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追憶似水年華 | 上頁 下頁
二五九


  德·夏呂斯先生和我臂挽臂、肩並肩地走著,一面對我說著這些傲慢而又真切的話。他時而把目光久久停留在我臉上(這種冷酷而犀利的凝視,我在巴爾貝克海灘的一個上午,在遊樂場門口第一次遇見他時,甚至更早以前,在當松維爾花園的玫瑰花叢旁看見他同斯萬夫人——那時我以為她是他的情婦——在一起時,就曾給我留下過深刻而難忘的印象);時而又左顧右盼,審視過往的出租馬車。此刻正值出租馬車交接班,過往馬車很多,有幾輛停了下來,因為馬車夫看見他那固執的目光,以為他要乘車呢。可是德·夏呂斯先生馬上就打發他們走了。

  「沒有一輛合適的,」他對我說,「一看燈就知道了,他們都是回他們那個街區去的,先生,」他又說,「我馬上要給您提一個建議,希望您不要產生誤解,我沒有任何個人考慮,完全出於好心。」

  使我震驚的是,他的措詞和斯萬的多麼相似,甚至比在巴爾貝克時還要明顯。

  「我想您是很聰明的,不會認為我向您提建議是因為我『沒有朋友』,害怕孤獨和煩悶,關於我的家庭,我不說您也會知道的,因為我想,象您這樣年紀的小青年,又出身在中產階級家庭(他躊躇滿志地把「中產階級」說得很重),是不會不知道法國歷史的。恰恰是我那個世界裡的人不讀書,不看報,和僕人一樣孤陋寡聞。從前,國王的侍從都是從王公貴族中招募的,如今王公貴族和侍從已沒有什麼兩樣了。但是,象您這樣出身於資產階級家庭的青年,書讀得很多,一定知道米什萊①對我們家族所作的那段精彩的描述:『我看見他們,那些有權有勢的蓋爾芒特們,高大魁偉,頂天立地,和他們相比,幽居在巴黎王宮中的矮小而可憐的法國國王又算得了什麼呢?』至於我個人怎樣,先生,這個問題我不喜歡多談,但是,有一件事您也許聽說了,泰晤士報有一篇文章提起過,這篇曾轟動一時的文章說,奧地利皇帝(他一直待我很好,甚至想同我稱兄道弟)不久前在一次談話中宣稱(談話後來公佈了),如果尚博爾②伯爵先生身邊有一個象我這樣瞭解歐洲政治內幕的人,那他今天說不定是法國國王了。我常想,先生,我身上有一個經驗寶庫,一種類似珍貴密件的東西。我這些經驗不是靠我淺薄的天分獲得的,而是靠機遇,您以後會知道是什麼的。我不認為我應該把我的經驗用於自身,但它對於一個涉世不久的青年可能是無價之寶。我要把我用三十多年的心血積累起來的、也許只有我一個人擁有的經驗,用幾個月的時間全部傳授給這個青年。我不用講,當您知道某些秘密時精神上會有多大的享受,當代的基佐③要花幾年時間才能掌握這些秘密,一旦掌握了,他對有些事件的看法就會和過去截然不同。我不僅要講過去的事件,而且還要講情況的連貫性(這是德·夏呂斯先生最心愛的表達方式之一,當他使用這個表達方式時,就象在做祈禱似的,常常把兩隻手合上,不過手指頭是直的,他似乎要用這種語言和動作相結合的方式,使人瞭解那些他沒有細說的情況和情況之間的連貫)。我要用一種標新立異、聞所未聞的觀點給您講過去,不僅過去,還有將來。」

  --------
  ①米什萊(1798—1874),法國歷史學家和作家,著有《法國歷史》、《法國革命史》等。
  ②尚博爾(1820—1883),波旁王族長子支系的最後一個代表。1830年,查理第十棄位後,他是王位最後一個合法繼承人,但僅僅到1871年才提出繼承王位的權利。在正統派和奧爾良派談判之後,眼看就要登基,但因他拒絕廢白旗,致使談判失敗,因為他無子女,奧爾良家族成為王位唯一繼承人。
  ③基佐(1787—1874),法國歷史學家和政治活動家。他從資產階級立場出發,試圖依據階級鬥爭觀點解釋歷史。著有《英國革命史》、《歐洲文明史》和《法國文明史》等重要作品。


