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忠義志傳 | 上頁 下頁
第九十一回 宋江夢中朝大聖 李逵異境遇仙翁


  九重奉命靖邊城,赫赫桓桓出帝京。
  武略胸藏超等列,天才挺卓冠群英。
  淒涼夢寐逢真聖,恍惚從容遇異神。
  從此功成拜金闕,南方千載仰威名。

  卻說智深要去劫寨,孫立曰:「不可。兵法云:臨鬥之後,莫要劫寨;到圍之日,不要攻城。等待明天再決一戰,看他如何。」

  智深那裡肯聽,孫立只得隨智深引兵三千過懸纏井。到北寨,並無動靜,孫立曰:「師父,莫非有計麼?」

  智深不信,殺入去時,卻是空寨。智深方知是計,急令後軍退時,只見四面伏兵皆起,圍裹將來。孫立顧不得魯智深,望西而走。朱仝、雷橫、馮山、盛本、申屠禮、盧元顯皆靠山殺出逃去。智深力敵北軍逃走,轉身不見一個人影,半夜到懸纏井邊,此井三四丈闊,八十丈深,無水枯乾,乃是北方一個神井。智深因慌跌下井去,又無一人得如。至天明,敗兵逃回,報知中計,眾人亂走,不知下落。楊林大驚,急令軍人報知吳用軍師。至日中,見孫立、朱仝、雷橫、武松等都回,只不見魯智深。眾人正納悶,小校報曰:「吳軍師到了。」

  眾人出接到寨,備說智深劫寨一事,孫立勸阻不住,今失陷不知存亡。喬道清曰:「眾人休慌,待我發一道檄去看他下落。」

  隨即排下香燭,喬道清作法,發了一道檄章前去。不移時,喬道清對眾人曰:「此人不死,主有百日災難,急不能夠脫身,陷在龍潭虎窟之中。且行文書去報宋元帥知會,請他來作區處。」

  吳用急令戴宗到石羊山寨參見宋江。宋江問征戰之事,戴宗將攻獅子嶺,殺了何家父子,並智深劫寨失陷,不知下落說了一遍。宋江見說,大哭曰:「可惜這個兄弟不知,失陷在何處!」

  戴宗曰:「哥哥休煩惱,喬道清發檄說他不死,只有百日災難,急不能脫。」

  宋江便令拔寨起行,分作三路前去跟尋魯智深下落。第一路東行:史進、劉唐、孔明、孔亮;第二路西行:石秀、蔡福、蔡慶;第三路北行:李逵、白勝、鄭天壽。宋江逕自往懸纏井去,來到獅子嶺,接至大寨坐定。眾人參見訖,宋江便問:「魯智深有消息否?」

  柴進曰:「連日差人打聽尋覓,並無消息。」

  宋江憂悶。吳用教排筵席來與哥哥解悶,宋江那裡有心飲酒!

  是夜宋江煩惱獨坐,倚在桌上朦朧而睡,仿佛見個緋袍金甲天神立在面前,拱手稱:「星主,大帝有命,令我來請星主。」

  宋江聞是大帝敕命,忙起身問曰:「大帝在那裡?」

  天神曰:「只在咫尺之間,你可隨我而行。」

  宋江在睡中不敢開眼,只聽得耳邊風雨之聲。不多時,天神曰:「星主,已到。」

  宋江看見金釘朱戶,如殿宇模樣。入到第三重門內,見一尊聖帝,左右金童玉女。宋江拜伏在地,聽得左右叫:「星主平身。」

  宋江起來。大聖曰:「星主別來無恙?」

  命賜坐。宋江曰:「臣乃凡夫,安敢對坐?」

  大聖曰:「星主是上界罡星,今統兵收捕河北,勝負何如?」

  宋江曰:「敢告大聖:今失魯智深,不知生死如何?」

  大聖曰:「你兄弟魯智深陷在懸纏井內,下有個仙洞,乃天上鬥殺星君在內居住,人皆有一百余歲,智深百日災滿,自有見時。」

  宋江又問曰:「臣今收伏河北數員將士,臣數內中,恐有甚別意否?」

  大聖笑曰:「你此去得勝回朝,後又有敕命差你收捕淮西,千難萬難,故此先差河北有勇之人協助。此數人是上界星宿:喬道清是護法金童,孫安是淮上九龍灣龍王;瓊英女是上界六甲之女。若無此三人,如何收得淮西王慶?吾言乃天機也,切勿漏泄。」

  言訖道:「星主請回,他日卻得再會。」

  複令金甲力士送星主出殿門。宋江上仙橋,見滿池金魚遊戲可愛,被金甲神一推,推落池中。有詩為證:

  軍帳殘燈夜未安,宋江夢寐意情長。
  天堂有路通消息,指示分明頓不忘 。

  宋江忽然驚醒,乃是一夢,看桌上殘燈尚明,便喚小校請軍師吳用圓夢。吳用曰:「兄長秉性忠良,神明默佑,大聖之言,必無謬矣。即令人去井中打聽,方知虛實。」

  宋江曰:「且等三路兵馬回報,便知分曉。」

  且說那一夜魯智深落在井中,無路可出,忽見井傍一穴走出一個老人來,鬚眉皓白,見了魯智深曰:「師父因何至此?且到敝莊,少待一茶。」

  魯智深想道:「必有人家。」

  即隨他入到穴中,別是一天世界。有詩為證:

