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戰爭論 | 上頁 下頁
一九〇


  第七章 進攻會戰

  我們關於防禦會戰所談的一切,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進攻會戰。

  為了使讀者能清楚地認識防禦的本質,我們研究防禦會戰時只考察了防禦特性表現得最明顯的會戰。但是這樣的防禦會戰畢竟是很少的:大多數的防禦會戰是半遭遇戰,在這種會戰中,防禦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消失。在進攻會戰中情況卻不是這樣,進攻會戰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著自己的特性,而且當防禦者越不是處於真正防禦的狀態,進攻會戰的特性就表現得越明顯。

  所以,即使在特性不十分明顯的防禦會戰中,以及在真正的遭遇戰中,雙方所進行的會戰的特性總還是有一些差別的。進攻會戰的主要特點是一發起會戰就進行包圍或迂回。十分明顯,在戰鬥中利用包圍確實能帶來很大的利益,這是一個戰術上的問題。進攻者不能因為防禦者具有對抗包圍的手段就放棄這一利益,因為只有在防禦者的其他條件非常適於防禦者採取對抗包圍的手段時,進攻者才不能使用包圍這一手段。但是防禦者為了要順利地對包圍者進行反包圍,就必須佔領經過周密選擇而且工事良好的陣地。

  而更為重要的是,防禦者並不能在實際上取得防禦所提供的一切利益。何況大多數的防禦只是一種可憐的應急手段,也就是說防禦者在大多數情況下處於非常窘困和危險的境地,他是在估計到最不利的情況即將到來,臨時決定在半路上迎擊進攻者的。

  因此,利用包圍甚至變換正面進行會戰,本來是交通線的位置有利時應該採取的手段,卻往往成為精神和物質佔優勢時採取的手段了,例如馬倫哥、奧斯特裡茨、耶納等會戰,此外,還有一種情況,第一次會戰時,由於進攻者還在國境附近,他的基地即使不比防禦者的基地優越,也大多是很大的,所以他也敢於採取一些冒險的行動。至於翼側攻擊,即在會戰中變換正面作戰,則比包圍更為有效。

  有人認為在進行戰略包圍時,一開始就應該象布拉格會戰那樣,同時進行翼側攻擊,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戰略包圍同翼側攻擊很少有共同之處,而且是一種十分危險的行動,關於這一點,在論述對戰區進攻的問題時還要進一步說明。如果說,在防禦會戰中,統口巾要求儘量推遲勝負決定的時刻,以便贏得時間( 因為防禦會戰如果在日落前勝負未定,通常就是一次勝利的會戰) ,那麼在進攻會戰中,統帥就要求勝負決定的時刻迅速到來。

  可是,另一方面進攻者如果操之過急,就會帶來很大的危險,因為這會造成兵力過大的消耗。進攻會戰的一個特點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敵情不明,進攻會戰的確象在陌生的環境裡摸索( 例如奧斯特裡茨、瓦格拉木、霍亨林登、耶納、卡次巴赫等會戰) 。在進攻會戰中越是情況不明,就越需要集中兵力,就越需要多採用迂回,少採用包圍。勝利的主要果實要在追擊中才能得到,這一點我們在第四篇第十二章中已經說過。因此,追擊在進攻會戰中自然比在防禦會戰中更是整個行動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