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戰爭論 | 上頁 下頁
一七八


  如果防禦者估計到,進攻者可能或者非常可能膽怯而謹慎地行動,他不想碰得頭破血流,因而不敢進攻我們的防哨,只可能停在我們防哨的前面,那麼,我們說,防禦者即使在不利的情況下,也不妨採取這種防禦冒一冒險,在這個考察中必須記住,我們假定的進攻者是一個不敢冒險追求大的成果的敵人,對這樣的敵人來說,一個中等的但很堅強的防哨就可以使他停止前進了。即使進攻者肯定可以攻破這個防哨,他也會考慮:為此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同當前這一勝利中可能獲得的利益比較起來,這個代價是否過大。

  上述情況表明,防禦者在寬大正面上用許多並列的防哨進行強有力的相對抵抗,從整個戰局的角度來看,是可以取得滿意的結果的。為使讀者在戰史中能立即找到這種戰例,我們要指出,這種擴大正面的配置多半出現在戰局的後半期,因為這時防禦者對進攻者這一年的意圖和情況才真正有所瞭解,而且進攻者原有的一點敢作敢為精神也已經消失。

  在擴大正面配置以掩護國土、倉庫和要塞的防禦中,所有大的地形障礙,如大小河流、山脈、森林和沼澤等等,當然都會起很大的作用,並具有頭等的重要意義。關於這些地形障礙的利用,可以參閱我們前面的論述。地形要素有著頭等重要的意義,所以軍隊特別需要通常被認為是司令部所特有的那種知識和活動。司令部一般說來是軍隊中書寫最多的部門,所以在各次戰局的戰史中關於地形的運用就記載得比較多。同時,也產生了這樣一個相當自然的傾向:力圖把運用地形的問題系統化,並以歷史上的個別情況作為根據,從中找出在解決一般情況時適用的辦法來。不過,這種努力是徒勞無益的,因而也是錯誤的。即使在這類比較消極和比較局限於某一地區的戰爭中,各種情況也是各不相同的,必須有區別地對待它們。因此,關於這些問題的最好的和最有說理性的回憶錄,也只能幫助我們瞭解這些問題,而不能成為規定。這些回憶錄事實上又成了戰史,不過這種戰史涉及的只是這個戰爭所特有的某一個方面而已。

  儘管司令部的這種活動(人們通常認為這種活動是司令部所特有的) 是必要的和值得重視的,但我們必須警惕經常可能產生的不利於整體的擅越職權的行為。司令部中最高人物的重要地位,常使他們對其他人,首先對統帥起某種支配作用,這樣,就很容易產生一種有片面傾向的思想習慣。結果,統帥除了看到山脈和隘路以外,就什麼也看不到了,本來應該根據情況來自由選擇的措施就只能依靠已成為第二天性的這種習慣來決定了。

  例如在1793年和1794年,當時普魯士軍隊司令部的靈魂、著名的山脈和隘路專家格臘韋爾特上校,曾使兩個在性格上完全不同的統帥(不倫瑞克公爵和米倫多夫將軍) 採取了完全相同的作戰方法。

  沿著一道險要地帶建立的防線往往能夠導致單線式防禦,這是顯而易見的。如果確實要用這種防線直接掩護戰區的整個正面,那麼在大多數情況下,必然會導致單線式防禦,因為大多數的戰區都是很大的,而在戰區內進行防禦的軍隊本身的戰術配置卻很小。但是,由於進攻者受情況及其設施的限制,只能沿著一定的主要方向和道路行動,即使面對著最消極的防禦者,遠離這個方向和道路也會造成很大的不使和不利,因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防禦者只需要掩護這些道路左右幾普裡或幾日行程寬的地區就夠了。防禦者只要在主要道路和接近地上設置防哨,在各道路之間的地區設置監視哨就可以實現這種掩護。當然,在這種情況下,進攻者可以派一個縱隊從兩個防哨之間通過,並從幾個方面對某一個防哨進行有計劃的攻擊。因此,防禦者對這些防哨的配置必須進行妥善安排,使它們或者在側面有依託,或者構成側面防禦( 即所謂鉤形防禦),或者可以得到後方預備隊和鄰近防哨的支援。這樣一來,防哨的數量可以大大減少,一支進行這種防禦的軍隊通常只分為四個到五個主要防哨。

  為了掩護某些距離過遠但又多少受到威脅的主要接近地,可以規定一些特殊的防禦中心,它們仿佛是大戰區內的小戰區。七年戰爭中,奧地利軍隊的主力在下西里西亞山區常常配置成四五個防哨,而一些在某種程度上獨立的較小的軍在上西里西亞也採取與此類似的防禦配系。

  『防禦者採取這種防禦配系時,越是不直接地掩護目標,就越要借助於運動和積極的防禦,甚至採取進攻手段。某些部隊可以看作是預備隊,除此以外,每個防哨都可以抽出兵力支援其他防哨。支援的辦法是:或者真正從後方趕去加強和恢復消極的抵抗,或者攻擊敵人的翼側,甚至威脅敵人的退路。如果進攻者不是真正攻擊防哨的側面,而只是企圖佔領一個陣地威脅防哨的交通線,那麼上述防禦者的預備隊就可以真正攻擊這部分敵軍,或者威脅敵人的交通線以進行報復。

  由此可見,儘管這種防禦的主要基礎具有非常消極的性質,但它必須具備一些積極的手段,通過各種方式利用這些手段去應付各種複雜的情況。人們通常認為運用積極手段最多,甚至運用進攻手段的防禦是較好的防禦。但是,這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地形的性質、軍隊的素質以至統帥的才能,另一方面,這也容易使人們對運動和其他積極的輔助手段寄於過多的希望,而過分忽視利用險要的地形障礙進行扼守地區的防禦。至此,我們認為,關於擴大防禦正面的問題已經說清楚了,現在我們要談談第三種輔助手段,即迅速地向側方運動趕到敵人前面去攔阻敵人。

  這種手段是我們這裡談的國土防禦所必然會使用的一種手段。原因如下:首先,即使防禦者的陣地正面很寬,也往往不能佔領本國所有受到威脅的門戶;其次,在許多情況下,防禦者必須準備以自己的主力去支援可能遭到敵人主力攻擊的防哨,否則這些防哨就很容易被攻破;最後,每個不願使自己的軍隊固定在正面寬大的陣地上作消極抵抗的統帥,都必然更願意採取經過深思熟慮的、做好準備的迅速的運動來達到掩護國土的目的。沒有軍隊防守的地方越多,要想及時趕到這些地點就越需要高超的運動技巧。

  防禦者由於想採取這種手段,他自然要到處尋找在這種情況下佔領後可以帶來很大利益的陣地,也就是他的軍隊(哪怕只是一部分) 佔領了這種陣地以後可以使敵人打消攻擊念頭的陣地。由於這樣的陣地經常反復出現,主要問題又在於及時趕到這些陣地,所以這些陣地仿佛是這種軍事行動的主體,因此,人們也把這種作戰方法稱為防哨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