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性趣探密 | 上頁 下頁
一九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可以描述多數動物物種性活動的目標取向性,這就是我在第二章 探討過的鳥類花斑鶴。通常一隻雌性花斑齡只在產卵前幾天做好受精準備時才要求交配;當開始產卵時,她對性的興趣便蕩然無存,抗拒雄性的性要求,對雄性的態度與先前大相徑庭。鳥類學家們做了一個試驗,在產卵結束時將其配偶轉移,讓20只雌性花斑鵝寡居,但試驗者們觀察到其中有6只花斑鷂在2天內試圖與新的配偶交配,3只實際進行了交配,也許還有更多不為人知地完成了這一切。顯然,雌鳥企圖迷惑雄鳥以使其相信它們是能受孕的。當卵終於孵化時,雄性不可能知道這些雛鳥實際上另有生父。至少有幾例,這種花招成功了,雄鳥如同生父一樣擔當起哺育雛鳥的職責。因此,這個試驗絕不能被認為顯示雌鳥作為快樂的寡婦,追求純粹的性的愉悅。

  人類在排卵期隱蔽、隨時可接受性和性娛樂這些方面的獨樹一幟,只能是因為人類是以這種方式進化的。但對於智人——唯一有自我意識的物種來講,特別反常的是女性居然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排卵期,而其他雌性動物,即便蠢笨如母牛,都對此一清二楚。這裡肯定有某些特殊需要來掩蓋聰明的女性的排卵期。如同我們將要看到的,科學家們在試圖弄清這些特殊情況的因果關係時遇到了出乎意料的困難。

  為什麼其他多數動物很明智地吝惜交配的資源?理由很簡單:性太花精力、時間,並且有傷亡危險。我們來列舉一些理由說明為什麼你不應該無謂地與愛人做愛:

  1.雄性精液的產生代價高昂,以致發生基因突變後精液產量降低的蠕蟲,其壽命要比正常的蠕蟲來得長一些。

  2.性佔用了時間,而這些時間本可以用於覓食。

  3.兩性交合時,有受驚和為肉食動物或敵人捕殺的風險。

  4.老年人有可能因為性的緊張而疲累身亡:法皇拿破崙三世在性交時中風,納爾遜·洛克菲勒在性交時猝死。

  5.雄性動物間爭奪發情的雌性不僅會傷害雄性,而且時常嚴重傷害雌性。

  6.許多動物,包括人類還有在婚外性行為時被抓的風險。

  因此,如能擁有其他動物一樣的性效率將是人類的一大進步。人類從自身明顯的低效率中得到了什麼補償性的收益呢?

  科學思考更趨向集中在人類另一個不同尋常的特點:人類的幼兒在很多年裡依賴于父母的呵護,而多數哺乳動物的幼崽斷奶後即開始自己覓食,很快變得完全自立。因此,多數雌性哺乳動物能夠並且確實獨自養育幼點,無需雄性協助,雄性對於雌性只有在交配時才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對於人類來講,多數食物需要複雜的技術手段才能獲得,這是蹣跚學步的嬰兒無論是在技能上還是在智力上都無法企及的,由此人類的孩子至少在斷奶後10年內仍需由他人提供食物,父母雙方共同養育孩子無疑比一方獨力承擔要容易得多。即便在今天,單身母親養育幼兒仍是辛苦備至,更不用說在人類只是採集者和狩獵者的史前時代。

  現在我們來設想一下,一個處於排卵期的、剛剛受孕的穴居女性的兩難窘境。對於其他哺乳動物,雄性在交配後很快就會離開,尋找另一個處於排卵期的雌性交配。而對於穴居女性來講,男性的離開意味著她生下的孩子將瀕臨饑餓或者乾脆就是被謀殺。那麼,為了拴住男性她能做些什麼呢?聰明的方案是:保持對性的接受力,即便是在排卵期後!隨時滿足他交配的需要。這樣,男人就會被吸引住,無需尋找新的性伴侶,甚至甘願讓她分享狩獵所得。因此,性娛樂被假定具有維繫人類配偶共同養育後代的紐帶作用。實際上這是人類學家早就接受的理論,並且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