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四庫提要 > 目錄類 | 上頁 下頁 |
欽定校正淳化閣帖釋文 |
|
《欽定校正淳化閣帖釋文》,十卷 乾隆三十四年,詔以內府所藏宋畢士安家《淳化閣帖》賜本詳加厘正,重勒貞瑉。首冠以禦題「寓名蘊古」四字,及《禦制淳化軒記》。命諸臣校正摹勒。諭旨末載原帖舊跋及諸臣書後。其中古帖次第,一從舊刻。而於朝代之先後,名字之標題,皆援證史文,裁以書法,俾不乖於《春秋》之義。每卷皆恭摹御筆論斷,昭示權衡。又參取劉次莊、黃伯思、姜夔、施宿、顧從義、王澍諸說,而以大觀太清樓諸帖互相考校,凡篆籀行草,皆注釋文於字旁,複各作訂異以辨正是非,別白疑似。誠為墨林之極軌,書苑之大觀。 乾隆四十三年,侍郎金簡,以石刻貯在禁庭,自宣賜以外,罕得瞻仰。乃恭錄釋文,請以聚珍版摹印,俾共窺八法之精微。由是流布人間,遂衣被於海內。考張彥遠《法書要錄》,末有《右軍書記》一卷,所載王羲之帖四百六十五,附王獻之帖十七,並一一為之釋文。劉次莊之釋《閣帖》,蓋即以是為藍本。然彥遠書傳寫多訛,次莊書至南北宋間陳與義已奉敕作《法帖釋文刊誤》一卷,今附刊韋續墨藪之末。則次莊所釋,不盡足據可知。第諸家雖知其有訛,而辨訂未能悉當,遞相駁詰,轉益多岐。恭逢我皇上天縱聰明,遊心翰墨,裁成頡籀,陶鑄鐘王。訓示儒臣,詳為厘定,書家乃得所指南。是不惟臨池者之幸,抑亦漢晉以來能書者之至幸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