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忠義志傳 | 上頁 下頁 |
第九十回 盧俊義計攻獅子關 段景住暗認玉欄樓 |
|
英雄已矣更何論?思下空飛漢帝魂。 狐鬼幾年悲紫塞,琵琶萬里泣黃昏。 西湖草木明春意,南極星辰動海門。 誰念前朝輕社稷,怨歌惟有舊王孫。 話說解珍、葉清先回報與孫安,孫安傳令教孫岳、胡遠、相士成下關遠接宋江人馬入關坐定,眾將參拜已畢,孫安引房玄度來見。宋江撫慰已畢,就令裴宣取過空頭官誥,填授都指揮之職,即教排筵賀喜。次日,商議起兵打獅子嶺。孫安曰:「小弟願往。」 喬道清曰:「關內是田虎妻舅何彥呈守把。他有九個兒子,號為「九龍」,又有教師汝廷器領兵五萬守住關口,力不可敵。須用智取,方可成功。」 宋江遂依其議。教裴宣分撥兵將。第一撥:孫安、呼延灼、鄒淵、鄒潤、於茂。第二撥:吳用、馬麟、柴進、石勇、申屠禮。第三撥:公孫勝、喬道清、張清、戴宗、時遷。三路各引兵一萬,別了宋元帥,望獅子嶺來。有詩為證: 車轔轔,馬蕭蕭,征人弓箭懸在腰。仁兄義弟遠相送,炮聲直上于雲霄。兄弟執杯來勸酒,旗旛掩映魏壎橋。英雄盡有拔山力,道德皆能起石羊。三軍怒生虎狼威,二帥氣量天地窄。天罡地殺偶相同,奉君敕命征河北。河北遙遙二十州,關山茫茫雲氣黑。新降英雄名孫安,膽氣衝衝壯刀戟。智謀自出加亮翁,能使神號並鬼泣。君不見,東漢時,中興嚴光智有餘,眾人材藝未必如。公孫勝,喬道清,天差仙翁助聖明。宋江本是天上星,契義紛紛眾弟兄。馬蹄到處狼煙息,劍氣才臨巢穴平。君不見,趙太祖,打下軍州四百座,身經七十有餘戰。英雄不似宋公明,出身吏目鄆城縣。殺盡天下奸與邪,此時方稱男兒願。 卻說孫安領兵前到獅子嶺魏壎橋屯住。打探小校報與汝廷器。廷器對何彥呈商議,將軍馬分作三路迎敵:第一撥何常、何遠、安仁美、孔容、秦廣;第二撥何春、何升、何奎、何定、柏森;第三撥汝廷器、何樂、何玉、何玨、孫彥成;三路各引兵一萬迎敵。何常出馬與呼延灼鬥三十合,何常力怯,回馬便走,安仁美挺槍與呼延灼便鬥。鄒淵接住安仁美,鬥到三十余合,鄒淵敵他不過,鄒潤便出馬夾攻,安仁美全無懼怯。於茂輪斧砍去,安仁美獨戰三將。吳用見了喝采,急傳將令:「不許殺傷,有能生擒者重賞。」 孫安曰:「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手提雙劍直取安仁美。回馬便走,被孫安一劍砍翻戰馬,被呼延灼活捉來見吳用。吳用親解其縛,扶上交椅。安仁美伏於地曰:「無能敗將,乞求快死。」 孫安曰:「歸順宋朝,必有重用,不知尊意何如?」 安仁美被孫安勸了,只得順從。吳用大喜,即與眾將商議打城。呼延灼曰:「小弟願同孫將軍前去。」 吳用從之。 次日,呼延灼出陣與北將何遠戰三十合,不分勝敗。何常見兄戰他不下,挺槍出馬,雙戰呼延灼。孫安大怒,仗劍望何常便揮。何常撇過那劍,力敵二將。汝廷器見何常力怯,拍馬輪刀迎敵孫安,二人正是對手。張清忙取石子望汝廷器面門便打,正中盔頂上。汝廷器大驚,回身便走。孫安拍馬追去,飛劍望空撇下,正中汝廷器左臂。誰知他穿三重唐猊鎧甲,劍不能透,逃回嶺上去了。何常被張清一石子打翻,複被於茂一斧砍死。何遠見不是頭敵,亦望嶺上走了。兩邊各自收兵。 且說國舅見折了長子,悶悶不已,況兼孔容、秦廣死於亂軍之中。何曾大怒曰:「兄弟仇冤,如何不報!」 次日,何曾,何玨二人引數員將出戰,大叫:「殺吾兄者快出來償命!」 言未了,宋陣上於茂要見頭功,縱馬輪斧砍來。何曾大怒,挺槍迎敵,鬥三十合,於茂力怯。張清取石子望何曾打來,何曾急躲,卻打在左腳上。何曾回馬。安仁美叫曰:「舍人何不歸降大宋?今田虎氣數絕矣。」 何玨大怒,用標槍望安仁美前心一槍,正中左臂,幸得孫安救回。當日各自收兵。 且說何曾中了石子,上嶺把關門閉了不出。眾人無計上嶺。喬道清曰:「軍師不要憂心。小道略施小法,先打開關,後取城子。須用兵三千,戰鼓一千面,火把一千個,雷車一千輛,皆要穿白,直打關下左側高峻處擺列埋伏,過了五日,是十一月戊子,可以施行。一清先生,你可披髮仗劍,立于高阜處助起南風。我自祈求雷雨,嶺上作霹靂聲響,雨住雷鳴,連打關上,無有不破。」 吳用曰:「此計極妙。」 