  接著,德·夏呂斯先生向我打聽布洛克的情況。在德·維爾巴裡西斯夫人家裡時,大家議論過布洛克,但他好象沒有聽見似的。他漫不經心地問我,我同學是不是年輕,是不是漂亮,等等。他善於使講話的語氣顯得好象不是在存心打聽,好象他心不在焉,在想別的事情,僅僅出於禮貌才勉強應付幾句。布洛克要是聽見了德·夏呂斯先生向我提的這些問題,准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德·夏呂斯先生是重審派還是反重審派,甚至比想知道德·諾布瓦先生屬￿哪一派的心情還要迫切,只是理由完全不同罷了。「您做得對,」德·夏呂斯先生向我提了一堆問題後又對我說,「如果您想多學一些東西,朋友中就應該有幾個外國人。」我回答他,布洛克是法國人。「啊!」德·夏呂斯先生說,「我還以為他是猶太人呢。」他這種與猶太人勢不兩立的表示,使我相信他是我所遇見的人中最堅定的反重審派。可他卻反對指控德雷福斯犯有叛國罪。

  「我想現在報界正在大談德雷福斯犯了叛國罪,我相信人家是這樣說的,我對報紙一點也不感興趣。我看報就和我洗手一樣,我覺得這不值得我產生興趣。不管怎麼說,罪行是不存在的。要是您朋友的那位同胞背叛了猶太王國①,那倒可以說他犯了叛國罪,可是他和法國有什麼關係呢?」我反駁他說,一旦爆發戰爭,猶太人也會和其他人一樣被動員入伍。「可能吧,不過,不能肯定這不是一種輕率行為。如果把塞內加爾人或馬爾加什人招募來打仗,我想他們是不會真心誠意地保衛法國的。這很正常嘛。您的德雷福斯也許可以按違犯接待國法規而判罪。算了,不談這個。您能不能要求您的朋友帶我去參加一次寺院的盛會,看一看割禮儀式,聽一聽猶太人唱聖歌?說不定他可以租一個大廳,給我演出取材於《聖經》的戲劇,就象聖西爾寄宿學校②的女生為給路易十四③解悶,演出拉辛根據《聖經》的《詩篇》創作的戲劇一樣。您是不是可以安排一下,哪怕演幾個滑稽戲讓我開開心也好。比方說,讓您的朋友和他父親格鬥,把父親刺傷,就象大衛④殺死歌利亞⑤一樣,這會是一出絕妙的笑劇。在演出中,他甚至可以把他下賤的(照我的老女傭人的說法是下作的)母親狠狠地揍一頓。若是能這樣,那就再好不過了,我們不會感到不愉快的,是不是,親愛的朋友?因為我們喜歡異國情調的戲劇,把這個非歐洲的女人揍一頓,就好比給一個老潑婦以應有的懲罰。」德·夏呂斯先生一面說著可怕的瘋話,一面使勁夾住我的胳膊,把我都夾疼了。我想起德·夏呂斯先生家的人常說,男爵對他那位上了年紀的女傭人——剛才他引用了她的莫裡哀式的方言——關懷備至,可敬可佩,我心裡思忖,如果能對同一個人身上表現態來的善與惡做一個剖析(我看這個問題至今很少有人研究),這倒是一件饒有趣味的事,儘管在不同人身上表現的形式各不相同。

  --------
  ①猶太王國是公元前935年以色列-猶太王國分裂後在巴勒斯坦南部建立的國家。公元前586年被巴比倫滅亡。
  ②聖西爾寄宿學校是路易十四的情婦曼特農夫人于1686年為沒有財產的貴族小姐創辦的學校,校址設在凡爾塞區的聖西爾。拉辛曾為該學校寫了《愛斯苔爾》和《阿莉達》。
  ③路易十四(1638—1715),法國國王,大力資助文學和藝術事業,促進了當時法國文學和藝術的發展。
  ④大衛(前十一至十世紀),古以色列國王。據《聖經》記載,大衛統一猶太各部族,建立王國,定都耶魯撒冷。童年時打死腓力斯勇士歌利亞,在位時,曾多次打敗強鄰,深受民眾愛戴。
  ⑤歌利亞,據《聖經》記載,他是腓力斯勇士,身材高大,頭戴鋼盔,身穿重甲,作戰時所向無故,後被大衛殺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