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性趣探密 | 上頁 下頁


  因此,濱鳥在生物學上的這些典型特徵——早成性的雛鳥、量少形巨的鳥蛋、平地築巢的習慣以及因食肉動物造成鳥蛋和幼雛的嚴重夭亡——使得雛鳥易於接受雄性單親育後、雌性拋夫棄子,無拘無束的模式。當然,多數濱鳥種類中的雌性不能夠充分利用這種一雌多雄的機會。例如,居住在北極酷寒地帶的多數斑鷓由於繁殖季節太過短暫而沒有時間生育第二窩孩子。只有在少數物種,如熱帶的水難和南部斑鷓種群中,一雌多雄組合才時有發生甚至成為通例。儘管這一現象與人類的性行為相去甚遠,濱鳥的性行為仍然對我們很有啟發,因為它揭示了本書的主旨:物種的性行為是由物種生物學上的其他特徵潛移默化決定形成的。因為對於濱鳥,不像對人類,我們無需考慮道德準則,所以我們更易認同這一結論。

  雄性薄情模式的另一個例外發生在這樣一些物種中:體內受精、但是單親很難甚至不能獨力養活依賴性很強的幼崽,人類是其中之一。父母中的另一方有必要為配偶或者子女覓食,在配偶外出覓食時照料子女、保衛家園以及教育子女。在這些物種中,雄性不伸援手,單靠雌性是養不活也保衛不了孩子的。如果拋下受孕的配偶去追逐其他異性,孩子會餓死,顯然對雄性並無進化益處。因此,自身利益牽住了雄性不羈的心,迫使他留在懷孕的配偶身邊,反之亦然。

  我們熟知的北美洲和歐洲鳥類的狀況是雌雄恪守一夫一妻婚約,共同撫育子女。盡人皆知,人類也大體如此。儘管有超市可購物,有保姆可雇用,單親家庭的生活仍然麻煩多多。在那些遠古的狩獵年代中,無論幼年喪父還是失母,都將減少孩子的存活可能。同母親一樣,渴望綿延血脈的父親發現照看孩子是關係切身利益的大事。於是多數男人為妻兒提供食物、安全和居所。因此人類的社會制度名義上都是由一夫一妻的已婚伴侶組成,偶爾也有有權有勢的男人妻妾成群。大猩猩、狒狒以及少數其他雄性育兒的哺乳動物都是基於同樣的考慮。

  然而,父母共擔育兒重負並不能熄滅兩性戰爭的烽火。由於產前父母的投資不等,這一安排未必能緩解父母利益的衝突。即使在那些照顧子女的哺乳動物和鳥類物種中,雄性仍然試圖搞明白,他們究竟付出多少才能既保證子女主要靠母親照顧活下來,又能在外尋花問柳。雄性不放棄引誘他人配偶的機遇,而那無辜的戴了綠帽的丈夫則被蒙在鼓裡,養育著「好夫」的孩子。雄性理所當然地因此對自己配偶的一舉一動而疑神疑鬼起來。

  有一種歐洲鳥類叫做花斑夠,它極好地反映了父母在共同育兒過程中的內在衝突,人們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多數雄性花斑銷名義上是一夫一妻的,但是許多雄性都試圖贏得更多雌性,而且有些還得逞了。因此,我在討論人類性行為的本書中撥出幾頁討論某些相關鳥類,因為它們的行為同人類驚人地相似,但又無涉道德問題,因而極具啟發性。

  我們看看雄性花斑鷙是如何尋花問柳的。春暖花開季節,雄鳥會找到一處好巢穴,在周圍劃定界限,追逐到一隻雌鳥,然後與之交配。當這只雌鳥(稱之為元配)產下第一個蛋時,雄鳥確信是自己令她受孕,而她將會忙於孵化他的孩子,對其他異性毫無興趣而且還暫時喪失了生育能力。於是雄鳥在附近找了另一個巢穴,贏得另一隻雌鳥(稱之為二房)的苦心,與她交配。

  當二房產卵時,雄鳥確信自己已令她受孕。差不多同時,無配產下的卵開始孵化。雄鳥返回元配身邊,餵養她的雛鳥佔據了他大部分心神,對於二房的孩子他只稍微管一下甚至全然不顧。鮮明的數字對比撕下了雄性多情的假面:雄馬平均每小時14次往來于元配的鳥巢內外銜運食物,而它往二房處運送食物的頻率只有每小時7次。只要能找到足夠的鳥巢,多數已有配偶的雄鳥都會蠢蠢欲動,追逐第二個雌性,而且其中有多達39%的雄性成功了。

  顯然,這種模式同時造就了贏家和失敗者。由於雌雄鳥的數目大體相等,而且每一個重婚的雄性必然對應著另一個的單身漢。這種模式的大贏家是那些一夫多妻的雄鳥,他們每年平均繁衍81只(歸功於兩性共同的努力),而那些忠貞不二的雄鳥只有5,5個子嗣。一夫多妻的雄馬比起單身漢來,年歲要長,體形要大,而且他們能在最佳棲息地點佔據最佳地盤和巢穴。因此,他們的孩子體重要比其他雄性的子嗣重上10%,這些健壯的雛鳥要比羸弱的同伴有更多生存的機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