正商議間,忽一陣風過。吳用曰:「今夜有人劫寨,可作準備。」 令呼延灼、鄒淵、鄒潤引兵于南寨埋伏;于茂、馬麟、張清引兵於寨西埋伏;申屠禮、石勇、時遷引兵於寨東埋伏;孫安、凌振、戴宗引兵於寨北埋伏。分撥已定,吳用、公孫勝、喬道清明燭對坐,談論兵法。約至三更,只見汝廷器、何玨、何玉、何升、孫彥成,柏森、何春帶兵二千望宋軍寨中直入,見三人對坐談笑,眾人喊聲殺入,早驚動了羊蹄擂鼓。一聲炮響,四面伏兵盡起,火把齊明。北兵大驚,各自逃生。汝廷器急回,被暗中一箭,正中左臂。何升被孫安活捉。何玉被柏森一槍搠翻,獻與孫安。孫安曰:「你是何人?」 柏森曰:「小人是柏子男之子柏森。」 孫安曰:「兄弟殺了何玉,功勞不小。」 引見吳用,說知備細。吳用曰:「既來投降,當得接納。」 等待天明,眾將論功升賞。有詩為證: 吳用兵機動鬼神,預知賊寇夜侵營。 轅門伏下擒拿策,一陣功成顯姓名。 卻說汝廷器已中了計,急引敗兵連夜上嶺點名,不見柏森,又折了何升、何玉。國舅見說又折了二子,苦痛傷悲。汝廷器曰:「且閉關門,不要出戰,火速差人去龍蟠州求取救兵,兩下夾攻,可以報這冤仇。」 何彥呈即差何樂、孫彥成去借兵,不在話下。 卻說喬道清等到五日,安排器具已備,將大兵俱移向關邊高阜處埋伏。黃昏,左側公孫勝立在山頂,披髮仗劍作法。俄然黑雲四起,戰鼓齊鳴,只見半空中天兵四布,轟雷大作,嶺上守關軍士都嚇得呆了。少刻都放雷炮亂打,打得北軍各逃性命。宋軍大刀闊斧砍開關門,縱軍殺入,殺得北軍七段八續,望城內走去了。此一回被喬道清雷驚了獅子嶺,吳用入關,屯住人馬,填寫喬道清頭功,設筵宴賀,不在話下。 卻說宋江在白虎城忽然想起吳用領兵去打獅子嶺,不知音信如何,即撥兵一萬,大將二十四員,令盧俊義部領前到獅子嶺打聽勝負消息。小校報知,吳用、孫安等一齊下嶺迎接。盧元帥上關坐定。俊義問打獅子嶺之事如何?吳用將前事說了,商議要打獅子嶺城內何彥呈私宅,即令時遷、解珍、解寶連夜起行。段景住曰:「小人初年盜馬,曾入他城內宿歇,備知路徑,也去走一遭。」 盧俊義曰:「汝等善覷方便而行。」 當下四人帶了放火藥物去了,約會火起為號。 次日吳用分兵安排圍城:南門張清、瓊英、文仲容、董平、黃信、鄧飛;東門盧俊義、鄒潤、鄒淵、于茂、唐斌、石勇;西門孫安、秦明、花榮、馬麟、戴宗;北門公孫勝、呼延灼、柴進、李雲、凌振。各門領兵二萬團團圍住,似鐵桶一般。再差魯智深、武松、朱仝、雷橫引兵五千,在北門外打探往來救兵。 卻說時遷從西嶺化石岩邊,從樹上扒入城去,張清看城上動靜,三更時分軍士皆熟睡了。時遷把索頭放下,度得三人上城,入得城裡,見當街一所新樓。段景住曰:「這座名喚玉欄樓,哥哥放火為號,外面通見。」 時遷聽了,引三人悄悄扒去人家屋上藏了。時遷扒到玉欄樓上,四門放起火來,腰間拔出大斧,望人家屋上便走。各門軍士見城中火起,都去救火。解珍、解寶、段景住各取出利器,先將各門砍開,縱放軍馬入城。時遷也將西門放開,放軍入城亂殺北軍,何家父子盡被殺死,只有何樂因取救兵,不曾殺得。汝廷器等諸將死於亂軍中。天色已明,吳用令人救滅火,出榜安民,取出府庫金銀,給散失火之家。有詩為證: 一火功成智力餘,兵威到此果何如? 盡交田虎難交節,河北清平草寇誅。 卻說何樂同孫彥成,往龍蟠州報知蠻將卞祥,當下卞祥為河北總兵之職,統大軍十萬,戰將七十員領守龍蟠州。見說何國舅被難,連忙點起精兵五萬,猛將一十二員前來救圍。分兵兩隊:前隊先鋒余呈、方原、任老、于至、吳德真、趙元起;後隊長子卞江、副將朱允、江度、計宣、沈安仁、樊玉明,一同何樂、孫彥成來到懸纏井。小校報與余先鋒:「前面有宋兵排列陣勢。」 余呈也排成陣勢,手執開山大斧,出馬高叫:「宋將好好退兵,稍遲殺盡不留!」 小校報與魯智深。智深出陣叫曰:「認得殺人花和尚麼?」 餘呈罵曰:「賊禿!今來送死!」 智深大怒,輪起鐵禪杖直取餘呈。二人戰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楊林挺槍直奔餘呈。卞江見了,也出助戰。各無輸贏,天晚兩下收兵回寨。卻說魯智深對眾人商議要去劫寨。 未知勝負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