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戰爭論 | 上頁 下頁 |
一八〇 |
|
這樣,在戰爭一開始,或者戰爭開始後不久,就需要用倉庫供給的辦法來代替強征和徵收的辦法,就需要用固定的運輸隊( 這種運輸隊或者由農民的車輛組成,或者由軍隊自己的車輛組成) 來代替臨時徵用的農民的車輛。總之,這就和正規的倉庫供給接近了,關於這一點我們在《給養》一章裡已經闡述過了。 但是對這種作戰產生巨大的影響的並不是給養,因為給養就其任務和性質而言,是局限在狹小的範圍內的,它雖然能對作戰發生一定的影響,有時甚至發生很大的影響,但是不能改變整個戰爭的性質。與此相反,相互威脅對方交通線的行動卻有更重要的意義,其原因是:第一、在這種戰爭中缺乏較大的、比較堅決的手段,統帥只能採取這種較弱的手段;第二、在這種戰爭中,讓這種手段發生效果的必要的時間是不會缺少的。因此,保障自己的交通線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切斷交通線雖然不是敵人進攻的目的,但是卻能成為迫使防禦者退卻並放棄其他目標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 戰區本身的一切掩護措施自然也對交通線起掩護作用,交通線的保障有一部分就包含在這些措施之中。在這裡,我們只想指出:交通線的安全是部署兵力時必須考慮的一個主要問題。 用一些小部隊,或者較大的部隊護送運輸隊,是保障交通線的特殊手段。因為陣地的正面再寬也不能保障所有交通線的安全,而在統帥不願擴大配置正面時,就特別需要組織這種護送。因此,我們在滕佩霍夫所著《七年戰爭史》中可以看到,腓特烈大帝常常派出單獨的步兵團或騎兵團,有時甚至派出整個旅護送運輸麵包和麵粉的車隊,但是在奧軍方面卻從來沒有這類事實的記載。原因之一是他們沒有人這樣細緻地記載它們,另一個原因是他們的陣地正面總是寬大得多。 .上面我們談到了同進攻要素基本上毫無關係的四種手段,它們是不求決戰的防禦的基礎。現在我們還要談幾種具有進攻性質的手段,它們或多或少可以同上述四種手段並用,好象是給這四種手段增加的調料。這些具有進攻性質的手段主要是: (1)威脅敵人的交通線,其中也包括襲擊敵人的倉庫;(2)到敵佔區進行牽制性攻擊和遊擊活動;(3) 在有利的情況下,攻擊敵人的單獨的部隊和防哨,甚至攻擊敵軍的主力,或者只對這些目標進行威脅。 上述第一種手段在所有這樣的戰爭中始終是有效的,但它是暗暗地、在某種程度上完全隱蔽地起作用的;如果防禦者的每個良好陣地都能使敵人對交通線可能受到的威脅有所顧慮,那麼它就發揮了絕大部分的效果。我們在上面已經談過,在這樣一種戰爭中,給養問題對防禦者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在這裡對進攻者來說也是如此。因此,戰略.上的大部分措施都是根據會不會遭到敵人的攻擊這一考慮確定的,關於這一點,我們在討論進攻時還要談到。 不僅通過選擇陣地對敵人交通線進行一般的威脅(它象力學上的壓力一樣,暗暗地在起作用) 屬這種防禦的範圍,而且用部分兵力真正進攻敵人的交通線也屬這個範圍。不過,要想使這種行動獲得利益,必須在交通線的狀況、地形的性質或軍隊的特點等方面具備適合於採取這一行動的具體條件。 為了進行報復和掠奪,或者為了取得某些利益而到敵佔區去進行的遊擊活動,本來不是防禦手段,而是真正的進攻手段。但是遊擊活動通常同真正的牽制性攻擊的目的結合在一起,而牽制性攻擊是以削弱同我們對峙的敵軍兵力為目的的,所以遊擊活動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真正的防禦手段。不過,牽制性攻擊也可用於進攻,它本身就是一種真正的進攻手段,因此我們認為在下一篇再詳細討論這個問題比較合適。在這裡提到它,只是為了把防禦者在戰區內可能運用的一切小規模的進攻手段都列舉出來。但是我們在這裡必須指出,牽制性攻擊的規模和作用可以大到使整個戰爭具有進攻的姿態,因而獲得進攻的榮譽。1759年戰局開始前,腓特烈大帝向波蘭、波希米亞、弗蘭肯等地採取的行動就是這樣。這一戰局本身顯然是純粹的防禦,但是到敵佔區進行的襲擊賦予它以進攻的性質,這種性質可能由於進攻的精神影響而具有特殊的價值。 當進攻者輕率從事,在某些地點暴露出自己的弱點時,防禦者可以把攻擊敵人的單獨部隊或主力作為整個防禦的必要的補充手段。這種行動只能在這種條件下實施,但是,在這裡同對敵人的交通線採取行動時一樣,防禦者也可以向進攻的領域前進一步,而且同敵人一樣,把伺機進行有利的戰鬥作為特殊的企圖。要想在這種行動中取得一定的成果,防禦者或者必須擁有顯著優勢的兵力( 一般說來,這一點是不符合防禦的性質的,但也是有可能做到的) ,或者必須具備卓越的方法和才能,能使自己的部隊較為集中,並能加強部隊的活動和運動,來補救由於部隊集中而在其他地方出現的不利情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