  雞犬桑麻井市連,雲霞掩映舍廬邊。
  端然好個清幽世,別是乾坤一洞天。

  當下魯智深看時,但見朱門碧戶,大廈高梁。那老人引到廳上,分賓坐定。智深曰:「我是失墜迷路之人,望乞公公指引。」

  老人曰:「師父有百日之災,且在莊上消停,待等日數完滿,救你出去。」

  自此智深只在那裡,但飲只是老人將來。看看約有百日,老人對智深曰:「師父災難已滿,不日有人來尋,自宜保重。」

  言訖,化一陣清風去了。智深驚訝不已,便去閑玩一遭,但見林木森森,人煙輳集,另是一般天氣。

  卻說李逵、史進、石秀等三路軍馬回見宋江說:「尋了數日,不見消息。」

  宋江曰:「我已知他下落,如今陷在懸纏井,無人救他出來。」

  李逵大笑曰:「我去救他。」

  宋江大喜,即日起兵同到懸纏井來。宋江守中軍,孫安和盧俊義為後隊,拔寨起兵,早到井邊,紮下兩個大寨以防北軍。宋江便教將竹籮用索子系了,立起盤車。李逵將十餘個銅鈴帶在索上,把雙斧插在腰間,坐於竹籮內,放將下去。李逵扒出竹籮,四下用手一摸,不見動靜,只見一個大穴露出些光亮。李逵提斧約入內百余步,見一所高屋,甚是華麗。李逵摸上廳去,只見桌上羅列器皿,只見智深在大青石上坐禪。李逵曰:「哥哥為你大動人馬四路跟尋,向後來夢見神人說道你陷在井中,著我下來尋你。」

  智深一見李逵,大喜曰:「哥哥如此用心,異姓骨肉,勝過手足之親!」

  李逵把斧放在石上,扶智深下來,放了手腳,拿著禪杖便出廳前,到穴口竹籮邊,扶智深入內,李逵叫聲:「阿也!忘了板斧在石上!哥哥先去,我取板斧便來,你千萬叫他放竹籮下來度我!」

  智深搖動鈴子,上面盤將起來。宋江見了魯智深曰:「兄弟受苦了三月,今日得出,不勝喜慰!」

  智深拜謝曰:「勞煩哥哥救我性命,殺身難報。李逵送我到竹籮,因忘失板斧,他去取了,回來可再放籮下去度他上來。」

  宋江急令放下籮,半日不見動靜。宋江叫曰:「救得一個起來,又陷害了一個!」

  有詩為證:

  才喜相逢又致憂,公明端為國家謀。
  將軍未解邊庭甲,義士如何志便酧?

  且說李逵再到舊處,正取板斧在手,只見一個大蟲在那裡搖頭擺尾。李逵大怒:「這業畜!」

  輪起雙斧砍去。那大蟲回身便走。李逵趕過林子裡,不見了大蟲,只見許多人在那裡作耍。李逵貪看鬥雞忘了歸路,心甚慌懼;走回幾步,卻見內有人家,便去苦告主人曰:「小人是迷失路徑,到此天晚,權投一宿,明日早去。」

  只見屋裡走出一人,眉須皓白,形貌蒼古,見了李逵,便請入裡面坐下。李逵問曰:「公公高姓?這裡是甚麼去處?」

  老人曰:「我這裡與仙境隔鄰,名喚鬥雞村,只有兩姓,對面姓龐,老夫住處姓錢,因避黃巢之亂,移居在此,居住不知經幾多年數了。」

  李逵曰:「如今卻是大宋道君皇帝天下,我們奉敕征田虎,到此得遇仙翁收留,乃平生之大幸也。」

  正說間,只見一老嫗點燈出來,老丈便教安排夜飯與李逵吃了,就在地上睡到天明。老丈曰:「你可速回,若稍遲延,不得回矣。」

  便教一人引李逵前來。李逵拜謝老丈,出到村口。那人指教舊路。李逵出到洞口,坐在竹籮內,搖動鈴子。原來宋江因李逵不起來,便屯下人馬在那裡守著。當時聽得井內鈴子響,急令人扯將起來。宋江見了大怒,罵曰:「你這七日在那裡去來?憂殺我也!」

  李逵將鬥雞村的景致說了一遍:「只宿一夜,怎的有七日?」

  宋江見說鬥雞村,想起夢中,神不虛語,即收拾人馬回到吳用大寨坐下,說智深之事,李逵鬥雞村之景。眾皆駭然。宋江令設席與智深賀喜。

  卻說余呈因見宋軍勢大,令沈安仁去取救兵。沈安仁連夜來見卞祥曰:「告元帥得知,今有宋軍勢大,不能抵敵,前者余先鋒勝了兩陣,夜來劫寨,又中了他計。今宋江自領兵在懸纏井邊,余先鋒與他拒住,令小人來討救兵。」

  卞祥見說,遂領眾將數十員,大兵十萬,與沈安仁連夜前進。

  卻說宋江與眾人正商議欲打龍蟠州,小校報北軍不知多少,蓋地而來。宋江曰:「卞祥引軍拒住,此人不可輕敵,煩勞眾兄弟同心協力,休失銳氣。」

  喬道清起身告曰:「哥哥不必憂心,道清自有退兵之策。」

  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