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二〇〇 |
|
▼第五十四回 高太尉大興三路兵 呼延灼擺佈連環馬 話說高太尉問呼延灼道:「將軍所保何人,可為先鋒?」 呼延灼稟道:「小人舉保陳州團練使,姓韓,名滔,原是東京人氏;曾應過武舉出身;使一條棗木槊;人呼為『百勝將軍』;此人可為正先鋒。又有一人,乃是潁州團練使,姓彭,名圯,亦是東京人氏;乃累代將門之子;使一口三尖刃刀,武藝出眾;人呼為『天目將軍』;此人可為副先鋒。」 高太尉聽了,大喜道:「若是韓、彭二將為先鋒,何愁狂寇不滅!」 當日高太尉就殿帥府押了兩道牒文,著樞密院差人星夜往陳、潁二州調取韓滔、彭玘火速赴京。不旬日間,二將已到京師,逕來殿帥府參見了太尉並呼延灼。 次日,高太尉帶領眾人都往御教場中操演武藝。看軍了當,卻來殿帥府會同樞密院官計議軍機重事。高太尉問道:「你等三路總有多少人馬在此?」 呼延灼答道:「三路軍馬計有五千;連步軍數及一萬。」 高太尉道:「你三人親自回州揀選精銳馬軍三千,步軍五千,約會起程,收剿梁山泊。」 呼延灼稟道:「此三路馬步軍兵都是訓練精熟之士,人強馬壯,不必殿帥憂慮,但恐衣甲未全,只怕誤了日期,取罪不便,乞恩相寬限。」 高太尉道:「既是如此說時,你三人可就京師甲仗庫內,不拘數目,任意選揀衣甲盔刀,關領前去。務要軍馬整齊,好與對敵。出師之日,我自差官來點視。」 呼延灼領了鈞旨,帶人往甲仗庫關支。呼延灼選得鐵甲三千副,熟皮馬甲五千副,銅鐵頭盔三千頂,長鎗二千根,袞刀一千把,弓箭不計其數,火砲鐵砲五百餘架,都裝載上車。臨辭之日,高太尉又撥與戰馬三千匹。三個將軍,各賞了金銀緞疋,三軍盡關了糧賞。呼延灼和韓滔、彭玘都與了必勝軍狀,辭別了高太尉並樞密院等官。 三人上馬,都投汝寧州來。於路無話,到得本州,呼延灼便遣韓滔、彭玘各往陳、潁二州起軍,前來汝寧會合。不到半月之上,三路兵馬都已完足。呼延灼便把京師關到衣甲盔刀,旗鎗鞍馬,並打造連環鐵鎧、軍器等物,分俵三軍已了,伺候出軍。高太尉差到殿帥府兩員軍官前來點視。犒賞三軍已罷,呼延灼擺布三路兵馬出城:前軍開路韓滔,中軍主將呼延灼,後軍催督彭玘。馬步三軍人等,浩浩蕩蕩,殺奔梁山泊來。 *** 卻說梁山泊遠探報馬逕到大寨報知此事。聚義廳上,當中晁蓋、宋江,上首軍師吳用,下首法師公孫勝,並眾頭領,各與柴進賀喜,終日筵宴。聽知報道汝寧州「雙鞭」呼延灼引著軍馬到來征戰,眾皆商議迎敵之策。吳用便道:「我聞此人乃開國功臣河東名將呼延贊之後,武藝精熟,使兩條鋼鞭,人不可近。必用能征敢戰之將,先以力敵,後用智擒。」 說言未了,黑旋風李逵便道:「我與你去捉這廝!」 宋江道:「你怎去得?我自有調度。可請霹靂火秦明打頭陣,豹子頭林冲打第二陣,小李廣花榮打第三陣,一丈青扈三娘打第四陣,病尉遲孫立打第五陣。將前面五陣一隊隊戰罷,如紡車般轉作後軍。我親自帶引十個兄弟引大隊人馬押後。左軍五將,朱仝、雷橫、穆弘、黃信、呂方;右軍五將、楊雄、石秀、歐鵬、郭盛。水路中,可請李俊、張橫、張順、阮家三弟兄駕船接應。