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戰爭論 | 上頁 下頁 |
五五 |
|
不過,我們認為必須把一切聯繫起來作全面的考察,試問:這種減員的不利是否大到足以抵銷其力優勢在各方面所能取得的利益呢?現在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需要加以論述。為了在部分戰鬥中取得某個較大的成果,要大致確定哪些兵力是必要的,哪些兵力是多餘的,這並沒有多大困難。但在戰略上要這樣做就幾乎沒有可能,因為戰略上要獲取的成果不是死板固定的,是沒有明顯的限度的。因此,在戰術上可以看作是過剩的那部分兵力,在戰略上卻必須看作是可以用來伺機擴大戰果的手段。利益的百分比是隨戰果的大小而增減的,因此,使用優勢兵力很容易就可以取得謹小慎微地使用兵力所永遠得不到的東西。 1812年,拿破崙依靠自己巨大優勢,成功地推進到莫斯科,而且佔領了這個首都。如果他依靠這一優勢能夠完全粉碎俄國的軍隊,那麼,他也許可以在莫斯科締結一個通過任何其他途徑都很難得到的和約。這個例子只是用來說明上述觀點,不是用來證明它,如果要證明它,就需要詳盡地闡述,在這裡這樣做是不方便的。 以上只是針對逐次使用兵力的觀點說的,而不是針對預備隊這個概念本身說的。固然,這些論述已經不止一次地涉及到預備隊這個概念,但是,正象我們在下一章將要談到的那樣,它還同其他一些概念有聯繫。 在這裡要明確一點:在戰術範圍,單是實際使用軍隊的時間延長,就能使軍隊受到削弱,因而時間是削弱軍隊的一個因素,但在戰略範圍,時間基本上不是通過本身的延長對軍隊發生影響的。在戰略範圍,雖然時間對軍隊也起損害作用,但是這種損害作用幹部分由於兵力眾多而被抵銷了,另一部分則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得到補償,因此,在戰略上不能單純為了時間的緣故,就企圖通過逐次使用兵力的方法使時間對自己有利。 我們所以說單純為了時間的緣故,是因為時間通過和它結合在一起的其他條件對作戰一方可能產生和必然產生的影響同時間本身直接產生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不是無所謂或無足輕重的,這個問題我們將另作研究。 我們要闡明的準則是:一切用於某一戰略目的的現有兵力應該同時使用,而且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於一次行動和一個時刻就越好。 但是,在戰略範圍也有持久地和陸續地發揮兵力的作用的問題,即逐次展開生力軍的問題,特別是在生力軍是爭取最後勝利的主要手段時,更不能忽視這個問題。這是另一章要討論的問題,在這裡提到它,只是為了使讀者不致誤解,不要把上面談到的問題誤認為是我們還根本沒有談到的問題。 現在我們來考察一個同上面的論述有密切關係的問題,即戰略預備隊的問題,只有明確了這一點,整個問題才能得到充分的說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