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六一 |
|
曹正道:「制使見得是,小人也聽得人傳說王倫那廝心地偏窄,安不得人;說我師父林教頭上山時,受盡他的氣。不若小人此間,離不遠卻是青州地面,有座山喚做二龍山,山上有座寺喚做寶珠寺。那座山生來卻好裹著這座寺,只有一條路上得去。如今寺裏住持還了俗,養了頭髮,餘者和尚都隨順了。說道他聚集的四五百人打家劫舍。那人喚做『金眼虎』鄧龍。制使若有心落草時,到去那裏入夥,足可安身。」 楊志道:「既有這個去處,何不去奪來安身立命?」 當下就曹正家裏住了一宿,借了些盤纏,拿了朴刀,相別曹正,拽開腳步,投二龍山來。 行了一日,看看漸晚,卻早望見一座高山。楊志道:「俺去林子裏且歇一夜,明日卻上山去。」 轉入林子裏來,喫了一驚:只見一個胖大和尚,脫得赤條條的,背上刺著花繡,坐在松樹根頭乘涼,那和尚見了楊志,就樹頭綽了禪杖,跳將起來,大喝道:「兀那撮鳥!你是那裏來的!」 楊志聽了道:「原來也是關西和尚。俺和他是鄉中,問他一聲。」 楊志叫道:「你是那裏來的僧人?」 那和尚也不回說,輪起手中禪杖,只顧打來。楊志道:「怎奈這禿廝無禮!且把他來出口氣!」 挺起手中朴刀來奔那和尚。兩個就在林子裏一來一往,一上一下,兩個放對。直鬥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那和尚賣個破綻,托地跳出圈子外來,喝一聲「且歇!」 兩個都住了手。楊志暗暗地喝采道:「那裏來的和尚?真個好本事,手段高!俺卻剛剛地只敵得住他!」 那和尚叫道:「兀那青面漢子,你是甚麼人?」 楊志道:「洒家是東京制使楊志的便是。」 那和尚道:「你不是在東京賣刀殺了破落戶牛二的?」 楊志道:「你不見俺臉上金印?」 那和尚道:「卻原來在這裏相見!」 楊志道:「不敢問,師兄卻是誰?緣何知道洒家賣刀?」 那和尚道:「洒家不是別人,俺是延安府老种經略相公帳前軍官魯提轄的便是。為因三拳打死了鎮關西,卻去五臺山淨髮為僧。人見洒家背上有花繡,都叫俺做『花和尚』魯智深。」 楊志笑道:「原來是自家鄉里。俺在江湖上多聞師兄大名。聽得說道師兄在大相國寺裏掛搭,如今何故來在這裏?」 魯智深道:「一言難盡!洒家在大相國寺管菜園,遇著那豹子頭林冲被高太尉要陷害他性命。俺卻路見不平,直送他到滄州,救了他一命。不想那兩個防送公人回來對高俅那廝說道:『正要在野豬林裏結果林冲,卻被大相國寺魯智深救了。那和尚直送到滄州,因此害他不得。』這直娘賊恨殺洒家,分付寺裏長老不許俺掛搭;又差人來捉洒家,卻得一夥潑皮通報,不曾著了那廝的了。喫俺一把火燒了那菜園裏廨宇,逃走在江湖上,東又不著,西又不著。來到孟州十字坡過,險些兒被個酒店婦人害了性命,把洒家著蒙汗藥麻翻了;得他的丈夫歸來的早,見了洒家這般模樣,又見了俺的禪杖戒刀喫驚,連忙把解藥救俺醒來,因問起洒家名字,留住俺過了幾日,結義洒家做了弟兄。那人夫妻兩個亦是江湖上好漢有名的:都叫他做『菜園子』張青;甚妻『母夜叉』孫二娘;甚是好義氣。一住四五日,打聽得這裏二龍山寶珠寺可以安身,洒家特地來奔那鄧龍入夥,叵耐那廝不肯安著洒家在這山上。和俺廝併,又敵洒家不過,只把這山下三座關牢牢地拴住,又沒別路上去。那撮鳥由你叫罵,只是不下來廝殺,氣得洒家正苦,在這裏沒個委結。不想卻是大哥來!」 楊志大喜。兩個就林子裏翦拂了,就地坐了一夜。楊志訴說賣刀殺死了牛二的事,並解生辰綱失陷一節,都備細說了。又說曹正指點來此一事,便道:「既是閉了關隘,俺們住在這裏,如何得他下來?不若且去曹正家商議。」 兩個廝趕著行,離了那林子,來到曹正酒店裏。楊志引魯智深與他相見了。曹正慌忙置酒相待,商量要打二龍出一事。曹正道:「若是端的閉了關時,休說道你二位,便有一萬軍馬,也上去不得!似此,只可智取,不可力求。」 魯智深道:「叵耐那撮鳥,初投他時只在關外相見。因不留俺,廝併起來,那廝小肚上被俺一腳點翻了。卻待要結果了他性命,被他那裏人多,救了山上去,閉了這鳥關,由你自在下面罵,只是不肯下來廝殺!」 楊志道:「既然好去處,俺和你如何不用心去打!」 魯智深道:「便是沒做個道理上去,奈何不得他!」 曹正道:「小人有條計策,不知中二位意也不中?」 楊志道:「願聞良策則個。」 曹正道:「制使也休這般打扮,只照依小人這裏近村莊家穿著。小人把這位師父禪杖戒刀都拿了;卻叫小人的妻弟帶幾個火家,直送到那山下,把一條索子綁了師父,——小人自會做活結頭。卻去山下叫道:『我們近村開酒店莊家。這和尚來我店中喫酒,喫的大醉了,不肯還錢,口裏說道,去報人來打你山寨;因此,我們聽得,乘他醉了,把他綁縛在這裏,獻與大王。』那廝必然放我們上山去。到得他山寨裏面見鄧龍時,把索子拽脫了活結頭,小人便遞過禪杖與師父。你兩個好漢一發上,那廝走往那裏去!若結果了他時,以下的人不敢不伏。此計若何?」 魯智深、楊志齊道:「妙哉!妙哉!」 當晚眾人喫了酒食,又安排了些路上乾糧。次日,五更起來,眾人喫得飽了。魯智深的行李、包裏都寄放在曹正家。當日楊志、魯智深、曹正帶了小舅子並五七個莊家取路投二龍山來。晌午後,直到林子裏脫了衣裳,把魯智深用活結頭使索子綁了,教兩個莊家牢牢地牽著索頭。楊志戴了遮日頭涼笠兒,身穿破布衫,手裏倒提著朴刀;曹正拿著他的禪杖;眾人都提著棍棒在前後簇擁著。到得山下看那關時,都擺著強弩硬弓,灰瓶砲石。小嘍囉在關上看見綁得這個和尚來,飛也似報上山去。 多樣時,只見兩個小頭目上關來問道:「你等何處人?來我這裏做甚麼?那裏捉得這個和尚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