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源氏物語 | 上頁 下頁 |
第二十五回 螢(3) |
|
原來他認為指人缺陷,對人貶斥,是無知之人的妄談。所以,世人都稱讚髭黑大將人品高雅,他雖然覺得此人做他的女婿還嫌不夠,但絕不出之於口。他和花散裡,現在只是一般的親睦關係,晚上也分鋪而睡。為什麼弄得如此疏遠呢?他想起了頗覺痛苦。原來花散裡為人謙虛,從來不申恨訴怨。年來春秋遊宴之事,她都不參與,只從別人口中傳聞情狀。所以今天難得在這裡舉行盛大集會,在她覺得是她這院子的無上光榮。此時她吟詩道: 「我似菖蒲草,稚駒不要嘗。① 欣逢佳節日,出谷見陽光。」 吟時音調委婉。這詩雖無甚特色,源氏卻覺得很可憐愛,便和唱道: 「君似菖蒲草,我身是水菰。 溪邊常並茂,永不別菖蒲。」 這兩首詩都是肺腑之言。源氏對花散裡說笑:「我和你雖然不常見面,不共枕席,但如此敘晤,反而覺得安心呢。」原來花散裡為人和光同塵,所以源氏可以對她傾談衷曲。她把自己的寢台讓給源氏,自己睡在帷屏外面。她早就斷念,認為自己是不配和源氏共寢的,所以源氏也不勉強她。 今年的梅雨比往年更多,連日不肯放晴,六條院內諸女眷寂寞無聊,每日晨夕賞玩圖畫故事。明石姬擅長此道,自己畫了許多,送到紫姬那裡來給小女公子玩賞。玉鬘生長鄉里,見聞不廣,看了更加覺得希罕,一天到晚忙著閱讀及描繪。這裡有許多青年侍女粗通畫道。玉鬘看了許多書,覺得這裡面描寫了種種命運奇特的女人,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象她自己那樣命苦的人,一個也沒有。她想像那個住吉姬②在世之比必然是個絕色美人。現今故事中所傳述的,也是一個特別優越的人物。這個人險些兒被那個主計頭老翁盜娶,使她聯想起築紫那個可惡的大夫監,而把自己比作住吉姬。 ①古歌:「菖蒲香美人皆采;怪哉稚駒不要嘗。」見《後撰集。》花散裡以此菖蒲自比。 ②《住吉物語》是古代故事。大意,某中納言有女三人,其中一人,即住吉姬,已許配內大臣之子。但後母虐待她,想擅自把她嫁給一個名叫主計頭的七十老翁。幸而此女逃脫,投奔住吉地方的一個尼姑。後來終於大團圓。當時的古本今己不傳,現存者是後人仿作。 源氏有時到這裡,有時到那裡,看見到處都散置著此種圖畫故事書,有一次對玉鬘說:「啊呀,真討厭啊!你們這些女人,不憚煩勞,都是專為受人欺騙而生的。這許多故事之中,真實的少得很。你們明知是假,卻真心鑽研,甘願受騙。當此梅雨時節,頭髮亂了也不顧,只管埋頭作畫。」說罷笑起來。既而又改變想法,繼續說道:「但也怪你不得。不看這些故事小說,則日子沉悶,無法消遣。而且這些偽造的故事之中,亦頗有富於情味,描寫得委婉曲折的地方,仿佛真有其事。所以雖然明知其為無稽之談,看了卻不由你不動心。例如看到那可憐的住吉姬的憂愁苦悶,便真心地同情她。又有一種故事,讀時覺得荒誕不經,但因誇張得厲害,令人心驚目眩。讀後冷靜地回想起來,雖然覺得豈有此理,但當閱讀之時,顯然感到興味。近日我那邊的侍女們常把古代故事念給那小姑娘聽。我在一旁聽聽,覺得世間確有善於講話的人。我想這些都是慣於說謊的人信口開河之談,但也許不是這樣吧。」玉鬘答道:「是呀,象你這樣慣於說謊的人,才會作各種各樣的解釋;象我這種老實人,一向信以為真呢。」說著,把硯臺推開去。源氏說:「那我真是瞎評故事小說了。其實,這些故事小說中,有記述著神代①以來世間真實情況的。象《日本紀》②等書,只是其中之一部分。這裡面詳細記錄著世間的重要事情呢。」說著笑起來。 ①神代是神武天皇以前的神話時代。 ②《日本紀》是從神代到持統天皇時代的漢文歷史,凡三十卷。 然後又說:「原來故事小說,雖然並非如實記載某一人的事蹟,但不論善惡,都是世間真人真事。觀之不足、聽之不足,但覺此種情節不能籠閉在一人心中,必須傳告後世之人,於是執筆寫作。因此欲寫一善人時,則專選其人之善事,而突出善的一方;在寫惡的一方時,則又專選稀世少見的惡事,使兩者互相對比。這些都是真情實事,並非世外之談;中國小說與日本小說各異。同是日本小說,古代與現代亦不相同;內容之深淺各有差別。若一概指斥為空言,則亦不符事實。佛懷慈悲之心而說的教義之中,也有所謂方便之道。愚昧之人看見兩處說法不同,心中便生疑惑。須知《方等經》①中,此種方便說教之例甚多。歸根結底,同一旨趣。菩提②與煩惱的差別,猶如小說中善人與惡人的差別。所以無論何事,從善的方面說來,都不是空洞無益的吧。」他極口稱讚小說的功能。接著又說:「可是,這種古代故事之中,描寫象我這樣老實的癡心人的故事,有沒有呢?再則,這種故事中所描寫的非常孤僻的少女之中,象你那樣冷酷無情、假裝不懂的人,恐怕也沒有吧、好,讓我來寫一部古無前例的小說,傳之後世吧。」說著,偎傍到玉鬘身邊來。玉鬘低頭不語,後來答道:「即使不寫小說,這種古來少有的事情已經傳遍世間了。」源氏說:「你也認為古來少有麼?你的態度也是世間無類的呢。」說著,把身子靠在壁上,情神異常瀟灑。即席吟詩道: 「愁極苦心尋往事, 背親之女古來無。 子女不孝父母,在佛法上也是嚴戒的。」玉鬘只管低頭不語。源氏一面撫摸她的頭髮、一面極口向她訴說恨情。玉鬘好容易答道: 「我亦頻頻尋住事, 親心如此古來無。」 源氏聽了這答詩,心中頗覺可恥,就不再作過分粗暴的舉動。此種情狀,不知將來如何結局。 ①《方等經》即《大乘經》。 ②菩提是佛教用語,意思是覺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