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忠義志傳 | 上頁 下頁 |
第一百五回 宋江攻打秦州城 王慶戰敗走胡朔 |
|
干戈擾攘蕩紅塵,致使旌旗向北征。 清洛洰流嗚咽水,上陽深鎖寂寥春。 雲收沙室初晴雨,柳拂中橋晚渡津。 欲問升平無怨老,鳳棲回首落花頻。 話說雷應春和林冲戰二十餘合,被林冲手起一矛刺于馬下。那葉從龍見主將落馬,急來救時,花榮在旗影裡拈弓搭箭,覷定射去,正中葉從龍面門,落馬而死。秦明見勝二將,大驅人馬,卷殺將去,四個統制官大敗而走,閉了關門,宋軍也退回人馬。傳報中軍,宋江聞知勝了頭陣,重賞林冲、花榮,催兵前進。 卻說四個統制走上關來報知,夫人聽說大哭,即令點軍下關報仇。張應高曰:「夫人省惱,生死分定,今日宋兵初勝了一陣,聲勢正大,若與爭鋒,未見其利。夫人可修書一封,報與秦王,令撥兵來接應,那時方可取勝。」 白夫人怒曰:「都是你們不用心,致失夫主。今不報仇,等甚救兵。」 即點人馬下關。張應高等只得依從。宋軍見了關上一員女將出馬,手執一柄潑風刀,跨下一疋獅子獸,口葉青煙,眼射金光,蕩開征塵殺來。花榮、秦明正待迎敵,其坐下馬先走,不能抵擋。白夫人招動眾將,殺人如剖瓜切菜一般,宋江軍大敗。白夫人追殺十里收兵上關。 宋江退四十里屯紮,計點軍士殺死萬余,被傷者不計其數。亂軍中,折去河北名將二員:宗得真、範間。宋江不勝煩惱。吳用曰:「勝敗軍家常事,不足為怪。今日之敗,非戰之罪,皆因是那妖婦坐一疋異獸,馬見先倒,人不可當,以此被他勝了一陣。今必先除了那獸,則他無能為矣。」 宋江曰:「用何計可以服獸?」 吳用曰:「昔日諸葛孔明,征南蠻之時,曾造假獸,形如獅子,以破蠻兵。小弟頗知其法,今日兄長可令軍中依法製造五百個毛蟲,盡用錦絨安頓,眼上用金箔妝貼,其尾用火炬,口藏硫磺焰硝。臨陣之時,驅青假獸向前,馬軍隨後,想他只有一獸,見我許多,疑真不疑假,必能取勝。」 宋江大悅,即令人喚木匠,照依吳用樣式造完,軍人將來運動,果然頭搖目動,爪舞尾搖,如活的一般。宋江看曰:「此去足報前仇,明日起兵取關。」 吳用曰:「且慢進兵,日前二人曾說,妖婦能呼風喚雨,噴水迷人,也須隄防。可再令公孫勝於高阜處,候他作法,息他風雨,令喬法師在中軍,以候啜水噴來解救。我軍都要準備,方可出兵。」 宋江召二人商議。喬道清曰:「要解此法,除非白虎城四十里井中之水來與我咒,我將與眾軍人各飲一口,自然無事。」 宋江曰:「此去白虎城不知多少路?」 公孫勝曰:「遣馬靈前去,不消四五日,何難之有。」 宋江喚過馬靈,分付前去。馬靈曰:「仁兄之命,怎敢有違,奈小弟一個去,恕取不多,難以應三軍之飲。」 道清曰:「將十數個葫蘆,做一排,纏在腰間,取水足以勾用。」 馬靈聽說,隨將葫蘆妝點辭別。足踏風火二輪,作法騰空而去。宋江與眾將商議,攻打紅桃山之計。過了數日,人報馬靈回了。宋江請入相見,馬靈解下葫蘆,道清令傾作一處,即書符念咒,焚符于水中,叫軍人明日打哨,人各含一口而行。宋江傳令,次日平明齊進。令公孫勝登高阜處,以防作法。將造下獅子,點著尾上火炬,推向陣前。後面馬軍,搖旗擂鼓,呐喊連天,殺奔關下。 關上見宋軍到,白夫人領眾將,並鐵甲軍一萬,衝殺下來。宋江教推上那獅子,目閃金光,張牙露爪,尾搖火炬,口中上出硫磺焰硝,那淮西兵見了,先吃一驚。白夫人坐那一疋獅子,倒沖回陣,白夫人遂棄了其獸,換一疋紅焰馬,騎出迎敵。宋軍後隊火砲火箭亂放來這裡。張應高舞刀拍馬,趕著白夫人殺去。正迎著秦明,鬥不數合,秦明手起棍落,將張應高打于馬下。景臣豹見張應高落馬,急來救時,又遇關勝飛到面前,舞起青龍偃月刀,欄腰斬于馬下。