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續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五七


  吳用搖手道:「兄長不知。俺因與大王哥哥意見不合,在我是願招安的,在他是也願招安,臨事又畏首畏尾,優柔寡斷,全無有半點主宰。以此我告辭求退,免壞了弟兄義氣。以後就由他作去,俺不問了。林兄你看著何如?」

  林冲因這一些話出乎意外,夙日因知道他等推心置腹,並無有半點意見,今聽這話,公然與宋江兩個大相涇渭,與自己心裡話倒是一樣。遂不禁慨然長歎,問吳用道:「大王是怎樣意思?如此遲滯?我等也夙盼招安,報效國家。如今已有了赦旨,怎又不去?」

  吳用道:「不是不去,一恐是朝廷招安不是實意,侯相公作不得主。二恐是高俅節制,受他欺辱,以此他猶豫不定,誤了正事。那日又見了魯智深一封密信,史進、時遷亦有密報,有張三、李四等濟州刺探,官軍是先至東平,將我等嘍羅們全行擊散,各軍因一聞此信,驚慌失措。那日,把曹州濮州館陶冠縣連高唐州肥城縣都一齊搶掠了,這樣變故,怎容袖手?因派著楊雄、石秀分駐于曹州濮州,王小二、樊小乙分駐兗州鄒縣,機靈狗魏鐸草、刺蝟毛江和東平的提轄鄭大,現駐于高唐肥城館陶一帶,只得出示,先去安民,大王又特差朱富,陶宗旺各路宣撫,只因這事鬧的我五日五夜不曾合眼。

  兄長請想,大王要早受招安,焉有此變。古人謂當斷不斷,其絲自亂。今已如此,濟州已調動官軍要來剿我,又聞有河北大王楊進,現已有朝廷招撫,與童貫、高俅等誇下海口,部領著官軍一萬、精兵五千,目下由臨清館陶業已進兵。禍至眼前,大王又想受招安,和我商議,問怎麼收束收束,將所有兵卒將弁交與當官。你道系這樣魍魎混沌人,是要入虎口不是?因此我告職自退,不聞不問。他等要飛蛾投火,俺亦無法。兄長亦夙日知我不是畏難,不是我不願招安,因這樣血海干係,眼看著我等同人將歸於盡,不能不告知兄長提備一些。大王要願欲投誠,兄長亦不可不諫。這時已刀在頸上,非平時了。只還有三個癡子,尚在夢裡。」

  林冲因不知是計,聽到這裡,滿身冷汗。啊呀一聲叫,又擦拳磨掌道:「今日人心可端的太壞了。朝廷赦罪,也是虛假,世路還問的麼?」

  吳用笑著道:「那赦旨並不假,只因是童貫、高俅借著要顯他手段,倒不予官家事。」

  林冲又道:「軍師,你說那癡子是哪三個?」

  吳用道:「三位是兄長朋友,譚吳馮三個人。他等都義氣很重,肝膽相照,似這些苟且小人事,哪裡省得?」

  林冲亦不勝慨歎,不禁點首,誤信此話以為真話。沉吟半晌,倒問著吳用道:「你想怎樣?俺今是大王命我來看病的,叫你亦不必辭職,有安道全大夫尚在外面,少時要小弟回去,怎樣回復呢?」

  吳用笑道:「且叫那安先生來,我自治病。你等就複告大王說,吳用是情實無用,又自有病,絕意辭卸。明日要前往東阿縣就醫調養。」

  因命著丫環道:「你去把安大夫請了來。」

  丫鬟答應,慧奴亦急忙走來,安置吳用臥於榻上,一面將被兒蓋好,案上又放些藥品及瓜果食物等類,望那光景,裝的很像。林冲也不禁好笑,這時心裡已然為吳用所惑,想著招安極是危險,一心倒唯恐宋江受人愚弄。一時有安道全走來,慧奴迎著道:「叔叔費心。這裡有裴將軍開的藥方,已服了一帖藥,叔叔請看。」

  道全把吳用看看,面色極黃,不知是顏色染的,倒在床上,吁吁氣喘。看那藥方,注的那病像很重,乃和中理氣的藥品,安道全道:「俺細與診診脈。」

  慧奴笑著道:「不用看了,這才經合了眼,告叔叔說,這都是大王氣的,久在這裡,必然加病。方才已告知林將軍,就上複大王,說情實病重,不是兒戲。明日往東阿縣訪個朋友,那人與拙夫最厚,往常要犯了這病,非他不可。」

