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二〇六


  ▼第五十六回 徐寧教使鉤鐮鎗 宋江大破連環馬

  話說晁蓋、宋江、吳用、公孫勝與眾頭領就聚義廳啟請徐寧教鉤鐮鎗法。眾人看徐寧時,果是一表好人物,六尺五六長身體,團團的一個白臉,三牙細黑髭髯,十分腰圍膀闊。選軍已罷,便下聚義廳來,拿起一把鉤鐮鎗自使一回。眾人見了喝采。徐寧便教眾軍道:「但凡馬上使這般軍器,就腰胯裏做步上來,上中七路,三鉤四撥,一搠一分,共使九個變法。若是步行使這鉤鐮鎗,亦最得用。先使八步四撥,蕩開門戶;十二步一變;十六步大轉身,分鉤鐮搠繳;二十四步,挪上攢下,鉤東撥西;三十六步,渾身蓋護,奪硬鬥強。此是『鉤鐮鎗正法。』」有詩訣為證:

  四撥三鉤通七路,共分九變合神機。二十四步挪前後,一十六翻大轉圍。

  徐寧將正法一路路教演,教眾頭領看。眾軍漢見了徐寧使鉤鐮鎗,都喜歡。就當日為始,將選揀精銳壯健之人曉夜習學。又教步軍藏林伏草,鉤蹄拽腿:下面三路暗法。不到半月之間,教成山寨五七百人。宋江並眾頭領看了大喜,準備破敵。

  卻說呼延灼自從折了彭玘、淩振,每日只把馬軍來水邊搦戰。山寨中只教水軍頭領牢守各處灘頭,水底釘了暗樁。呼延灼雖是在山西山北兩路出哨,決不能彀到山寨邊。梁山泊卻叫淩振製造了諸般水砲,剋日定時下山對敵。學使鉤鐮鎗軍士已都成熟。宋江道:「不才淺見,未知合眾位心意否?……」

  吳用便道:「願聞其略。」

  宋江道:「明日並不用一騎馬軍,眾頭領都是步戰。孫吳兵法卻利於山林沮澤。今將步軍下山,分作十隊誘敵;但見軍馬衝掩將來,都望蘆葦荊棘林中亂走。卻先把鉤鐮鎗軍士埋伏在彼,每十個會使鉤鐮鎗的,間著十個撓鉤手,但見馬到,一攪鉤翻,便把撓鉤搭將入去捉了。平川窄路也如此埋伏。此法如何?」

  吳學究道:「正應如此藏兵捉將。」

  徐寧道:「鉤鐮鎗並撓鉤,正是此法。」

  宋江當日分撥十隊步軍人馬。劉唐、杜遷,引一隊,穆弘、穆春引一隊,楊雄、陶宗旺引一隊,朱仝、鄧飛引一隊,解珍、解寶引一隊,鄒淵、鄒閏引一隊,一丈青、王矮虎引一隊,薛永,馬麟引一隊,燕順、鄭天壽引一隊,楊林、李雲引一隊:這十隊步軍先行下山誘引敵軍。再差李俊、張橫、張順、三阮、童威、童猛、孟康,九個水軍頭領,乘駕戰船接應;再叫花榮、秦明、李應、柴進、孫立、歐鵬,六個頭領乘馬引軍,只在山邊搦戰。淩振、杜興專放號砲;卻叫徐寧、湯隆總行招引使鉤鐮鎗軍士。中軍宋江、吳用、公孫勝、戴宗、呂方、郭盛總制軍馬指揮號令;其餘頭領俱各守寨。宋江分撥已定。是夜三更,先載使鉤鐮鎗軍士過渡,四面去分頭埋伏已定。四更,卻渡十隊步軍過去。淩振、杜興,載過風火砲架,上高處去,豎起砲架,擱上火砲。徐寧、湯隆各執號帶渡水。平明時分,宋江守中軍人馬隔水擂鼓,吶喊搖旗。

  呼延灼正在中軍帳內,聽得探子報知,傳令便差先鋒韓滔先來出哨,隨即鎖上連環甲馬。呼延灼全身披掛,騎了踢雪烏騅馬,仗著雙鞭,大驅軍馬殺奔梁山泊來。隔水望見宋江引著許多人馬,呼延灼教擺開馬軍。先鋒韓滔來與呼延灼商議道:「正南上一隊步軍不知多少的。」