白夫人見折了二將,取下背上葫蘆,噴出迷人法水,望宋軍陣中一噴,宋軍準備,全然不動,人各噴出法水,奮力大戰,白夫人見法不行,大驚曰:「原來宋軍中,能解此法。」 即時念動密咒,須臾間,黑雲四合,狂風驟雨,走石飛砂,樹木拔動。公孫望見,仗劍作法,念動真言,將劍一指,只見風雨頓息。宋軍踴躍殺去。白夫人望關便走,呼延灼趕上,提鞭連盜打落,死于馬下。蘇捉虎,呂成能兩個正走入關,被軍趕來殺入。先捉呂成能,奪了關隘。宋江入到城中,點集步將都齊,只有於茂因追蘇捉虎到峽溪口,兩個連人帶馬,都陷入溪裡溺死。宋江痛哭不已。令人尋取於茂屍身,具棺槨裡於岸側。傳令把呂成能斬首號令。 宋江與吳用說曰:「如今王慶所侵淮西之地,俱已平復,料得成得甚事。」 吳用曰:「小弟體訪得地方居民,來秦州後面,接連胡朔,去沙漠不遠,倘或我軍俱入其地,逼得緊急,王慶走入胡地,為患不小。兄長可與盧元帥,分支軍馬,從水路駕船先行,抄出秦州之後,截住王慶走路,這裡大兵直抵秦州城下攻打,使他進退兩難,內必先變,此萬全之策。」 宋江依計,遂請盧俊義發軍將前去。帶將五員:柴進、李應、朱仝、鄭天壽、陶宗旺,步兵二萬,先往九灣河拘率五十號戰船應用。不數日間,船隻已到峽江口,俊義辭別而去。有詩為證: 劍戟橫空殺氣高,戰船逐起浪滔滔。 宋江此去功成就,王慶奸謀卻怎逃。 宋江離了紅桃山,望秦州攻打,哨馬報入秦州,王慶聽得宋軍過了紅桃山,即聚文武百官都到殿前,計議退宋江之策。只見參政潘致忠奏曰:「日前汪太史說天罡星入境,主刀兵之事,各處告急文書雪片而來,取討救兵。陛下常若未聞不發一騎救應,致使宋軍勢大,一連取了數座城,如今軍馬已近秦州,事在危急,況此孤城如何保守?陛下若不準備迎敵,誠恐兵臨城下,那時難退。」 汪太史奏曰:「小臣夜來仰觀星宿,我主將星已沒,不如修下投降表文,使人獻與宋江,開城迎接以保其身,此為上計。若準備迎敵,枉損軍民無益也。」 柳元卿奏曰:「太史之言差矣,我主納表投降,未必宋肯容納。我這秦州城中,尚有精兵九萬,猛將數十員,他兵來來,與他決一勝負,若果天意不順,君臣走入胡朔,此下計也。豈有束手受降,自取滅亡哉。」 王慶依其言,即傳敕旨,著令太子王龍同汪太史,並樞密方翰守城,柳元卿、潘致忠為護駕元帥,孫明、周積、馮虎、陳龍為統軍正先鋒。點起精兵二萬,出城四十里,地名密慶寺屯紮,連營十數里,佈設鹿角,甚是嚴固,以備迎敵。 宋江人馬望見淮西營寨,戈戟層層,旌旗閃閃。宋江即仝吳用、花榮等前來觀望地勢。問土民:「前面屯軍地名是哪裡?」 居民曰:「是密慶土寺。」 吳用聽罷拱手稱賀曰:「王慶合休矣,今將軍馬屯紮,此寺名密慶寺,密字與滅字同音,王慶此當擒滅。」 宋江大喜,回營調撥軍將作三隊征進,第一隊:秦明、花榮、林冲;第二隊:關勝、呼延灼、魯智深;第三隊自部李逵、項充、李袞等步兵接應。分撥已定。前部秦明先到,人馬如潮湧而進,只見先鋒孫明引兵一萬,與秦明鬥了三十餘合,不分勝敗。西陣上周積見孫明不勝,持宣花斧從傍殺將過來夾攻,林冲看見,拍馬挺矛,接住周積交鋒。花榮見秦明不勝,拈弓搭箭,望孫明一箭射來,孫明急躲,被秦明一棒打下馬來。周積見了卻慌,被林冲手起一矛刺于馬下。宋軍乘勢大勝一陣,死者不計其數,收兵回見,宋江大悅,便率三軍圍了王慶營寨。 密慶寺敗軍回報王慶說:「孫明、周積俱被殺死,宋兵圍了山下水泄不通。」 王慶大驚與眾文武曰:「宋兵圍困甚急,怎生奈何?」 潘致忠奏曰:「陛下親臨監戰,以退宋軍。若再不勝,複回秦州又作計較。」 王慶依其言,即領護駕軍一萬五千,文武等眾離寺排下陣勢。宋江在中軍聽得報知王慶親來監戰,急出到陣前對陣,見王慶頭戴紫金盔,身穿滾龍袍,立馬於陣前,看見宋江便令先鋒馮虎、陳龍出戰,各執大刀殺奔宋陣。