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安徒生童話 > 沙岡那邊的一段故事 | 上頁 下頁 |
十 |
|
他們走向林姆海灣,穿過汶蘇塞爾人(22)居住的地區,去到斯凱恩。那些大鬍子男人,倫巴德人(23)就是從這裡遷徙出去的。那是在國王斯尼奧(24)的饑荒時代,他下令要把所有的兒童和老人全殺死。那位在這兒擁有大量地產的高貴婦人甘巴俄普(25),建議那些年輕人最好還是跑出國去。關於這些,見識廣博的約恩是知道的。即便他不知道阿爾卑斯山後的倫巴德人的國土,他也知道那些地方是什麼樣子。你們知道,在他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自己便南下到過西班牙人的國土。他還記得那邊的大堆大堆的水果,鮮紅的石榴花,像蜂房似的大城市的那嗡嗡聲、乒乓的喧囂聲和教堂的鐘聲。然而,最好的地方還是家鄉故土,而約恩的家鄉是丹麥。 (22)見《沼澤王的女兒》注2。 (23)見《天鵝巢》注2。 (24)、(25)都是傳說中的人物。這裡所說的「年輕人」便是傳說中的「倫巴德人是從丹麥遷往南方的」。其實倫巴德人是源於下易北河一帶的。在丹麥曾出土的倫巴德人用的器皿,那是海盜們從南方帶回的。 他們終於到達「汶迪斯卡嘎」,古時挪威和冰島文字中就是這樣稱呼斯凱恩的。老斯凱恩、維斯特畢和易斯特畢綿亙一大片地方。時而是沙;時而有點良田,一直伸到「枝尖」附近的燈塔那裡,今天依舊如此。房舍和莊園立在被風吹聚起來、遊曳不定的沙岡之間,差不多和沙岡一般高矮。這是一片沙荒地帶。這裡風在游沙中任意飛舞,這裡海鷗、海燕和野天鵝的叫聲傳來,很是刺耳。「枝尖」的南面一裡來路的地方便是那高地,也就是老斯凱恩,商人布潤勒住在這裡,約恩要在這裡生活。莊子裡鋪了瀝青,那些小廂房都是用一隻只底朝天的船做頂篷,豬圈用碎木塊拼成。這裡沒有圍籬,你知道,也沒有什麼東西要圍住。但是在晾繩上,掛著一排排剖開收拾好的魚,一隻擠著一隻,讓它們風乾。整個海灘上都是腐爛的鯖魚。拖網一落進水裡,便可以拖上整網整網的鯖魚。這種魚這裡太多了,漁民們把它們倒回海裡去,或者讓它腐爛掉(26)。 (26)這裡盛產鯖魚。在18世紀時,在六月天鯖魚很多很多。當時漁民很少吃鯖魚,他們或將大量鯖魚重新倒入海裡,或任其在海灘上腐爛。 商人的妻子和女兒,是啊,還有傭人,興高彩烈地來歡迎這位父親,握手,叫喊,講個不停。然而女兒長了一副多麼可愛的面龐和兩隻多麼好看的眼睛啊! 屋子裡很舒服很寬敞。盤子裡盛的是扁魚,這是連國王都會稱它為一道美食的菜;是斯凱恩葡萄園,也就是說大海的酒:葡萄拖到岸上榨出汁,裝到桶裡,也裝進瓶子。 後來母親和女兒聽說了約恩是什麼人,他無辜地遭到了何等的苦難,她們的眼裡便向他流露出了更加柔和的眼光。而女兒的目光,少女克拉拉的目光則是最溫柔的。他在老斯凱恩找到了一個幸福的家,這使他心情舒暢。約恩的心經歷過許多考驗,包括愛情的苦水,它或許令你心腸變硬,或許變軟。可約恩的心依然是軟的,它還年輕,裡面還有空餘的地盤。因此,這樣的會面是一件很幸運、正當其時的事。再過三個星期,少女便要乘船去挪威的克裡斯欽斯桑去探望她的姨母,要在那裡住整整一個冬天。 動身前的那個星期天,他們都去教堂參加聖餐禮拜(27)。