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戰爭論 | 上頁 下頁 |
二三〇 |
|
第二個原則是迅速使用軍隊。 無謂地消耗時間,走不必要的彎路都是力量的浪費,因而是戰略所不容許的。更重要的是應該記住,一般說,進攻的唯一優點幾乎只在於揭開戰爭序幕的出敵不意。突然性和不斷前進是進攻的最有力的兩個翅膀,尤其在以打垮敵人為目標的進攻中,它們更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理論的任務是找到通向目標的最近的途徑,根本不應該去漫無邊際地爭論從左邊還是從右邊、向這裡還是向那裡的問題。 如果回憶一下我們在《戰略進攻的目標》一章中關於國家的心臟所談的內容,以及在本篇第四章中關於時間的影響所談的內容,那麼,不作進一步的說明就可以明白,迅速使用軍隊這個原則確實是具有我們所指出的那種重要意義的。 拿破崙向來就是這樣行動的,他最喜歡通過最近的大道直接奔向敵人的軍隊,奔向敵人的首都。 那麼,我們把它歸結為重心並且要求迅速而直接地實現的那個主要行動究竟是什麼呢? 什麼叫打垮敵人,我們在第四章中已經從總的方面盡可能地作了論述,現在已沒有必要再重複了。不管打垮敵人在具體情況下最後取決於什麼,在開始時總是消滅敵人的軍隊,也就是說,對敵人的軍隊取得一個巨大的勝利,並且粉碎敵人的軍隊。奪取這種勝利的時間越早,也就是說奪取這種勝利的地點離邊界越近,這種勝利就越容易取得;奪取這種勝利的時間越晚,也就是說奪取這種勝利的地點越在敵國腹地,這種勝利就越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這裡同在所有其他地方一樣,取得勝利越容易,成果就越小,反之,成果就越大。 如果我們對敵軍的優勢還不能保證我們肯定能獲得勝利,那麼,我們就應該根據可能儘早去尋找敵人軍隊(即敵軍主力)。我們所以說根據可能,是因為尋找敵軍主力時,如果軍隊要走很多彎路,方向選擇錯了,浪費了時間,我們就很容易犯錯誤。如果敵軍主力不在我們的前進路上,我們又因為去尋找它對我們不利而不能去尋找它,那麼,我們可以確信以後會遇到它,因為它一定會向我們撲來。在這種情況下,正如我們剛才所說的,我們將在比較不利的條件下作戰,這種不利是我們無法避免的。可是,如果我們在這水會戰中還能夠獲得勝利,那麼,這次會戰就更具有決定性意義。 從這裡可以得出結論:在我們對敵軍的優勢還不能保證肯定能獲得勝利的場合,如果敵軍的主力在我們的行進的路上,那麼,有意從敵軍主力側旁通過是錯誤的,至少,認為這樣做能比較容易地獲得勝利的想法是錯誤的。 從這裡也可以得出另一個結論:當我軍佔有決定性優勢時,為了爾後發動更有決定意義的會戰,我們可以有意從敵軍主力側旁通過。 我們以上所談的是徹底的勝利,也就是使敵人遭到慘敗,而不僅僅是獲得會戰的勝利。要取得徹底的勝利,就需要進行包圍進攻或變換正面的會戰,因為這兩種打法往往能取得決定性的結果。因此,戰爭計劃的主要內容是,規定所需要的軍隊數量和軍隊行動的方向。關於這一點,我們在《戰局計劃》一章中還要詳細論述。 雖然直接對敵人正面發起會戰並不一定不能使敵人遭到慘敗,戰史上也並不是沒有這樣的戰例,但是,雙方軍隊的訓練水平和機動能力越是接近,這種可能性就越少,而且將越來越少。現在,象勃連黑姆那樣在一個村莊裡俘虜二十一個營的事情是不再可能發生的了。 一旦獲得了巨大的勝利,就不應該考慮休息或喘口氣,就不應該思前顧後和進行整頓等等,而只應該追擊,如有必要,就應該發動新的進攻,佔領敵國的首都,進攻敵人的援軍,或者進攻敵國可以作為依靠的其他一切目標。 當勝利的洪流把我們引到敵人要塞的前面時,是否應該圍攻這些要塞,這要根據我們兵力的強弱情況來決定。 如果我們在兵力方面佔有很大的優勢,那麼不儘早攻佔這些要塞就會造成時間上的損失。如果我們在前面進攻的軍隊沒有取得進一步勝利的肯定把握,那麼我們就只能用盡可能少的兵力來對付這些要塞,於是這些要塞就不可能被攻破。如果為了圍攻要塞我們已不能繼續前進,那麼進攻通常就已達到了頂點。因此,我們要求主力迅速地、不停歇地前進和追擊。我們已經否定了主要地點上的前進應該取決於次要地點上的結果的觀點,因此在一般情況下,我軍主力的背後只有一個狹長的地帶,這個地帶不管可以叫作什麼,它總是我們的戰區。這樣的情況會如何地削弱在前面的部隊的進攻力量,會給進攻者帶來哪些危險,我們前面已經指出過了。這種困難,這種內在的牽制力量能不能大到足以阻止部隊繼續前進呢?當然是可能的。但是,正如我們前面已經指出的那樣,在開始時就想使背後的戰區不是這種狹長的地帶,因而降低進攻速度,那是錯誤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仍然認為,只要統帥還沒有打垮敵人,只要他相信自己的力量足以達到這個目標,他就應該追求這個目標。這樣做危險也許會不斷增加,但成果也會不斷擴大。當統帥到了不敢繼續前進的時候,認為必須考慮自己的後方,必須向左右兩側擴展的時候,很可能他已到了進攻的頂點。 於是飛翔的力量枯竭了,如果在這時敵人還沒有被打垮,那麼很可能再不能打垮敵人了。 如果統帥為了要穩步地前進而去佔領要塞、隘路、地區等等,那麼這些行動雖然還是一種緩慢的前進,但已經只是一種相對的前進而不是絕對的前進了。在這種情況下,敵人已不再逃跑,也許已經在準備新的抵抗,因此很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雖然進攻者還在穩步地前進,但是防禦者也在行動,而且每天都每天都取得一點成果。總之,還是我們前面的那個結論,在一次必要的停頓以後,通常就不可能再進行第二次前進了。 因此,理論要求的是:只要還想打垮敵人,就要不停頓地前進。如果統帥發覺這樣做危險太大而放棄這個目標,那麼,他停止前進而向兩側擴展是正確的。如果他停止前進只是為了更巧妙地打垮敵人,那麼,他就應該受到理論的指責。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