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巴爾札克 > 攪水女人 | 上頁 下頁 |
三十三 |
|
回到伊蘇屯,瑪克斯知道父母下場很慘。正如一般貪歡縱欲,象俗語所說只圖眼前快活,寧可少活幾年的人一樣,吉萊夫妻結果弄到貧無立錐之地,死在救濟院裡。不久,拿破崙在戛納登陸的消息傳遍全國。瑪克斯正好趁此到巴黎去要他的勳章和營長的級位。當陸軍部長的元帥記得吉萊上尉在葡萄牙的英勇,安插他在禁衛軍中當上尉,憑著這個資格一上前線就是營長;但榮譽勳位勳章還是沒有到手。 元帥告訴他說:「皇帝的意思,你一上陣就會立功,勳章不成問題。」 果然,皇帝在弗勒呂斯一仗中注意到勇敢的上尉,當晚給了他勳章。滑鐵盧戰役以後,瑪克斯隨軍退到盧瓦爾地區。 經過整編,元帥德·費爾特公爵既不承認吉萊的軍階,也不承認吉萊的勳章。這個拿破崙的舊部回到伊蘇屯,失望的情緒可想而知。他一定要有營長的級位和榮譽勳位勳章才肯幹下去。部裡覺得一個沒有門第的二十五歲的青年要求太過分了,這樣下去,他三十歲就能升到上校。瑪克斯便提出辭職。 少校——拿破崙的舊部彼此都承認一八一五年上得到的軍階,——少校辭了職,連盧瓦爾部隊的軍官所支的半俸也拿不到了。 伊蘇屯人看見一個相貌出眾的青年全部家當只有二十個拿破崙,大為同情。市長在市政府裡給他一個位置,薪水六百法郎。瑪克斯干了六個月光景,自動離開了,後任叫做卡龐蒂埃上尉,和瑪克斯一樣是忠於拿破崙的人。瑪克斯那時已當上逍遙團的首領,過的生活遭到城裡一些舊世家的輕視,但他們從來不對他表示出來,因為他脾氣暴躁,個個人見了害怕,便是象他一樣不肯為波旁王室服務而回到貝裡來「種田」的退伍軍官,也不敢惹他。按照我們以上的描寫,凡是伊蘇屯出身的人對波旁王室當然沒有多大好感。以無足重輕的城市而論,伊蘇屯的拿破崙黨人比別的地方更多。大家知道,拿破崙黨人幾乎個個自命為立憲派。伊蘇屯城內城外,跟瑪克斯遭遇相仿的軍官有十一、二個,都極喜歡瑪克斯,竟奉他為領袖。可是也有例外:一個便是在市政府接瑪克斯後任的卡龐蒂埃,另外一個是前禁衛軍炮兵上尉米尼奧奈。卡龐蒂埃僥倖做到騎兵軍官,回來結了婚,家庭是本地的一個大族,姓博尼希-埃羅。米尼奧奈出身綜合理工學院,隸屬的兵種一向自命為高人一等。帝國部隊的軍人暗中分成兩派。 大部分軍人對於布爾喬亞,對於他們所謂老百姓存著輕蔑的心,輕蔑的程度正如貴族之于平民,征服者之於被征服者。他們跟平民打交道往往不講道德,糟蹋一頓布爾喬亞在自己人中不受批評。另外一批,尤其是炮兵,或許由於過去相信共和主義的影響,不主張把法蘭西分做軍人與平民兩大陣營。所以羅馬城關的兩個軍官,波泰爾少校和勒納爾上尉,對老百姓的看法同大多數軍人完全一致,不管瑪克斯怎麼樣,始終和他做朋友;米尼奧奈少校和卡龐蒂埃上尉卻站在布爾喬亞一邊,認為瑪克斯的行為不象正人君子。米尼奧奈少校矮小乾癟,態度莊重,專門研究蒸汽機方面的問題,生活很樸素,經常和卡龐蒂埃夫婦來往。