  呼延灼道:「休問他多少,只顧把連環馬衝將去!」

  韓滔引著五百馬軍飛哨出去,又見東南上一隊軍兵起來。卻欲分兵去哨,只見西南上又擁起一隊旗號,招颭吶喊。韓滔再引軍回來,對呼延灼道:「南邊三隊賊都是梁山泊旗號。」

  呼延灼道:「這廝許多時不出來廝殺,必有計策。」

  說猶未了,只聽得北邊一聲砲響,呼延灼罵道:「這砲必是淩振從賊,教他施放!」

  眾人平南一望,只見北邊又擁起三隊旗號。呼延灼對韓滔道:「此必是賊人奸計!我和你把人馬分為兩路:我去殺北邊人馬,你去殺南邊人馬。」

  正欲分兵之際,只見西邊又是四隊人馬起來,呼延灼心慌;又聽得正北上連珠砲響,一帶直接到土坡上。那一個母砲周圍接著四十九個子砲,名「子母砲」,響處風威大作。呼延灼軍兵不戰自亂,急和韓滔各引馬步軍兵四下衝突。這十隊步軍,東趕東走,西趕西走。呼延灼看了大怒,引兵望北衝將來。宋江軍兵盡投蘆葦中亂走。呼延灼大驅連環馬,捲地而來,那甲馬一齊跑發,收勒不住,盡望敗葦折蘆之中,枯草荒林之內跑了去。只聽裏面唿哨響處,鉤鐮鎗一齊舉手,先鉤倒兩邊馬腳,中間的甲馬便自咆哮起來。那撓鉤手軍士一齊搭住,蘆葦中只顧縛人。

  呼延灼見中了鉤鐮鎗計,便勒馬回南邊去趕韓滔。背後風火砲當頭打將下來;這邊那邊,漫山遍野,都是步軍追趕著。韓滔、呼延灼部領的連環甲馬亂滾滾都顛入荒草蘆葦之中,盡被捉了。二人情知中了計策,縱馬去四面跟尋馬軍奪路奔走時,更兼那幾條路上麻林般擺著梁山泊旗號;不敢投那幾條路走,一直便望西北上來。行不到五六里路,早擁出一隊強人,當先兩個好漢攔路——一個是沒遮攔穆弘,一個是小遮攔穆春。——撚兩條朴刀,大喝道:「敗將休走!」

  呼延灼忿怒,舞起雙鞭,縱馬直取穆弘、穆春。略鬥四五合,穆春便走。呼延灼只怕中了計,不來追趕,望正北大路而走。山坡下又轉出一隊強人。當先兩個好漢攔路;一個是兩頭蛇解珍,一個雙尾蠍解寶。各挺鋼叉,直奔前來。呼延灼舞起雙鞭來戰兩個。鬥不到五七合,解珍、解寶拔步便走。呼延灼趕不過半里多路,兩邊鑽出二十四把鉤鐮鎗,著地捲將來。呼延灼無心戀戰,撥轉馬頭望東北上大路便走;又撞著王矮虎、一丈青夫妻二人截住去路。呼延灼見路徑不平,四下兼有荊棘遮攔,拍馬舞鞭,殺開路直衝過去。王矮虎、一丈青趕了一直趕不上,呼延灼自投東北上去了,殺得大敗虧輸,雨零星亂。

  宋江鳴金收軍回山,各請功賞。三千連環甲馬,有停半被鉤鐮鎗撥倒,傷損了馬蹄,剝去皮甲,把來做菜馬;二停多好馬,牽上山去餵養,作坐馬。帶甲軍士都被生擒上山。五千步軍,被三面圍得緊急,有望中軍躲的,都被鉤鐮鎗拖翻捉了;望水邊逃命的,盡被水軍頭領圍裹上船去,拽過灘頭,拘捉上山。先前被拿去的馬匹並捉去軍士盡行復奪回寨。把呼延灼寨柵盡數拆來,水邊泊內,搭蓋小寨。再造兩處做眼酒店房屋等項,仍前著孫新、顧大嫂、石勇、時遷兩處開店。劉唐、杜遷拿得韓滔,把來綁縛解到山寨。宋江見了,親解其縛,請上廳來,以禮陪話,相待筵宴,令彭玘、淩振說他入夥。韓滔也是七十二煞之數,自然意氣相投,就梁山泊做了頭領。宋江便教修書,使人往陳州投取韓滔老小來山寨中完聚。宋江喜得破了連環馬,又得了許多軍馬、衣甲、盔刀,每日做筵席慶功;仍舊調撥各路守把,隄防官兵,不在話下。

  ***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