  說著,有承局來回,有馬小光、徐蘊華、公孫勝、林大虎、宋太公等都來看病。二人亦不便久坐,即便告辭,一同往中軍寨來複稟宋江。

  宋江把眉頭皺了皺,告安道全道:「煩你再回去看看,若是真病,我去看看。若是假病,回來報我。」

  道全亦只得答應,又去二次。只剩那林冲一個,坐在椅上,宋江歎說道:「人心隔肚皮,果然是一點不假。俺告與兄長說,投誠之事,已有端倪。多是那軍師攔阻,不得商議。不然已早到東京得了請受。」

  林冲氣得道:「攔兄好意。這事俺林冲聽說,內中有詐。童貫對我更非好意,各軍已因此嘩變,軍師因此很是憂慮,唯恐都陷入網羅,俱遭險害。兄長亦謹慎則個。」

  宋江把眼色一定,黑蒼蒼的臉兒立時有不悅之色,向林冲道:「林將軍,怎你也這樣說法。俺等同心報效王室,今日有赦書已下,何可猶疑。粉身碎骨,也應該的。再告于兄長說,俺一日不受招安,心裡是惶恐一日。」

  林冲笑著道:「兄長如此,俺林某如何呢?眾人如何呢?不都是企盼招安、封妻蔭子嗎?如今也不是林某畏懼,高俅若欲招安,也須把各宗各件都有安置,不但各軍的弟兄頭領,就死的晁天王,祠廟也須有一定安置春秋祭祀。」

  宋江笑著道:「這事卻難。」

  林冲道:「怎樣為難?」

  宋江把腦袋晃了晃,似答不答的,先歎口氣,林冲為激於義憤,諒著在這個裡面更有緣故,遂接連不住的往下追問。宋江未言,又歎口氣,只見有郭盛、張青在窗外張望,聽著那宋江無語,進來回道:「啟稟大王,有緊要機密大事稟告大王,大王升帳要屏退左右人。」

  宋江喝道:「是什麼大緊事這麼緊要,這當著林將軍不是外人,有話但講。」

  張青道:「不是別事,有跟隨王將軍追趕楊大王的一名副將,外號叫賽張飛週二虎,昨日由蘭封跑了來,報說那馬步全軍被楊進一個人全行擊散,死亡有戰將二十余名,兵卒無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所幸是日,王將軍與副將劉二猾未在營內,二虎已當時被捉,要割耳級,幸仗有一人諫言,在面上脊背上俱刺有字,有識字小軍們仔細辨識,是辱駡大王的言語,稟告軍師,軍師因告病有假,置之不理。故稟告郭將軍來見大王,請示辦法。此人已送交軍政司裴將軍那裡審問,大王宜早日發兵,前往援救。」

  林冲大怒道:「有這等事?楊進也太欺人了。」

  宋江攔著道:「不要著忙。」

  問張青道:「寨裡我父親、扈三娘知此事嗎?」

  張青回道:「他等不知,這事是軍情大事,未奉有軍師將令,未敢亂報。」

  宋江點點首連說好好,又令著郭盛與他暫先退去。與林冲道:「這事以忍讓為要,俺等已身受招安,興兵討罪,不能自主。只好與吳馮兩都監說明此事,叫他與侯相公商議,行文都省,再聽分飭。」

  林冲急了道:「哪可再緩?俺等於那日神前訂盟歃血,雖然是異姓兄弟,親如手足,不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同時死,口血未乾,哪能背盟?大王要顧念義氣,即令由軍政司中點撥人馬,林冲不才,願領著部下苗兵前往復仇,必覓有王英下落,砍得那楊進首領,方見功勞。」

  宋江勸著道:「好固是好,將軍若一人前去,未免孤單。況說殺雞亦不用宰牛刀,只是有這樣一來,吳馮兩個人怎樣遣去?」

  林冲思量道:「這樣也罷,俺等以義氣為重,不予加害,就是人情。大王就予個手簡,叫他自裁,若欲回去,有兵相送。不欲回去,在此就守吾紀律,一同聚義。」

  宋江道:「如此甚好!」

  即刻於中軍傳點,集眾升帳。點林冲為征北大將軍臨清節度使,領兵五千,連苗兵苗將等共一萬人,即日于忠義大堂設酒餞行,並親自校閱,軍卒各加犒賞。又命由公孫一清寫了簡帖,著人去交與譚稹、吳天錫等,親自開拆,譚稹一見,氣得把英眉倒豎,在此有二十餘日,所費唇舌,不知多少,歸期都付之流水,落一場空。不由的仰天歎氣,即日與吳天錫等發些牢騷,收拾行李,連夜下山。那時也端的可憐,當日來時,路上有人馬迎接,排開隊伍,大吹大擂到了,又設有客館,每天飲宴。至此,連一個嘍羅都不相送,到了客館,領著那來的伴當並紳士王老好等,即日起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