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西蒙·波娃 > 名士風流 | 上頁 下頁
一五


  「那您呢?您不去睡?」

  「我想我還是去沖個淋浴,再工作一下為好。」

  「顯然,羅貝爾抵禦懷念之情的能力比我要強。」我躺在床上暗自思忖,「他忙於工作,四處活動,因此對他來說,未來比過去要更實在。他寫道:自己力所不及之事以及不幸、失敗、死亡等等,一旦讓它們在自己的作品中獲得其應有的位置,他就感到無所牽掛了。可是我,我別無他法,我所失去的,再也無法覓回,我的背叛行為,任何東西都無法贖回。」我突然開始哭泣起來。我想:「在哭泣的是我的眼睛,而他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可惜用的不是我的雙眼。」我流著淚水,二十年來,我第一次孤獨無援,獨自經受著內心的痛苦和恐懼。

  我終於昏昏入睡,夢見我已經死去。我猛然驚醒,恐懼始終存在,一個小時以來,我一直在與它搏鬥,可它依然存在,死神繼續在遊蕩。我開了燈,可馬上又滅了燈,如果羅貝爾發現我的門扉下有亮光,他准會驚恐不安的。一切都無濟於事,今天夜裡,他無法給我幫助。當我想和他談談他自己時,他回避了我的問題,他知道自己身處險境。正是為了他,我才感到恐懼。迄今為止,我對他的命運始終充滿信心。我從未試圖安排他的命運,因為事無巨細,都是由他作出安排。我與他相依為命,共同生活,就仿佛生活在我自己心中,從來沒有任何隔閡。可突然間,我再也沒有信心,我對一切都喪失了信心。羅貝爾再也不是恒星、路標,僅僅是一個人,一個年邁六旬的老人,身體虛弱、易病,失去了過去的保護,又面臨著未來的威脅。我兩眼睜得大大的,背靠著枕頭。我必須想方設法拉開一定距離,以便更好地看清他,仿佛在這二十個春秋,我未曾毫不猶豫地愛過他。

  要這樣做,並非易事。曾有過一段時期,我遠遠地望著他,可那時我年紀太輕,看他時距離拉得太遠了。一些同窗好友在索邦學院把他指給了我,人們對他議論紛紛,話中交織著欽佩與憤慨。人們私下傳說他酗酒、逛妓院。若真是如此,對我倒更有吸引力。我兒時篤信宗教,這給我留下了副作用。在我看來,罪孽是上帝不存在的可悲的表現,倘若有人告訴我迪布勒伊強姦少女,我准會把他奉為一種聖人。可惜他的惡癖微不足道,而他取得的過多的榮譽卻惹我惱怒。我開始聽他授課,並暗自發誓,一定要把他當作一個虛假的偉人。他顯然不同于其他教授,來時像陣風,總要遲到四五分鐘。一開始,他的兩隻狡黠的大眼睛少不了先審視我們一陣,然後開始授課。他的聲調忽而和藹可親,忽而咄咄逼人。他一副粗暴的面孔,聲音猛烈,經常縱聲大笑,我們有時覺得他帶有幾分瘋狂,這一切之中無不蘊藏著某種挑釁。他身著十分潔白的襯衣,雙手乾乾淨淨,臉刮得無可挑剔,因此,他穿的茄克衫、毛線衣和肥大的鞋子更顯得有傷大雅,而不是因為馬虎所能原諒的。他喜歡的是舒適而不是體面,即無拘無束,而這在我看來是故作姿態。我讀過他的小說,可不大喜歡。我期待的是這些小說能給我某種令人激奮的啟示,可它們給我講述的卻是普普通通的人物、平平庸庸的情感和一大堆在我看來無關緊要的瑣事。至於他授的課,確實很有趣,這我同意,可說到底,平淡無奇,沒有任何獨到之處。他總是那麼自信,使得我無法抵擋內心的欲望,恨不得駁斥他一番。

  噢!我也堅信真理屬￿左派,打從我孩提時代起,我就覺得資產階級思想散發著某種愚蠢和虛假的氣息,散發著一種極為難聞的臭味。後來,我在《福音書》中得知人是平等的,人人皆兄弟,對此,我堅信不疑。只是由於我的腦子裡長時間來灌輸的都是絕對的東西,因此依我看,蒼穹的虛無使任何道德都顯得微不足道,然而迪布勒伊卻想像塵世間可能存在著某種希望。我在第一篇論文中就此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革命,好吧,」我寫道,「可後來結果如何?」一個星期後,在下課的時候,他把作業還給了我,對我大加諷刺。我的絕對觀點據他看是一種不能面對現實的、小資產階級的抽象的夢想。我無力與他抗爭,他自然大獲全勝。可這證明不了任何問題,我直言不諱地跟他挑明瞭這一點。第二個星期,我們重又開始辯論,這一次,他想方設法說服我,而不是壓服我。我不得不承認私下交談時,他絲毫沒有把自己視作偉人的架勢。此後,每次上完課,他常常主動與我交談,有時還一直陪我到門口,路上盡繞遠兒。