卻教李逵與楊林引步軍分作兩路埋伏救應。」 宋江調撥已定,前軍秦明早引人馬下山,向平山曠野之處列成陣勢。 此時雖是冬天,卻喜和暖。等候了一日,早望見官軍到來。先鋒隊裏百勝將韓滔領兵紮下寨柵,當晚不戰。 次日天曉,兩軍對陣。三通畫角鳴處,聒天般擂起戰鼓,宋江隊裏,門旗下捧出霹靂火秦明,出到陣前,馬上橫著狼牙棍。望對陣門旗開處,先鋒將韓滔,橫槊勒馬,大罵秦明道:「天兵到此,不思早早投降,還敢抗拒,不是討死!我直把你水泊填平,梁山踏碎;生擒活捉你這夥反賊解京,碎屍萬段!」 秦明本是性急的人,聽了也不打話,便指馬舞起狼牙棍,直取韓滔。韓滔挺槊躍馬,來戰秦明,兩個鬥到二十餘合,韓滔力怯,只待要走,背後中軍主將呼延灼已到。見韓滔戰秦明不下,便從中軍舞起雙鞭,縱坐下那匹御賜踢雪烏騅,跑哮嘶喊,來到陣前。 秦明見了,欲待來戰呼延灼,第二撥豹子頭林冲已到,便叫:「秦統制少歇,看我戰三百合卻理會!」 林冲挺起蛇矛,奔呼延灼。秦明自把軍馬從左邊踅向山坡後去。這裏呼延灼自戰林冲。兩個正是對手:鎗來鞭去花一團,鞭去鎗來錦一簇。兩個鬥到五十合之上,不分勝敗。 第三撥小李廣花榮軍到,陣門下大叫道:「林將軍少歇,看我擒捉這廝!」 林冲撥轉馬便走。呼延灼因見林冲武藝高強,也回本陣。林冲自把本部軍馬一轉,轉過山坡後去,讓花榮挺鎗出馬。呼延灼後軍已到;天目將彭玘橫著那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騎著五明千里黃花馬,出陣大罵花榮道:「反國逆賊,何足為道!與吾併個輸贏!」 花榮大怒,也不答話,便與彭玘交馬。兩個戰二十餘合,呼延灼看看彭玘力怯,縱馬舞鞭,直奔花榮。 鬥不到三合,第四撥一丈青扈三娘人馬已到,大叫:「花將軍少歇,看我捉這廝!」 花榮也引軍望右邊踅轉山坡下去了。彭玘來戰一丈青未定,第五撥病尉遲孫立軍馬早到,勒馬於陣前擺著,看這扈三娘去戰彭玘,兩個正在征塵影裏,殺氣陰中,一個使大桿刀,一個使雙刀。兩個鬥到二十餘合,一丈青把雙刀分開,回馬便走。彭玘要逞功勞,縱馬趕來。一丈青便把雙刀掛在馬鞍轎上,袍底下取出紅綿套索,——上有二十四個金鉤,——等彭玘馬來得近,扭過身軀,把套索望空一撒,看得親切。彭玘措手不及,早拖下馬來。孫立喝教眾軍一發向前,把彭玘捉了。呼延灼看見了大怒,奮力向前來救。一丈青便拍馬來迎敵。呼延灼恨不得一口水吞了那一丈青。兩個鬥到十合之上,急切贏不得一丈青,呼延灼心中想道:「這個潑婦人,在我手裏鬥了許多合,倒恁地了得!」 心忙意急,賣個破綻,放他入來,卻把雙鞭只一蓋,蓋將下來;——那雙刀卻在懷裏。——提起右手鋼鞭,望一丈青頂門上打下來。卻被一丈青眼明手快,早起刀,只一隔,右手那口刀望上直飛起來。卻好那一鞭打將下來,正在刀口上,錚地一聲響,火光迸散。一丈青回馬望本陣便走。呼延灼縱馬趕來。病尉遲孫立見了,便挺槍縱馬向前迎往廝殺,背後宋江卻好引十對良將都到,列成陣勢。一丈青自引了人馬,也投山坡下去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