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性趣探密 | 上頁 下頁 |
二九 |
|
第二種反對意見承認女性的絕經期可能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現象,但它否認這是人類獨有的現象。許多或者多數野生動物都隨著年齡增加表現出生育力的衰退。在許多野生哺乳動物和鳥類物種中,都發現有一些上了年紀的個體喪失了生育能力。獼猴和某些種類的實驗用老鼠中的許多衰老的雌性,它們生活在實驗室的籠中或者動物園裡,享有精美的食物、精心的醫護,完全無需恐懼敵手的威脅,儘管它們的壽命較之野外的同伴有了顯著的增長,但它們仍然慢慢喪失了生育力。因此部分生物學家認為人類女性的絕經期只不過是極其廣泛的動物絕經期的一部分。不管這種現象作何解釋,但它至少存在於許多物種之中,也就是說,人類的絕經期並非特別,也無需多加解釋。 然而,一燕不成夏,一例雌性不育同樣不構成絕經期。這就是說,觀察到一例野生動物的年長個體偶爾不育,或者壽命被人為延長了的籠養動物在一定年齡後不再生育,並不能推出絕經期在野生動物中是一個生物學上的重要現象。如果要推出這一結論,必須證明在一個野生動物種群中,有顯著部分的成年雌性逐漸喪失生育力,並且在徹底終結生育後,仍然有一段很長的生命時期。 人類確實符合這一定義,但已知的只有一種(也許兩種)野生動物有同樣現象。一種是澳大利亞袋鼠,這種動物中是雄性(不是雌性)表現出某些類似絕經期的徵象:種群中的所有雄性袋勳在8月份一段短短的時間中喪失了生育力,接下去再過2周的時間它們都會死去,而種群中留下的都是懷孕的雌性。但在這種情況下,絕經後期階段只不過是雄性全部生命中短暫得可以忽略不計的一部分。袋動並沒有經歷真正的絕經期,而幾乎可以被視作一種大爆炸的繁殖方式的例子,這種繁殖方式就是終生只繁殖一次,隨後很快喪失生育能力,很快死去,例如鮭魚和龍舌蘭科植物。動物絕經期的典型一例見於巨頭鯨,從它們的卵巢狀況判斷,捕鯨人捕到的所有成年雌性中有四分之一的鯨魚處於絕經後期。雌性巨頭鯨一般在30或40歲時進入絕經期,在絕經期後平均至少還能生存14年,壽命可以超過60歲。 因此作為一種生物學上的重要現象,絕經期並非人類獨有,至少還有一種鯨類與人共有此一現象。對於虎鯨和其他一些可能的物種,也有必要去搜尋一下是否存在絕經期的證據,但是在其他人類已作過深入研究的長壽野生哺乳動物種群中,包括黑猩猩、大猩猩、狒狒和大象,經常可以看到年長的雌性仍有生育能力。因此,這些物種以及多數其他物種似乎不能歸入有規則的絕經期的一類。例如一頭55歲的大象應當說是上了年紀了,因為95%的大象活不到這個年齡。但是一頭55歲的母象,它的生育能力仍然相當於那些青壯年母象的一半。 因此,女性的絕經期在動物世界中非同一般,它在人類身上的進化過程值得探究。因為人類的祖先和巨頭鯨的祖先早在5000萬年前就已經分化了,所以人類絕對不可能是自巨頭鯨處繼承了這一特徵。事實上,人類必定是在人類與黑猩猩、大猩猩的祖先在700萬年前分化以後才演化了這一特徵,因為人類有絕經期,而黑猩猩、大猩猩卻沒有這一徵象(或者說至少沒有形成固定的徵象)。 第三種也是最後一種反對意見承認人類的絕經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現象,而且在動物界中也是不尋常的。可是,持這種意見的人認為我們無需去費心探究這一現象,因為這一謎團已被破解。答案(據他們說)隱藏在絕經期的生理機制中:一個女性的卵細胞數目在她出生時已經固定了,在她的一生中都不會再增加。每一次月經週期都會因排卵而喪失一個或多個卵細胞,大量的卵細胞則會消亡(稱之為卵泡閉鎖)。到女性50歲時,她的始基卵泡差不多已經耗盡了。她體內留存的卵細胞經過半個世紀的滄桑,對垂體激素的靈敏度不斷下降,並且由於數目微乎其微,難以產生足量的雌二醇以刺激垂體激素的釋放。 但是,這第三種反對意見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儘管這一意見本身並無錯誤,但是它的內容是不完整的。不錯,卵細胞的枯竭與衰弱是人類絕經的直接原因,但是自然選擇為什麼安排女性的卵子在40多歲時就逐漸耗竭或者說是缺乏活力了呢?並沒有可信的理由來解釋為什麼人類不能演化成始基卵細胞數目翻倍,或者卵子歷經半個世紀後仍保持充沛活力。既然大象、長鬚鯨,也許還有信天翁的卵細胞至少能在60年內保持活力,而烏龜的卵子甚至能存活更長時間,人類的卵子應該也能演化成擁有同樣的能力。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