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續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裡正歎息道:「我是要走,怕你要吃我牽累,特來告知。若你也能於逃命,何不就走?」

  院公也沉吟半晌,料著不走亦無留戀,遂悄對裡正道:「我家主人還有文稿,連著的五代史和澶淵和議錄,都命我看管著。如今一走,怕失落了。」

  裡正道:「你趕夜埋了去。明日五鼓和你便走。」

  院公又愁著道:「走是走的,只恐那門上不放,怎的設個法?」

  裡正道:「那也不難。我自有出去之法。你先收拾,五鼓在我家廝見,等你起身。」

  院公道:「如此甚好。」

  裡正又尋了鄭大,往見智深,回說要送著母親到演馬莊去,即便為帶了院公往尋王大化,一同好報效大王。智深大喜道:「你有車兒麼?」

  裡正道:「小人原有,只因支應局拉運糧秣,連馬也一齊收沒了,以此沒有。」

  智深道:「你看過這鳥言語,怎的沒有就是了。」

  隨吩咐嘍兵道:「與裡正一乘車兩騎馬,尋著王大化即來回話。」

  又叫了孔目與了出門行路的牌照。裡正拜謝了。回到家中母子大喜,收拾了細軟包裹、被褥行李,所有粗重物件盡行拋棄。等至五鼓,車馬院公等俱已來到,裡正就背負母親,送上了車。自己與院公騎馬,一路出城,絕無阻礙。即有攔阻因看了那張牌照也便放行,車夫亦極其誠懇,亦原是本城住戶,姓陸叫陸小乙,以先是陽穀縣人,如今與老小在此,又奉是大王差派,極為恭謹。裡正要順著小路先投五里堡,為看看王大化在與不在。院公亦正合心意。

  正走中間,忽的樹林裡一片鑼響,有無數嘍羅兵各執槍刀,攔住去路。當先一將,騎匹白馬,凶眉惡目,口上有數莖黃須,左頰上刺著金印,頭戴遮日頭涼笠兒,身穿破布衫,兩手擎著刀,大喝一聲道:「來的站住!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有人經此過,留下買路財。」

  裡正慌忙下馬,唱個喏道:「小人是奉命訪賢的,望祈放過。現有牌照在此。」

  那人把裡正看了看,接了牌照,又看看車兒問道:「那是誰人?」

  裡正道:「那是俺娘。俺奉的魯留守命,姓馬叫馬小光,此去往五里堡裡李老侗家,請賢士去。」

  那人慌忙下馬,拜伏地上道:「原是裡正,請恕過冒犯之罪。小人是崔家堡毛知寨部下牌軍,原亦是東京相國寺人,外號叫地老鼠王小二也。曾與魯留守大王見過面的,他倒拔垂楊柳時,是俺曾親眼見的,曾一處吃過酒。今因奉知寨言語來迎裡正,一同與王大官人廝見。」

  裡正暗驚道:「這可作怪,我等此來無人知曉。莫不是魯智深先有通告?」

  遂連忙扶起道:「如此甚好。請你引路。」

  那人喝呼一聲,只見那眾多嘍羅前呼後擁,各各都執刀荷戟,一齊往崔家堡來。方至寨門,已有毛江迎出,拜伏地上。院公亦與他熟識,先就問道:「我家主人幾時到此。」

  毛江笑著道:「一言難盡,容到裡面時再為細稟。」

  裡正因母親有病,背負了下車。至一所大房裡安放將息,奉了茶水,又奉侍吃了飯,然後才出至廳前,入座飲酒,自坐正中。下面是院公、毛江左右相陪。裡正動問道:「你今已作了知寨,歸了梁山。將來亦可以發跡,成了大王了。」

  毛江陪笑道:「小人無法。裡正因不常出門,江湖上事不知備細。現下河東河北以及鹽山一帶,多是如此,就本濟州管下,像俺梁山的亦有十餘處。如今因公明哥哥義氣,眾多歸服。軍師亦頗有謀略。大家要一秉虔誠,替天行道,為因有大金國人皆來內地,糧草馬匹皆可供應,我等亦秋毫無犯,保境安民,以免有官軍滋薅,要想把各地山寨合成一氣,共保國家。」

  裡正笑了笑道:「這也倒好,你主人王大化現在哪裡?」

  毛江道:「且請吃酒,容後亦必有分曉。」

  院公急著道:「不是那話,裡正要見他一面還自要走哩!」

  毛江道:「往哪裡去。」

  裡正道:「我想要送我母親到演馬莊。」

  毛江搖首道:「不去也罷。如今演馬莊已屬了安駕莊,有招聚為首的金頭孔雀張休,乃普陀山寨主張仙的兄弟。現聚有四五千眾,打家劫舍、搶男霸女。昨日與這裡九紋龍史進將軍已然開釁,現今調動人馬都在途中。裡正要去,實不妥便。」

  裡正因惦著逃避,聽了這話,坐臥不安。忙又斟問道:「演馬莊在城北,安駕莊在城南,本不相干的。怎的都鬧得這樣兒?」

  毛江笑了笑,只是斟酒布菜,直至飯後,亦不肯說。急的那院公暗道:「這可蹊蹺,怎麼都一味支吾,不使見我主人,一定其中有些緣故。」

  遂暗與裡正計議道:「裡正在此,小人往李老侗家探聽探聽。倘得備細,急來稟告。」

  裡正道:「這樣也好。」

  院公就出至槽上,看了看馬,恐人看見,又掇了一條凳子,在一株槐樹蔭下坐下乘涼。隔牆有數株柳樹,插一旗幟,上書是「草刺蝟毛江」字樣。一時有風兒搖動,吹起蟬鳴,院公因看著正笑,一時涼爽,不禁喝彩道:「好風涼。」

  剛正呵欠,只見有一個人,那裡探頭,院公一看,那人又閃將入去,才一展眼,又見有一人張望。院公一看認得,那人是擔著行李送著王大化來的小廝,一見院公,走來便拜道:「我看是熟人呢,幾時來的?城裡婦女們這回可糟踐苦了,幸是夫人小姐都脫了災。」

  院公悄問道:「大官人現在哪裡?」

  那廝往四下看看才敢說道:「你不要說。官人往沙河站到汶上縣去啟請官軍去了,那裡知縣是大官人的舅子,姓寇。昨日有這裡人說官軍有五千人馬已至汶上縣。這裡史將軍已去迎敵,不知怎樣哩!」

  院公又道:「裡正要投奔演馬莊,可以去嗎?」

  那廝想了想道:「演馬莊不妥便。目今與平陰縣打通一氣,都伏了宋大王了。」

  院公道:「你且少住,我去與裡正說知,叫他且不必走。我去也趕奔汶上縣,看看大官人去。」

  那廝道:「我與備馬,我告你口令子,若遇嘍兵攔你時,你說九字,他答紋字,或他說九字,你答紋字,此乃史將軍發下口令子。人人記得,說不對的便為奸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