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源氏物語 | 上頁 下頁
第五回 紫兒(7)


  侍女稟告公子:「敝寓異常穢陋,蒙公子大駕光臨,多多委屈了!倉卒不及準備,只得就在此陋室請坐,乞恕簡慢之罪!」源氏公子覺得這地方的確異乎尋常。便答道:「我常想前來問候。只緣所請之事,屢蒙見拒,故爾躊躇未敢相擾。師姑玉體違和,我亦未能早悉,實甚抱歉。」老尼姑命侍女傳言道:「老身一向疾病纏綿。今大限將至,猥蒙公子親臨慰問,不能親起迎候為歉。前所囑一節,倘公子終不變心,則且待年事稍長之後,定當令其前來忝列後房。老身棄此伶仃弱女而去,亦不能瞑目往生西方也。」老尼姑的病房離此甚近,她那淒涼的話聲,源氏公子斷斷續續地聽到。但聽見她繼續說道:「真不敢當啊!要是這孩子到了答謝的年齡就好了。源氏公子聽了這話,頗為感動,便說:「若非情誼深摯,我豈肯抛頭露面,在人前作此熱狂之態?不知有何宿緣,偶爾一見,便傾心相慕。此真不可思議之事,定是前生早有註定也。」接著又說:「今日特地奉訪,倘就此辭去,未免掃興。但願一聞小姐天真爛漫之嬌音,不知可否?」侍女答道:「此事實難奉命,姑娘無知無識,目下正在酣睡呢。」

  此時但聞鄰室足音頓頓,傳來說話的聲音:「外婆,前些日子到寺裡來的那個源氏公子來了!您為什麼不去見他?」眾侍女困窘了,連忙阻止她:「靜些兒!」紫兒卻說:「咦?外婆說過的:『見了源氏公子,病就好起來了。』所以我告訴她呀!」她這樣說,自以為學會了一句聰明話。源氏公子聽了覺得很有意思,但恐眾侍女無以為顏,只裝作沒聽見。他鄭重地說了一番問候的話,即便告辭。心中想道:「果然還是一個全不懂事的孩子。但以後可以好好地教養起來。」

  次日,源氏公子寫了一封誠懇的信去慰問。照列附著一張打成結的小紙,上面寫道:

  「自聞雛鶴清音唳,

  葦裡行舟進退難。

  所思只此一人。」他故意模仿孩子的筆跡,卻頗饒佳趣。眾侍女說;「這正好給姑娘當習字帖呢。」少納言乳母代為覆信道:「辱承慰問,不勝感戴。師姑病勢轉重,今日安危難測,現己遷居山寺。眷顧之恩,恐只能于來世報答了!」源氏公子看了回信不勝惆悵。此時正值衰秋夕暮,源氏公子近來為了藤壺妃子之事,心緒繚亂。紫兒與藤壺妃子有血統關係,因此他的謀求之心更加熱切了。他回想起老尼姑吟「薤露將消未忍消」那天傍晚的情況,覺得這紫兒很可憐愛。轉念一想,求得之後,是否會令人失望,心中又感不安。便獨吟道:

  「野草生根通紫草,

  何時摘取手中看?」①

  ①野草比喻紫兒,紫草比喻藤壺妃子。兩人有姑侄關係,故曰「根通」。紫兒這個名字,便是根據這首詩來的。


  到了十月裡,皇上即將行幸朱雀院離宮。當天舞樂中的舞人,都選用侯門子弟、公卿及殿上人中長於此道之人。故自親王、大臣以下,無不忙於演習,目不暇給。源氏公子也忙於演習。忽然想起了遷居北山僧寺的老尼姑,許久不曾通信,便特地遣使前去問候。使者帶回來的只有僧都的信,信中說道:「舍妹終於上月二十日辭世。會者必離,生者必滅,固屬人世之常道。然亦良可悲悼。」源氏公子看了此信,痛感人生之無常。他想起老尼姑所懸念的那個女孩,不知怎麼樣了。孤苦無依,定然戀念這已死的外祖母吧。他和自己的母親桐壺更衣永別時的情狀,雖然記憶不清,還可隱約回想。因此他對這紫兒十分同情,誠懇地遣使弔唁。少納言乳母答謝如儀。

  紫兒忌期過後①,從北山遷回京邸。源氏公子聞此消息,便在幾天之後擇一個閒暇的黃昏,親自前去訪問。但見邸內荒涼沉寂,人影寥寥,想見那可憐的幼女住在這裡多麼膽怯啊!少納言

  ①外祖母的喪服三個月,忌期三旬。


  乳母照例引導公子到朝南的那間廂房裡請坐,啼啼哭哭地向公子詳述姑娘孤苦伶仃之狀,使得公子涕淚滿襟。少納言乳母說:「本當送姑娘到她父親兵部卿大人那裡去。可是已故的老太太說:『她媽媽生前認為兵部卿的正妻冷酷無情。現在這孩子既非全然無知無識,卻又未解人情世故,正是個不上不下之人。將她送去,教她夾在許多孩童之間,能不受人欺侮?』老太太直到臨死還為此事憂愁歎息呢。現在想來,可慮之事的確甚多。因此之故,承蒙公子不棄,有此一時興到之言,我等也顧不得公子今後是否變心,但覺在此境況之下的確很可感謝。只是我家姑娘嬌戇成性,不象那麼大年紀的孩子,只有這一點放心不下。」源氏公子答道:「我幾次三番表白我的衷心誠意,決非一時興到之言,你又何必如此過慮呢?小姐的天真爛漫之相,我覺得非常可憐可愛。我確信此乃特殊之宿緣。現在勿勞你等傳達,讓我和小姐直接面談,如何?

  弱柳纖纖難拜舞,

  春風豈肯等閒回?

  就此歸去,豈不掃興?」少納言乳母說:「孤負盛情,不勝惶恐。」便答吟道:

  「未識春風真面目,

  低頭拜舞太輕狂。

  此乃不情之請!」源氏公子看見這乳母應對如流,心情略覺暢快。便朗吟「猶不許相逢」的古歌①。歌聲清澈,眾青年侍女聽了感入肺腑。

  ①此古歌載《後撰集》,歌雲:「焦急心如焚,無人問苦衷。經年盼待久,猶不許相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