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二〇一 |
|
宋江見活捉得天目將彭玘,心中甚喜;且來陣前,看孫立與呼延灼交戰。孫立也把鎗帶住,手腕上綽起那條竹節鋼鞭,來迎呼延灼。兩個都使鋼鞭,卻更一般打扮:病尉遲孫立是交角鐵撲頭,大紅羅抹額,百花點翠皂羅袍,烏油戧金甲,騎一匹烏騅馬,使一條竹節虎眼鞭,賽過尉遲恭,這呼延灼卻是沖天角鐵撲頭,銷金黃羅抹額,七星打釘皁羅袍,烏油對嵌鎧甲,騎一匹御賜踢雪烏騅,使兩條水磨八稜鋼鞭,——左手的重十二斤,右手的重十三斤,——真似呼延贊。兩個在陣前左盤右旋,鬥到三十餘合,不分勝敗。 官軍陣裏韓滔見說折了彭玘,便去後軍隊裏,盡起軍馬,一發向前廝殺。宋江只怕衝將過來,便把鞭梢一指,十個頭領,引了大小軍士,掩殺過去;背後四路軍兵分作兩路夾攻攏來。呼延灼見了,急收轉本部軍馬,各敵個住。為何不能全勝?卻被呼延灼陣裏,都是「連環馬軍」:馬帶馬甲,人披鐵鎧。馬帶甲,只露得四蹄懸地;人披鎧,只露著一對眼睛。宋江陣上雖有甲馬,只是紅纓面具、銅鈴雉尾而已。這裏射將箭去,那裏甲都護住了。那三千馬軍各有引箭,對面射來,因此不敢近前。宋江急叫鳴金收軍。呼延灼也退二十餘里下寨。 宋江收軍,退到山西下寨,屯住軍馬,且教左右群刀手,簇擁彭玘過來。宋江望見,便起身喝退軍士,親解其縛,扶入帳中,分賓而坐,宋江便拜。彭玘連忙答拜道:「小子被擒之人,理合就死,何故將軍賓禮相待?」 宋江道:「某等眾人,無處容身,暫占水泊,權時避難。今者,朝延差遣將軍前來收捕,本合延頸就縛;但恐不能存命,因此負罪交鋒,誤犯虎威,敢乞恕罪。」 彭玘答道:「素知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不想果然如此義氣!倘蒙存留微命,當以捐軀報效。」 宋江當日就將天目將彭玘使人送上大寨,教與晁天王相見,留在寨裏。這裏自一面犒賞三軍,並眾頭領計議軍情。 再說呼延灼收軍下寨,自和韓滔商議如何取勝梁山泊。韓滔道:「今日這廝們見俺催軍近前,他便慌忙掩擊過來;明日盡數驅馬軍向前,必獲大勝。」 呼延灼道:「我已如此安排下了,只要和你商量相通。」 ——隨即傳下將令,教三千匹馬軍,做一排擺著,每三十匹一連,卻把鐵環連鎖;但遇敵軍,遠用箭射,近則使鎗,直衝入去;三千「連環馬軍」,分作一百隊鎖定;五千步軍在後策應。——「明日休得挑戰,我和你押後掠陣。但若交鋒,分作三面衝將過去。」 計策商量已定,次日天曉出戰。 卻說宋江次日把軍馬分作五隊在前,後軍十將簇擁;兩路伏兵分於左右。秦明當先,搦呼延灼出馬交戰,只見對陣但只吶喊,並不交鋒。為頭五軍都一字兒擺在陣前:中是秦明,左是林冲、一丈青,右是花榮、孫立。在後隨即宋江引十將也到,重重疊疊擺著人馬。看對陣時,約有一千步軍,只見擂鼓發喊,並無一人出馬交鋒。宋江看了,心中疑惑,暗傳號令,教後軍且退;卻縱馬直到花榮隊裏窺望。猛聽對陣裏連珠砲響,一千步軍,忽然分作兩下,放出三面「連環馬軍」,直衝將來;兩邊把弓箭亂射,中間儘是長鎗。宋江看了大驚,急令眾軍把弓箭施放。那裏抵敵得住?每一隊三十匹馬,一齊跑發,不容你不向前走;那「連環馬軍」,漫山遍野,橫衝直撞將來。