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奧威爾 > 一九八四 | 上頁 下頁
四十四


  屋子裡面,除了時鐘滴嗒之外,寂然無聲。他在沙發上再躺下一些,把腳擱在壁爐擋架上。這真是神仙般的生活,但願能永生永世地過下去。在你搞到一本你知道最後總要一讀再讀的書的時候,你往往會無目的地翻開到一個地方,隨便讀一段;他現在也是這樣,翻開的地方正好是第三章。於是他又讀了下去:

  第三KK戰爭即和平

  世界分成三大超級國家是一件在二十世紀中葉前即可預料到的事情。俄國併吞了歐洲,美國併吞了英帝國以後。目前的三大強國就有了兩個開始有效的存在:歐亞國和大洋國。第三個東亞國是在又經過十年混戰以後出現的.這三個超級大國的邊界,有些地方是任意劃定的,另外一些地方視戰爭的一時勝負而有變化,但是總的來說,按地理界線而劃分。歐亞國占歐亞大陸的整個北部,從葡萄牙到白令海峽。大洋國占南北美,大西洋各島嶼,包括英倫三島,澳大利亞和非洲南部。東亞國較其他兩國為小,占中國和中國以南諸國,日本各島和滿洲、蒙古、西藏大部,但經常有變化,其西部邊界不甚明確。

  這三個超級國家永遠是拉一個打一個,與這個結盟,與那個交戰,過去二十五年以來一直如此。但是戰爭已不再象二十世紀初期幾十年那種的你死我活的毀滅性鬥爭,而是交戰雙方之間的目標有限的交鋒,因為雙方都沒有能力打敗對方,也沒有打仗的物質原因,更沒有任何真正意識形態上的分歧,這並不是說,不論戰爭方式也好,對戰爭的態度也好,已不是那麼殘酷,或者比較俠義一些了。不是那樣,相反,在所有三國之中,戰爭歇斯底里是長期持續、普遍存在的,象強姦、搶劫、殺戮兒童、奴役人民、對戰俘進行報復,甚至燒死活埋,這樣的事情都被視為家常便飯,若是我方而不是敵方所為,則更被認為為國盡忠,為民立功。但在實際上,戰爭影響所及只有少量的人,大多是有高度訓練的專家,相對地來說,造成的傷亡較少。若有戰爭發生,一般都在遙遠的邊界,確切的地點一般人只能猜測而已,或者在守衛海道戰略要衝的水上浮動堡壘附近。在文明的中心,戰爭的意義不過是消費品長期發生短缺.偶而掉下一顆火箭彈,造成幾十人死亡,如此而已。事實上,戰爭已經改變了性質。確切地說,進行戰爭的原因的重要性次序已經改變。有些戰爭動機在二十世紀初期的幾次大戰中已經存在,只是程度較小,如今卻占了支配的地位,得到有意識的承認和實行。

  要瞭解目前的戰爭——儘管每隔幾年友敵關係總要發生變化,但戰爭還是那場戰爭——的性質,我們首先必須認識到,這場戰爭是打不出一個結局來的。三個超級國家中的任何一國都不可能被任何兩國的聯盟所絕對打敗。它們都勢均力敵,天塹一般的防禦條件不可逾越。歐亞國的屏障是大片陸地,大洋國是大西洋和太平洋,東亞國是居民的多產勤勞。其次,從物質意義上來說,已不再有打仗的動機。由於建立了自給自足的經濟,生產與消費互相配合,爭奪市場原來是以前戰爭的主要原因,現在已告結束,爭奪原料也不再是生死攸關的事。

  反正這三個超級國家幅員都很廣大,凡是所需資源幾乎都可以在本國疆界之內獲得。如果戰爭還有什麼直接經濟目的的話,那就是爭奪勞動力了。在三個超級國家之間,大體上有一塊四方形的地區,以丹吉爾、布拉柴維爾、達爾文港和香港為四個角,在這個地區裡人口占全世界大約五分之一,這個地區從來沒有長期屬￿任何一國。就是為了爭奪這人口稠密的地區和北極的冰雪地帶,三個大國不斷地在角逐。實際上從來沒有一個大國曾經控制過這個爭奪地區的全部。其中部分地區曾經不斷易手,所以造成友敵關係不斷的改變,就是因為這樣就有機會可以靠突然叛賣而爭奪到一塊地方。

