皆慈父,人世間的女子均悲母也。

  經書裡使用了悲母這樣的詞。

  經書裡還寫道:父有慈恩,母有悲恩。

  把「悲」字僅僅理解為悲哀,未免太膚淺了吧。佛法認為母恩重于父恩。

  你恐怕還能清晰地記得我母親去世時的情景吧。

  當時你冷不丁地問我:你在思念母親嗎?我聽後,是多麼震驚啊。

  初夏,天空一放晴,雨水就被什麼東西吸幹了似的。陽光明媚,人世間變得空蕩而明亮了。窗下的草坪上飄浮著一縷縷清新的遊絲,不知不覺間太陽已經西沉。我坐在你的膝上,眺望著西邊的雜木林,仿佛剛剛劃出了清晰的線條。草坪一端,忽地抹上了色彩,可能是夕陽映照在遊絲上吧。母親漫步其間。

  當時我沒有征得父母同意就和你同居了。

  可是,我並不覺得羞愧。我以為是母親來了,就站起身來。母親仿佛要說些什麼,用左手按住喉嚨,倏忽又渺無蹤影了。

  這時候,我就勢將全身的重量落在你的膝上。你問我:你在思念母親嗎?

  「呀,你也看見了……」

  「看見什麼?」

  「母親剛才到這兒來了。」

  「到哪兒?」

  「到這兒了。」

  「沒看見呀。母親怎麼樣啦?」

  「哦,她死了。她是來女兒這裡告訴女兒她死了的啊。」

  我立即回到父親的家中。母親的遺體還沒從醫院運回家裡。我同家裡不通音訊,對母親患病我一無所知。母親是因舌癌而死去的。她按住咽喉,就是讓我看的吧。

  我看見母親的幻影,同母親斷氣正好是同一時刻。

  我從沒想過要為這位慈母設置盂蘭盆會的祭壇。我更沒想過請女巫師降神,聽母親敘述那個世界的情形。我倒不如把雜木林中的一株小樹當做母親,同這株小樹對話,這樣可能會使我更滿意呢。

  釋迦對眾生說:要解脫輪回轉世的羈絆,得做涅磐鐵心修行。靈魂必須來回轉世,它可能是迷們而可憐的。但我覺得,在這個世界上,再沒有什麼比輪回轉世的教誨交織出的童話故事般的夢境更豐富多彩的了。這是人類創造的最美的愛的抒情詩。在印度,自《吠陀經》以來就存在這個信仰,這可能本來就是東方的精神。不過,在希臘的神話中,也有明麗的花的故事,包括《浮士德》的格蕾辛的牢獄之歌在內,西方有關向動植物轉世的傳說,真是多如星辰。

  以古代的聖者,或近年的心靈學者來說,考慮人類靈魂的人,一般都是尊重人的靈魂,輕視其他動植物的。人類經歷數千年,企圖從種種意義上將人類與自然界萬物加以區別,並且一味盲目地向這個方向走去。

  這種自我陶醉的空虛的步伐,不是至今還使人類的靈魂如此落寞訪惶嗎?

  也許人類有朝一日會從來路回歸的吧。

  你也許會取笑這是太古時代老百姓或未開化民族的泛神論。不過,你若深入探索,應該說這是科學家進行創造的物質的根源。那麼,越探索不是越能瞭解這種東西是流轉在萬物之間了嗎。據說,在這個世界上失去形態的東西的香氣,形成另一個世界的物質。這種說法,只不過是科學思想的象徵之歌罷了。連我這個才疏學淺的年輕女子,也都領悟到物質的根本或力量是不滅的。為什麼必須考慮只有靈魂的力量會熄滅呢?靈魂這個詞,難道不是天地萬物流動力量的形容詞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