  後來,下午和晚上,我們一起外出,既不談論道德,也不談論政治,任何高深的話題概不涉及。他經常給我講故事,但更多的是帶我去遊玩,他向我展現了街道、公園、河畔、運河,領我觀看了墓地、市郊貧民區、貨場、空地、小酒店和巴黎城中我不熟悉的角角落落。我發現許多我自以為已經瞭解的事物卻看也沒有看過。經他一指點,一切都獲得了無窮的意義,無論人們的面孔、聲音、服飾,還是一棵樹、一張佈告、一塊霓虹燈招牌或其他任何東西。我趁機重讀了他的小說,這才恍然大悟,以前根本沒有讀明白。迪布勒伊給人造成一種感覺,似乎他心血來潮,僅為了滿足自己的樂趣而去寫那些毫無價值的東西,然而一合上書,人們立即會感到心頭震動,激起憤怒、厭惡和反感,迫切需要事物發生變化。

  讀了他作品中的某些段落,人們會把他視為一個純粹的美學家:他對詞語有獨特的鑒賞力,對諸如陰天下雨、天空晴朗、愛情糾紛、偶然的事故等等有著一種天真無邪的興趣,只不過並不就此止步不前;您會在不知不覺中突然發現已置身於那些人物之中,似乎他們之間的任何問題都會與你休戚相關。正是因為這一原因我才如此強烈地要他繼續寫作。通過我自己的感受,我明白了他帶給讀者的是什麼。在他的政治思想和詩人般的激情之間,並不存在距離。這是因為他非常熱愛生活,以致他希望人人都能充分享受生活的樂趣,也正是因為他熱愛人,所以屬￿人的生活的一切都使他充滿激情。

  我重溫他的作品,傾聽他的談話,徵求他的意見,我對此是那麼專心致志,以致我從未想到自問一下他到底為什麼喜歡與我交往。此時,我已經無暇顧及發生在我自己心間的一切。一天夜晚,當他在卡魯塞爾公園把我摟到他的懷裡時,我竟氣憤地說:「我只擁抱我將愛上的男子。」他平靜地回答我說:「可您愛我!」我很快明白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我之所以對此毫無察覺,是因為這來得太快了;只要有了他,一切的發展都是那麼迅速,首先制服我的甚至就是這一點。其他的人是那麼拖遝,生活是那麼緩慢,而他卻和時間賽跑,衝擊一切。

  打從我明白已經愛上他那一刻起,我便滿懷激情地緊跟著他,令人不勝驚訝的事情目不暇接。我懂得了人們可以沒有家具擺設,不需時刻表而生活,中午可以免去午飯,夜裡可以不需睡覺,而下午則可以睡大覺,在樹林子和在床榻上一樣可以享受雲雨之歡。成為他懷抱中的一位女子,這在我看來既簡單又歡快,當欲望使我驚恐不安的時候,他的微笑使我心寧。我的心頭籠罩著一絲陰影:假期臨近,一想到分離,我就感到害怕。羅貝爾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莫非正是由於這一原因他才向我提出結婚?可當時,我腦子裡甚至從未掠過這種念頭,我才十九歲,覺得被心愛的男子所愛和被尊敬的父母和萬能的上帝所愛一樣自然。

  「可我愛你!」後來過了很長時間,羅貝爾這樣回答我說。出自他的嘴裡,這句話到底意味著什麼?一年前,當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鬥爭中去時,他愛過我嗎?還有那一年,他難道沒有可能選擇另一位女人以減輕因沒有參加行動而造成的痛苦嗎?這些問題微不足道,別提了。可以肯定的是,他狂熱地希望我能幸福,而他的希望沒有完全落空。至此,我並沒有不幸,沒有,但也並不幸福。我身體健康,也有歡樂的時刻,但極大部分時間都在憂傷中度過。愚蠢、謊言、不公、痛苦,在我的四周,是一個漆黑一團的混沌世界。這一個又一個星期,一個又一個世紀,日日重複,無處歸宿的時光,是多麼荒謬!生活,就是在四十或六十個年頭裡,在虛無中躑躅,等待著死亡。正是因為如此,我才那麼勤奮地學習,惟有書本和思想經受得住考驗,在我眼裡,惟有它們真實可信。

  多虧羅貝爾,思想才降臨到人間,地球變得像一部書那樣完整統一,這是一部惡始而將善終的書。人類總是向著一定的方向發展,歷史也有著它自己的某個方向,我的命運也是如此。壓迫和貧困有可能自生自滅,邪惡已被戰勝,醜聞已被掃除。蒼穹在我頭頂重又合攏,昔日的恐懼在我心頭消失。羅貝爾並不是只憑大道理使我掙脫了困境,他向我表明了只要活著,生命就可自我滿足。對於死,他毫不在乎,他的活動並非只是消遣,他愛其所愛,求其所求,對任何東西都不逃避。總而言之,我惟一的要求,只是能與他相似。如果說我提出了生活的問題,那主要原因是我在家中感到厭倦。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厭倦。羅貝爾以他對未來的設計,從一片混沌之中創造了一個充實的、秩序井然的、純淨的世界,而他所設計的這一個未來便是:這個世界是屬￿我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