他的科學研究和安分的生活受到全城尊重。外邊都說米尼奧奈和卡龐蒂埃完全是另一種人,不象波泰爾少校,勒納爾上尉,瑪克斯上尉以及出入軍人咖啡館的一幫熟客,脫不了當兵的派頭和帝政時代的壞習氣。 勃裡杜太太回到伊蘇屯的時節,瑪克斯早已被布爾喬亞排斥在圈子之外。那小夥子好象也有自知之明,既不踏進那個所謂「俱樂部」的交際場所,也不抱怨被人作為反對的目標,雖則他是伊蘇屯城裡最漂亮,打扮最講究的青年,平日手面闊綽,還養著一匹馬,這種例外的排場在伊蘇屯聳動聽聞,不亞于拜倫爵士到了維也納。我們以後會看到,瑪克斯怎樣從一籌莫展的窮光蛋一變而為伊蘇屯的花花公子;因為他所用的無恥手段正是循規蹈矩或信教的人瞧他不起的理由,也關涉到使阿伽特和約瑟夫趕到伊蘇屯來的利益。看瑪克斯旁若無人的態度和臉上的表情,可見他並不在乎公眾的輿論,大概是存心將來再算帳,叫輕視他的人俯首帖耳,並且即使布爾喬亞瞧不起瑪克斯,他的性格在平民中引起的讚美也把社會上的輿論扯直了。他的勇敢,他的氣派,他的決斷,本來討群眾喜歡,何況群眾不知道他過去的墮落,便是布爾喬亞也沒想到他墮落的程度。瑪克斯在伊蘇屯扮演的角色,相當於《佩斯的漂亮姑娘》①中的「兵器匠」,瑪克斯是拿破崙黨和在野派的首領。大家在緊要關頭對他的期望,等於佩斯的布爾喬亞對史密斯的期望。有一件事特別使這個「百日時期」的英雄和犧牲者顯露頭角。 一八一九年,到布爾日去換防的一營兵路過伊蘇屯,營裡的軍官全是保王黨,「紅房子」②出身的青年。在立憲派氣息如此濃厚的城市中,軍官們無聊得很,只能上軍人咖啡館消磨時間。凡是外省城市都有一家軍人咖啡館。伊蘇屯的一家開在城牆腳下,面對校場,老闆是個軍官的寡婦。當地的拿破崙黨人,退伍軍官,或者贊成瑪克斯的意見,由於地方上的反政府氣氛而敢於把崇拜皇帝的言論隨便發表的人,自然而然把那個咖啡館作為俱樂部。從一八一六起,伊蘇屯每年舉行聚餐,紀念拿破崙的加冕日。那天先來的三個保王党軍官討報紙看,特別指明要《每日新聞》和《白旗報》。③伊蘇屯人,尤其是軍人咖啡館的顧客,絕對不看保王黨的報紙。 ①瓦爾特·司各特的一部小說。其中有個見義勇為,反擊無賴貴族的兵器匠,名叫亨利·史密斯。 ②路易十八的衛隊的別稱,其中全是貴族子弟。 ③《每日新聞》於一八四七年停刊;《白旗報》於一八二七年停利,波利尼亞克內閣時期復刊。都是極端保王黨人的報紙。 咖啡館只定《商業報》,那是《憲政報》被禁以後好幾年中不得不改用的名字。但創刊號上的社論一開頭就說:「《商業報》主要是遵守憲法的」,大家便繼續稱之為《憲政報》。①報館用那句雙關語暗示讀者不必重視招牌,報紙是換湯不換藥;定戶都體會到雙關語的話中帶刺和強烈的反政府意味。咖啡店的胖老闆娘坐在高高的櫃檯上回答那些保王黨,說他們要的報紙她沒有。 ①在野的立憲派一八一五年創辦的《憲政報》,於一八一七年七月被查禁。但很快改成《商業報》發刊,直到一八一九年五月恢復原名。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