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源氏物語 | 上頁 下頁 |
二〇四 |
|
且說源氏想替明石道人嚮往吉明神還願,同時明石女禦所許下的願,也須到住吉去還,他就打開道人所送來的那只箱子,但見願文中許著許多大願,例如每年春秋演奏神樂,祈願子孫世代必定繁昌。非有源氏的威勢,辦不到這大規模的還願,明石道人顯然是預料到的。這些願文寫得筆致非常流暢,才氣橫溢,而措辭謹嚴,顯然句句可以感動神佛。遁跡深山、專心修道的人,對世俗之事能如此考慮周到,源氏覺得深可憐憫,而又覺得不合身分。料想是個古代聖僧,為了宿世因緣,暫時下凡入世。他仔細尋思,越發覺得這明石道人不可忽視了。 此次赴住吉還願,對外不提起明石道人之意,但言源氏自己要去朝拜.從前流亡須磨、明石諸浦時所許的願,早已還清。遇赦還都之後,又得在世長生,享受種種榮華,神佛呵護之恩不可忘記。因此偕紫夫人同往,這消息便轟動一時。源氏為欲避免打擾臣民,萬事力求簡省。但因身居准太上天皇之位,排場自然異常盛大。大員之中,除左右二大臣之外,其餘全部參與。舞人從衛府次官中選用,相貌個個俊美,身材一律等高。不能入選之人,引以為恥,有幾個愛出風頭的人竟不勝悲傷。樂人則從石清水、賀茂等臨時祭所用的人中選擇才能特別優越者,組成一班。又外加二人,都是近衛府中大名鼎鼎的能手。神樂方面,也選用許多人員。新皇帝、皇太子、冷泉院,都派殿上人前來,分別為源氏服務。多不勝數的高官貴族的馬鞍、馬副、隨從、近侍童子等,都裝飾得絢麗燦爛,其美無比。 明石女禦與紫夫人共乘一車。第二輛車子乃明石夫人所乘,尼姑老太太偷偷地跟了上去。女禦的乳母①知悉內情,所以也乘在這車中。供給諸女眷的侍女用的車子,紫夫人五輛,明石女禦五輛,明石夫人三輛,都裝飾得華麗眩目,不必細說。源氏說:「反正大家要去,替師姑老太太好好打扮一下,把臉上的皺紋摸摸平,請她一同去吧。」明石夫人曾經勸阻,她說:「此次進香,規模如此盛大,老尼姑夾在裡頭,很不雅觀。如果她能活到大願成遂②之時,再請她參與吧。」但老尼姑一則生怕餘命無多,二則很想見識見識,一定要去,明石夫人也就同意了。這老尼姑前世積德,獲得善報,比較起命裡註定應享榮華富貴的人來,更加幸福,令人豔羨。 ①此乳母是女禦誕生時由京中派赴明石浦的。見上卷第327頁。 ②大願成遂,指明石女禦所生皇太子即帝位。 此時正是秋後十月中旬,「廟宇牆上葛,……亦已變顏色」①。松原下的樹木上早有紅葉,可知這裡不是「但聞風吹聲,始知秋已及」②的地方。大規模的高麗樂和唐樂,倒不及聽慣的東遊樂來得親切可愛,樂聲與風浪之聲相呼應。與高樹上的松濤聲相競爭的笛聲,異于他處所聞,嘹亮之音沁人心肺。這笛聲與琴聲相和合,不用大鼓加強拍子,故無喧囂嘈雜之音,而有幽雅閒靜之感。在這風景佳處演奏,音節特別優美。舞人衣上用藍綠色印成的竹節紋樣,與松葉的綠色相混淆。諸人冠上裝飾著的各種插頭花,與秋花相掩映,難於分辨。形形色色,繽紛燦爛,令人目眩。東遊樂奏完《求子》曲之後,王侯貴族中年輕之人,都把官袍卸到肩下,走下庭中舞場裡來。他們卸下樸素的黑袍,突然露出暗紅色或淡紫色的襯袍襟袖和深紅色的衣袂來。正當此時,天上降下一陣微雨,四周景物稍稍滋潤。令人忘記了這地方是松原,而誤認為散下了滿地紅葉。他們的舞姿非常悅目,頭上高高地插著雪白的荻花枯枝,略舞一會,立即隱去。姿態美麗之極,教人越看越不饜足。 ①古歌:「廟宇牆上葛,雖然仗神力,不敢抗秋氣,亦已變顏色。」見《古今和歌集》。 ②古歌:「常磐山上木,樹葉不變色。但聞風吹聲,始知秋已及。」見《古今和歌集》。 ③此人即葵姬之兄,曾赴須磨浦探望源氏者。 源氏回想起了舊日之事,覺得昔年謫居遠浦時淒慘之狀,歷歷如在目前,而無人可與共話當時之事。他便惦記那位現已致仕的太政大臣③。感慨之余,吟成一詩,走到後面去送交老尼姑所乘的車子中。詩曰: 「誰人省得當年事, 共向寺前問老松?」 這詩寫在便條上。老尼姑看了傷心之極。她眼看見今日這盛況,回思當年在明石浦上送別源氏公子時情狀,以及女禦誕生時模樣,覺得自己三生有幸,感激不盡!而想起了遁世入山的明石道人,又覺十分掛念,心中無限悲傷!但今日不宜說出不吉之言,故答詩雲: 「老尼今日方深信, 住吉江邊出貴人。」 答詩不宜太遲,故只是率書所感而已。她又自言自語地吟道: 「欣看住吉神奇跡, 猛憶當年落魄時。」 諸人通宵歌舞,直到天明。二十日的月亮清光普照,海面一白無際。霜華甚重,松原變成了白色。眺望一切景物,但覺寒氣徹骨,平添了優美與岑寂之感。 紫夫人一向閉居深宮,四時佳節,朝夕都有遊宴佳興,早已耳馴目染了。但出門遊山玩水,卻是少有機會。何況此次離去京都,遠遊他鄉,更是她從來未曾經歷之事,因此深感興味,不勝欣喜。此時她即興吟詩雲; 「深夜江秋霜滿頂, 卻疑神賜木綿鬘。」① 她想起了小野篁朝臣詠「比良山上木綿白……」②之詩時的雪晨景象,覺得今夜的嚴霜正是神明容受源氏主君供養的證驗,愈加慶喜此行不虛了。明石女禦也吟詩雲: 「僧官手持楊桐葉, 染遍霜華似木綿。」 紫夫人的侍女中務君也吟道: 「霜華勝似木綿白, 足證神明顯聖靈。」 此外吟詠甚多,不可勝數。但無可觀,不須盡述。大凡此等時節所詠詩歌,即使是長於此道的男子,亦不能有佳作。除了「千歲松」之類的文句以外,不會另有新穎之詞,無非陳腔濫調而已。 ①「木綿」是一種供種用的格皮纖維。「鬘」是蔓草的飾發物。 ②小野篁詩雲:「比良山上木綿白,足證神心已受容。」但據藤原清輔 的《袋草紙》中所載,此詩乃菅原時文所作。不知孰是。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