司存孝手提鋼叉敵住馮虎,洪資持方天戟戰住陳龍。兩下呐喊,四將在陣中絞做一塊廝殺。戰到良久,馮虎仗平生威力,大喝一聲,早把司存孝斬于馬下。洪資見存孝落馬心慌,被陳龍一刀劈死。宋軍唐斌見折二將大怒,舉刀跑出陣前,戰住馮虎,鬥不數合,唐斌拖刀便走,馮虎拍馬趕來,唐斌背使一刀,將馮虎斬于馬下。文仲容大叫曰:「不就這裡捉拿王慶,更待何時。」 拍馬持刀殺入西兵陣中,正遇王慶牙將黃建章,挺槍來敵,被文仲容一刀斬為兩段。王慶見勢頭不好,勒馬便走。宋江鞭梢一指,三軍蜂擁殺來,潘致忠、柳元卿急保王慶走入秦州,堅閉城門。宋江令軍攻圍三門,只留北門以老弱軍圍之。王慶在城中如坐針氈,與眾商議曰:「此一孤城,外無救兵,如何是好?」 柳元卿奏曰:「我主勿憂,城中糧艸尚勾一年支應,軍卒士兵尚有數萬,足可保守。況且秦州城郭堅固,敲塹深溝,今宋兵深入我地,豈能久乎?臣引軍士往來巡守四門,臨機應敵。」 王慶不理軍士,日夕在宮中與妃子縱樂飲酒。秦州百姓恨入骨髓,多有獻城之人。 宋軍日夕攻打,城上每每將木石火炮打下,不能近前。將困二十餘日,無計奈何。宋江見攻城不破,又值春雨,地營濕氣,人馬生病,甚是憂悶。與吳用商議曰:「只此孤城,尚攻不破。」 吳用曰:「秦州地勢原來春秋時山河險固之地,城郭堅完,糧草積多,此賊恃以堅守,故此難破。」 公孫勝入營中對宋江曰:「仁兄有計攻秦州否?」 宋江曰:「正憂無計。」 公孫勝曰:「貧道略施小計,使三個秦州一攻而破。」 宋江問曰:「願聞其祥。」 公孫勝附耳密言:「如此如此。」 宋江聽罷:「此計大妙,必定成功。」 即日傳令,教各門軍士將乾柴亂草堆積于城門一般高,準備火攻,只留北門不燒,與賊人走。再令凌振城下安排炮架,以候施放火炮。擇定十二月甲子夜舉火,不許違誤。各門都去準備,依計而行,只候舉火。公孫勝臨夜登城,披髮仗劍,步罡祭風,將次二更,只見東南風起,即令人報知凌振,放起號炮,那炮響處,城震山搖,東西南三門火起,風從火起,火稱風威,照得滿天通紅。有詩為證: 炎炎烈焰照乾坤,火稱風威此夜焚。 妙算神機誰可及,當時法術羨公孫。 城中聽得外面炮響連天,又見火光照耀,守城軍各奔回看家。柳元卿入宮報知,王慶心慌,輕身走出,只見東西南三門,俱各燒毀,惟北門無人守把。王慶披掛上馬,同太子、親屬、隨從官員開北門,望沙漠逃走。汪太史開西門,放宋兵殺入。宋江等大隊人馬都入秦州,軍將搶入王慶宮中,收拾器仗,金銀寶貝無數,侍從嬪妃共計二百餘人。 是時,天色微明,宋江出榜安民,令人救滅各處火。眾將請功已了,宋江計點將士,折了相士成、胡遠,皆中矢石而死。汪太史俯伏帳前請罪。宋江扶起曰:「曾有百姓稱說,太史屢勸納降不從,致有今日之敗,況公又有獻城之功,雖有前罪,足可贖矣。」 汪太史再拜稱謝。宋江聞知王慶夜開北門,帶領侍從投奔胡地,即令花榮、秦明、林冲、關勝、呼延灼率鐵騎一萬追襲,務要生擒王慶。 卻說王慶等走出秦州,行了一夜,人困馬乏,各在鄉村掠食。王慶與潘致忠、柳元卿等二百餘人,歇下草坪馹,安鍋造飯。王慶見了汪汪淚下,與眾曰:「今日囯破家亡,隨從精兵猛將不留一個,是我該滅之日,你眾斬吾首級,獻與宋江,以保眾之難。苦苦戀我,有何益也。」 柳元卿曰:「主公勿憂,今日跳出龍潭虎窟之中,前去胡朔一望之地,投胡主借兵再來報仇,復興王業。我眾人生死決不相離。」 說猶未了,只見後面旌旗蔽日,人馬趕來,眾人大驚,叫聲:「快走!」 且聽下回分解。 此一回折將七員:宗得真、范蕳、于茂、司存孝、洪資、相士成、胡遠。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