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四庫提要 > 禮類 | 上頁 下頁
周禮注疏


  《周禮注疏》,四十二卷(內府藏本)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玄有《易注》,已著錄。公彥,洺州永年人。永徽中,官至太學博士。事蹟具《舊唐書·儒學傳》。

  《周禮》一書,上自河間獻王。於諸經之中,其出最晚。其真偽亦紛如聚訟,不可縷舉。惟《橫渠語錄》曰:「《周禮》是的當之書,然其間必有末世增入者。」鄭樵《通志》引孫處之言曰「周公居攝六年之後,書成歸豐,而實未嘗行。蓋周公之為《周禮》,亦猶唐之顯慶、開元禮,預為之以待他日之用,其實未嘗行也。惟其未經行,故僅述大略,俟其臨事而損益之。故建都之制,不與《召誥》、《洛誥》合,封國之制,不與《武成》、《孟子》合,設官之制,不與《周官》合,九畿之制,不與《禹貢》合」云云(案此條所雲,惟《召誥》、《洛誥》、《孟子》顯相舛異,至《禹貢》乃唐虞之制,《武成》、《周官》乃梅賾古文《尚書》,《王制》乃漢文帝博士所追述,皆不足以為難,其說蓋離合參半),其說差為近之,然亦未盡也。

  夫《周禮》作於周初,而周事之可考者,不過春秋以後。其東遷以前三百餘年,官制之沿革,政典之損益,除舊佈新,不知凡幾。其初去成、康未遠,不過因其舊章,稍為改易。而改易之人,不皆周公也。於是以後世之法竄入之,其書遂雜。其後去之愈遠,時移勢變,不可行者漸多,其書遂廢。此亦如後世律令條格,率數十年而一脩,脩則必有所附益。特世近者可考,年遠者無徵,其增刪之跡,遂靡所稽,統以為周公之舊耳。迨乎法制既更,簡編猶在,好古者留為文獻,故其書閱久而仍存。此又如開元《六典》、政和《五禮》,在當代已不行用,而今日尚有傳本,不足異也。使其作偽,何不全偽六官,而必闕其一,至以千金購之不得哉?且作偽者必剽取舊文,借真者以實其贗,古文《尚書》是也。劉歆宗《左傳》,而《左傳》所雲《禮經》,皆不見於《周禮》。

  《儀禮》十七篇,皆在《七略》所載古經七十篇中;《禮記》四十九篇,亦在劉向所錄二百十四篇中。而《儀禮·聘禮》賓行饔餼之物、禾米芻薪之數、籩豆簠簋之實、鉶壺鼎甕之列,與《掌客》之文不同。又《大射禮》天子、諸侯侯數、侯制與《司射》之文不同。《禮記·雜記》載子、男執圭與《典瑞》之文不同。《禮器》天子、諸侯席數與《司幾筵》之文不同。如斯之類,與二《禮》多相矛盾。歆果贗托周公為此書,又何難牽就其文,使與經傳相合,以相證驗,而必留此異同,以啟後人之攻擊?然則《周禮》一書不盡原文,而非出依託,可概睹矣。《考工記》稱鄭之刀,又稱秦無廬,鄭封於宣王時,秦封於孝王時,其非周公之舊典,已無疑義。

  《南齊書》稱:「文惠太子鎮雍州,有盜發楚王塚,獲竹簡書,青絲編,簡廣數分,長二尺有奇,得十餘簡,以示王僧虔。僧虔曰:是科鬥書《考工記》。」則其為秦以前書亦灼然可知。雖不足以當《冬官》,然百工為九經之一,其工為九官之一,先王原以制器為大事,存之尚稍見古制。俞庭椿以下,紛紛割裂五官,均無知妄作耳。鄭《注》《隋志》作十二卷,賈《疏》文繁,乃析為五十卷,《新、舊唐志》並同。今本四十二卷,不知何人所並。玄於三《禮》之學,本為專門,故所釋特精。惟好引緯書,是其一短。《歐陽修集》有《請校正五經劄子》,欲刪削其書。然緯書不盡可據,亦非盡不可據,在審別其是非而已,不必竄易古書也。又好改經字,亦其一失。然所注但曰「當作某」耳,尚不似北宋以後連篇累牘,動稱錯簡,則亦不必苛責於玄矣。公彥之《疏》,亦極博核,足以發揮鄭學。《朱子語錄》稱「《五經》疏中,《周禮疏》最好。」蓋宋儒惟朱子深於《禮》,故能知鄭、賈之善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