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戰爭論 | 上頁 下頁
一二五


  第八章 抵抗的方式

  防禦的概念是抵禦,在抵禦中包含有等待,我們認為等待是防禦的主要特徵,同時也是防禦的主要優點。

  但是,戰爭中的防禦不能是單純的忍受,所以等待也不能是絕對的,而只能是相對的。至於同等待有關係的對象,就空間來說,是全部國土、戰區或者陣地,就時間來說,是戰爭、戰局或者會戰。我們非常清楚,它們不是固定不變的單位,只是縱橫交錯的一定範疇的中心。可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往往不得不滿足於只對事物進行分類,而不嚴格地加以區分,而且這些概念在實際生活中已經十分明確,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它們來確立其餘的觀念。因此,國土防禦只不過是等待敵人進攻國土,戰區防禦只不過是等待敵人進攻戰區,陣地防禦只不過是等待敵人進攻陣地。防禦者在這一時刻以後實施的任何積極的、因而或多或少帶有進攻性質的活動,都不會改變防禦的概念,因為防禦的主要特徵和主要優點——等待,已經實現了。

  從時間範疇來區分的戰爭、戰局和會戰同國土、戰區和陣地是相應的概念,因此我們上面就國土、戰區和陣地論述的問題對於戰爭、戰局和會戰也是適用的。

  所以,防禦是由等待和行動這兩個性質不同的部分組成的。當我們使等待同一定的對象發生了關係,並在採取行動之前先進行等待,我們就有可能把兩部分結合成一個整體。但是,一次防禦行動,特別是一次大的防禦行動,如戰局或者整個戰爭,從時間上說,卻不能劃分為兩個階段,即第—個階段只是等待,第二個階段只是行動;它是由等待和行動這兩種狀態交錯構成的,因此,等待能夠象一條連綿不斷的長線貫穿於整個防禦行動之中。

  我們所以這樣重視等待,是因為我們現在探討的問題本身要求我們這樣做。任何理論迄今還沒有把等待作為一個獨立的概念提出來,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它已經不斷地成為行動的根據了,雖然這往往是不自覺的。等待是整個軍事行動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以致軍事行動沒有等待幾乎就不可能存在了。因此,在以後談到等待在力量的相互作用中韻效果時,我們常常還要提到這一點。

  現在我們想談談,等待這個因素如何貫穿在整個防禦行動之中,以及由此可以產生哪些程度不同的防禦方式。

  為了用比較簡單的情況來說明我們的觀念,我們打算把國土防禦留到《戰爭計劃》一篇去研究,因為在國土防禦中,政治關係非常複雜,而且影響也比較大。而另一方面,陣地上和會戰中的防禦行動是戰術問題,它們只有作為一個整體才是戰略活動的起點。因此最能說明防禦的情況的是戰區防禦。

  我們說過,等待和行動(行動常常是反攻,也就是還擊) 是組成防禦的兩個十分重要的部分,沒有等待,防禦就不成其為防禦,沒有行動,防禦就不成其為戰爭。根據這個見解我們在前面已經得出了這樣一個觀念:防禦無非是可以更有把握地戰勝敵人的一種較強的作戰形式。我們所以必須絕對堅持這一觀念,一方面是因為歸根到底只有它能使我們避免犯錯誤,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一觀念越是生動,越是為人們所掌握,就越能使整個防禦強而有力。

  如果有人想要把防禦的第二個必要組成部分還擊再加以區分,只把狹義的抵禦,即把守衛國土、戰區和陣地看作是必要的部分( 這一部分活動只進行到足以保障這些地區的安全為止) ,而把轉入真正戰略進攻的進一步還擊卻看作是同防禦無關的、可有可無的東西,那麼,這種看法是同我們上述觀念相違背的。因此,這種區分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我們堅決主張必須把報復思想作為防禦的基礎;因為不論防禦者最初的還擊在順利時能使敵人受到多大損失,仍然不能造成進攻和防禦在對比關係上所需要的均衡。

  因此我們說:防禦是可以比較容易地取得勝利的較強的作戰形式,可是這個勝利是否能超過防禦原來的目的,則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但是,防禦是同等待這個概念分不開的,所以戰勝敵人這一目的只有在一定條件下,即只有在出現了進攻的條件下才能存在。因此,不言而喻,如果沒有出現進攻,防禦就只能滿足於保持原有的東西。保持原有的東西是防禦在等待狀態中的目的,也是它最直接的目的。同時,防禦只有在滿足於這一較低的目的時,才能得到它作為較強的作戰形式的那些優點。

  如果我們現在設想一支軍隊奉命防守它的戰區,那麼防禦可能以下列幾種方式進行。

  (1)敵人一進入戰區,軍隊就立即向他進攻(如莫爾維次會戰、霍亨甫利得堡會戰)。

  (2)軍隊在戰區邊沿附近佔領陣地,等待進攻的敵人出現在陣地前面,然後自己進攻敵人(如恰斯勞會戰、索爾會戰和羅斯巴赫會戰) 。顯然,在這種情況下,行動比較被動,等待的時間較長。雖然在真正出現敵人進攻的情況下,採取這種防禦方式與前一種方式相比所能贏得的時間多不了多少,或者一點也不多,但是在前一種場合肯定會發生會戰,而在這種場合就不一定會發生會戰,敵人可能沒有足夠的決心發起進攻,因此等待的利益也就更大了。(3)軍隊在戰區邊沿附近的陣地上不僅等待敵人下決心進行會戰(即等待敵人出現在我們陣地前面),而且還等待敵人真正的進攻( 為了引用同一個統帥的戰例,我們可以把崩策耳維次築壘陣地作為例子兒在這種場合,人們將進行一次真正的防禦會戰;然而,正如前面我們說過的,這種防禦會戰還是可以包括這一部分或那一部分軍隊的進攻行動的。象第二種場合一樣,這裡也根本不考慮贏得時間的問題,但是敵人的決心卻要受到新的考驗。有的進攻者在發起進攻以後,發現對方的陣地過於堅固,在最後時刻或者在進行第一次嘗試以後就放棄了進攻的決心。

  (4) 軍隊退入本國腹地進行抵抗。這一退卻的目的,是使進攻者的兵力受到削弱,並等待進攻者削弱到不得不自行停止前進,或者至少不能擊破我們在他進攻路程的終點對他進行的抵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