  這些爭奪地區都有寶貴的礦藏,其中有些地方還生產重要的植物產品,例如橡膠,這在寒冷地帶必須用成本較大的方法來人工合成。但是主要是這些地方有無窮無盡的廉價勞動力儲備。不論哪一大國控制了赤道非洲,或者中東國家,或者南印度或者印度尼西亞群島,手頭也就掌握了幾十億報酬低廉、工作辛苦的苦力。這些地區的居民多多少少已經毫不掩飾地淪為奴隸,不斷地在征服者中間換手,當作煤或石油一樣使用,為的是要生產更多的軍備,佔領更多的領土,控制更多的勞動力,再生產更多的軍備,佔領更多的領土,控制更多的勞動力,如此周而復始,一而再再而三地繼續下去,永無休止。應該指出,戰爭從來沒有真正超出爭奪地區的邊緣。歐亞國的邊界在剛果河盆地與地中海北岸之間伸縮,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島嶼則不斷被大洋國或東亞國輪流佔領。在蒙古,歐亞國和東亞國的分界線從來沒有穩定過。在北極周圍,三大國都聲稱擁有廣大領土,實際上這些地方都杳無人煙,未經勘探。不過力量對比卻一直總保持大致上的平衡,每個超級國家的心臟地帶一直總沒有人侵犯過。此外,赤道一帶被剝削人民的勞動力,對於世界經濟來說,並非真正不可或缺。他們對世界財富並不增添什麼,因為不論他們生產什麼東西,都用於戰爭目的,而進行戰爭的目的總是爭取能夠處在一個較有利的地位以便進行另一場戰爭。這些奴隸人口的勞動力可以增快那場延續不斷的戰爭的速率。但如果沒有他們的存在,世界社會的結構,以及維持這種結構的方法,基本上不會有什麼不同。

  現代戰爭的重要目的(按照雙重思想的原則,核心黨裡的指導智囊是既承認又不承認的)是儘量用完機器的產品而不提高一般的生活水平。自從十九世紀末葉以來,工業社會中就潛伏著如何處理剩餘消費品的問題。在目前,很少人連飯也吃不飽,這個問題顯然並不迫切,即使沒有人為的破壞在進行,這個問題可能也不會迫切。今天的世界同1914年以前相比,是個貧瘠的、饑餓的、敗破的地方,如果同那個時代的人所展望的未來世界相比,更其是如此。在二十世紀初期,凡是有文化的人的心目中,幾乎莫不認為未來社會令人難以相信的富裕、悠閒,秩序井然、效率很高——這是一個由玻璃、鋼筋、潔白的混凝土構成的晶瑩奪目的世界。科學技術當時正在神速發展,一般人很自然地認為以後也會這樣繼續發展下去。但是後來卻沒有如此,一部分原因是長期不斷的戰爭造成了貧困,一部分原因是科學技術的進步要依靠根據經驗的思維習慣,而在一個嚴格管制的社會裡,這種習慣是不能存在的。總的來說,今天的世界比五十年前原始。有些落後地區固然有了進步,不少技術——多少總是與戰爭和警察偵探活動有關——有了發展,但大部分試驗和發明都停頓下來,五十年代原子戰爭所造成的破壞從來沒有完全復原。儘管如此,機器所固有的危險仍舊存在。從機器問世之日起,凡是有識之士無不清楚,人類就不再需要從事辛勞的體力勞動了,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再需要人與人之間保持不平等了。如果當初有意識地把機器用於這個目的,什麼饑餓、過度的勞動、污穢、文盲、疾病都可以在幾代之內一掃而空。事實上,在十九世紀末葉和二十世紀初葉相交之間的大約五十年裡,機器雖然沒有用於這樣的目的,但是由於某種自動的過程,所生產的財富有時候不得不分配掉,客觀上確實大大地提高了一般人的生活水平。

  但同樣清楚的是,財富的全面增長有毀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