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四庫提要 > 春秋類 | 上頁 下頁
春秋尊王發微


  《春秋尊王發微》,十二卷(內府藏本)

  宋孫複撰。複字明複,平陽人。事蹟詳《宋史·儒林傳》。

  案李燾《續通鑒長編》曰:「中丞國子監直講孫複,治《春秋》不惑《傳》、《注》。其言簡易,得《經》之本義。既被疾,樞密使韓琦言於上,選書吏,給紙劄,命其門人祖無擇即複家錄之。得書十五卷,藏秘閣。」然此書實十二卷。考《中興書目》,別有複《春秋總論》三卷,蓋合之共為十五卷爾。今《總論》已佚,惟此書尚存。複之論,上祖陸淳,而下開胡安國,謂《春秋》有貶無褒,大抵以深刻為主。晁公武《讀書志》載常秩之言曰:「明複為《春秋》,猶商鞅之法,棄灰於道者有刑,步過六尺者有誅。」蓋篤論也。而宋代諸儒,喜為苛議。顧相與推之,沿波不返,遂使孔庭筆削變為羅織之經。夫知《春秋》者莫如孟子,不過曰:「《春秋》成而亂臣賊子懼」耳。使二百四十二年中無人非亂臣賊子,則複之說當矣。如不盡亂臣賊子,則聖人亦必有所節取。亦何至由天王以及諸侯、大夫無一人一事不加誅絕者乎?過於深求而反失《春秋》之本旨者,實自複始。雖其間辨名分,別嫌疑,於興亡治亂之機亦時有所發明。統而核之,究所謂功不補患者也。以後來說《春秋》者,深文鍛煉之學大抵用此書為根柢,故特錄存之,以著履霜之漸,而具論其得失如右。程端學稱其《尊王發微》、《總論》二書外,又有《三傳辨失解》,朱彝尊《經義考》因之。然其書,史不著錄,諸儒亦罕所稱引。考《宋史·藝文志》及《中興書目》,均有王日休所撰《春秋孫複解三傳辨失》四卷,或即日休所撰之書,端學誤以為複作歟?然則是駁複之書,非複所撰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