前面五隊軍馬望見,便亂攛了,策立不定:後面大隊人馬攔當不住,各自逃生。 宋江慌忙飛馬便走,十將擁護而行,背後早有一隊「連環馬軍」追將來,卻得伏兵李逵、楊林引人從蘆葦中殺出來,救得宋江。逃至水邊,卻有李俊、張橫、張順、三阮六個水軍頭領擺下戰船接應。宋江急急上船,便傳將令,教分頭去救應眾頭領下船。那「連環馬軍」直趕到水邊,亂箭射來,船上卻有傍牌遮護,不能損傷。慌忙把船棹到鴨嘴灘頭,盡行上岸。就水寨裏整點人馬,折其大半;卻喜眾頭領都全,雖然折了些馬匹,都救得性命。少刻,只見石勇、時遷、孫新、顧大嫂都逃命上山,卻說:「步軍衝殺將來,把店屋平拆了去。我等若無號船接應,盡被擒捉!」 宋江一一親自撫慰,計點眾頭領時,中箭者六人:林冲、雷橫、李逵、石秀、孫新、黃信。小嘍囉中傷帶箭者不計其數。 晁蓋聞知,同吳用、公孫勝下山來動問。宋江眉頭不展,面帶憂容。吳用勸道:「哥哥休憂。勝敗乃兵家常事,何必掛心?別生良策,可破『連環馬軍』。」 晁蓋便傳號令,分付水軍,牢固寨柵船隻,保守灘頭,曉夜隄備;請宋公明上山安歇。宋江不肯上山,只就鴨嘴灘寨內駐紮,只教帶傷頭領上山養病。 *** 卻說呼延灼大獲全勝,回到本寨,開放「連環馬」,都次第前來請功。殺死者不計其數,生擒得五百餘人,奪得戰馬三百餘匹。隨即差人前去京師報捷,一面犒賞三軍。 卻說高太尉正在殿帥府坐衙。門上報道:「呼延灼收捕梁山泊得勝,差人報捷。」 心中大喜。次日早朝,越班奏聞天子。天子甚喜,敕賞黃封御酒十瓶,錦袍一領,差官一員,齎錢十萬貫。前去行營賞軍。高太尉領了聖旨,回到殿帥府,隨即差官齎捧前去。 卻說呼延灼已知有天使到,與韓滔出二十里外迎接;接到寨中,謝恩受賞已畢,置酒管待。天使一面令韓先鋒俵錢賞軍。且將捉到五百餘人囚在寨中,待拿到賊首,一併解赴京師示眾施行。天使問:「彭團練如何不見?」 呼延灼道:「為因貪捉宋江,深入重地,致被擒捉。今次群賊必不敢再來。小可分兵攻打,務要肅清山寨,掃盡水洼,擒獲眾賊,拆毀巢穴;但恨四面是水,無路可進。遙觀寨柵,只除非得火砲飛打,以碎賊巢。久聞東京有個砲手凌振,名號『轟天雷』,此人善造火砲,能去十四五里遠近,石砲落處,天崩地陷,山倒石裂。若得此人,可以攻打賊巢。更兼他深通武藝,弓馬熟嫻。若得天使回京,於太尉前言知此事,可以急急差遣到來,剋日可取賊巢。」 天使應允,次日起程,於路無話。回到京師,來見高太尉,備說呼延灼求索砲手凌振,要建大功。高太尉聽罷,傳下鈞旨,叫喚甲仗庫副使砲手凌振人來。原來凌振,祖貫燕陵人,是宋朝天下第一個砲手,所以人都號他是轟天雷。——更兼他武藝精熟。當下凌振來參見了高太尉,就受了行軍統領官文憑,便教收拾鞍馬軍器起身。 且說凌振把應用的煙火、藥料,就將做下的諸色火砲並一應的砲石、砲架,裝載上車;帶了隨身衣甲盔刀、行李等件,並三四十個軍漢,離了東京,取路投梁山泊來。到得行營,先來參見主將呼延灼,次見先鋒韓滔,備問水寨遠近路程,山寨嶮峻去處,安排三等砲石攻打:第一是風火砲,第二是金輪砲,第三是子母砲。先令軍健整頓砲架,直去水邊豎起,準備放砲。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