教堂很大很華麗,好幾百年前由蘇格蘭人和荷蘭人建造,離現在的城一小段路,已經有些坍壞,深沙上的道路高低不平很難行走。但是,大家都不嫌這點艱辛,樂意到上帝的屋子去,唱讚美詩,聽傳道。沙一直堆進了教堂墳園的圓形圍牆,不過裡面的墳塚都還沒有被飛沙埋掉。 (27)在這樣的禮拜儀式上,牧師發給信徒麵包和酒,表示上帝和耶穌對信徒們的仁慈。 這座教堂是林姆海灣北面最大的一座。祭壇後面牆上板壁上,畫著聖母瑪利亞,頭上戴著金冠,懷裡抱著聖嬰耶穌,栩栩如生:唱詩班站的地方的壁上,基督的眾使徒是浮刻出的。牆壁的最上方,可以看到斯凱恩歷屆市長和議員的畫像以及他們的名字印記;佈道台很考究。太陽歡快地照進教堂裡,照在鋥亮的銅燈檯上,照在從教堂頂上垂掛下來的那一隻小船上。 一陣神聖、童稚的純潔感情充滿了約恩的心靈,就像他小時候站在西班牙那宏偉的教堂那裡一樣。但是,在這裡他有一種自覺,他是信徒中的一個。 佈道結束之後便領取聖餐,和別人一樣他可以享受到麵包和酒。說來也巧,他正好跪在少女克拉拉的身邊。但是,他的思想完全專注於上帝和這聖潔的儀式,使他到了立起來的時候,才注意到他的鄰人是誰。他看到鹹濕的淚從她的眼中落下。 兩天之後她動身去了挪威。約恩忙著在莊園裡幹活,去捕魚。可捕到的魚很多,比現時要多許多倍。鯖魚群在黑暗的夜裡閃閃發光,讓人看出它們的游向。魴鮄會咕嚕發聲,追捕墨斗魚時,它們會發出一種哀聲。魚並不像人所說的那樣是無聲的。約恩心中蘊藏的要多得多,不過終有一天他會吐露出來。 每個星期日,在他坐在教堂裡,他的眼睛看著祭壇背面的壁板上聖母瑪利亞的畫像的時候,他的眼睛有時也瞥一眼少女克拉拉在他身旁跪過的地方。他思念她,她對他是多麼善良。 秋天開始下起凍雨,夾雪的雨。海水湧進斯凱恩城裡的地上,沙吸不盡湧上來的水,大家得趟水,有時還得乘船。風暴把一艘艘船拋向置人於死地的沙洲。只是暴風雨,又是沙暴,沙子堆在房子的四周,大家只得從煙囪裡爬出來。不過,這在北邊並不是讓人覺得稀奇的事。屋子裡面很暖和,很舒服。石楠枝和破木板燒得劈劈啪啪地響,商人布潤勒高聲地讀著一篇舊報紙上的專文,讀關於丹麥王子哈姆萊特(28)。他從英國來,在鮑畢耶那一帶登上陸地作戰。他的墓在拉默,離開那位捕養鱔魚的人居住的地方也就只有幾裡地。那邊矮叢荒原上有幾百個巨塚,一個很大的教堂墳園,商人布潤勒自己就曾經到過阿姆萊特的墓那裡。屋子裡的人談論著古時候,講起鄰居,講起英國人和蘇格蘭人。約恩於是唱起了那首「英國國王的兒子」的歌,唱起那華麗的船和船上的設施: 船兩側的板上都塗了金, 金色之上書寫著上帝的聖諭。 船的前頭是這樣畫的, 國王的兒子把自己心愛的人抱在懷裡。 (28)齊勒在編寫民間傳說的時候,寫過英國國王安吉爾曾在鮑畢耶登陸駐紮。丹麥人把英國人誘到古頓姆荒原,在那裡打敗了英國人,安吉爾國王被埋在一個土丘上,人們稱之為安吉爾丘。另外,又有關於丹麥王子阿姆萊特的傳說,講丹麥王子阿姆萊特為被謀害的父親復仇的經歷。這個傳說傳入法國,再傳入英國,被莎士比亞寫成著名悲劇《丹麥王子哈姆萊特》。在莎翁筆下,故事發生在錫蘭島,不過在丹麥傳說中,譬如在丹麥歷史學家薩克索的筆下,這個故事發生在日德蘭半島。 這裡安徒生把兩個不同的故事寫到一起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