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忠義志傳 | 上頁 下頁
第八十五回 盛提轄舉義投降 元仲良憤激出家


  殺氣迷漫動戰塵,循中仗義馬頭輕。
  英雄解甲投幃帳,壯士棲身避世名。
  天子從容頒厚爵,將軍殫竭守長城。
  功成倚仗英雄策,不負勤勞仰聖明。

  宋江與吳用商議取玉門關,吳用曰:「急切不能取,且按兵不動,山士奇敗去,必有兵來。我先分兩路軍,遠抵玉門關,山林深處埋伏,等他兵至與他廝殺。令人飛報,伏兵就那裡殺入關去,唾手可得。」

  宋江曰:「先撥副元帥盧俊義、董平、鄧飛、蔣敬、馬麟、郝思文、韓滔、彭玘共八個頭領,引兵一萬抵玉門關下搦戰,只要詐敗誘他來趕。次撥兩枝軍,副先鋒呼延灼、張清、孫立、王英、一丈青、鄒淵、鄒潤、史進、李應、杜遷。步軍頭領魯智深、武松、李逵、李袞、朱仝、雷橫、解珍、解寶、凌振、楊林共二十名,名帶三千軍望玉門關山腳兩邊埋伏,只聽轟天炮響,兩下齊出。」

  眾將領令去訖。

  卻說山士奇引敗軍回玉門關來見田實。田實乃田虎族弟,有萬夫不當之勇。手下一將姓莫名真、端統軍、王石、方順、於玉麟、楊端、蘇吉、安士榮、方春、盧元顯、雲宗善、吳元、伍完、馮山、夏侯雄、山景隆、沈存安、方瓊、盛本、禇大亨、赫連仁,共二十員將,有精兵七萬把守玉門關。當下山士奇拜伏請罪曰:「小將一時寡不敵眾,失陷前關。」

  田實曰:「差猛將複奪大同關。」

  石敬曰:「稟告大王,宋軍中有個飛石將,好生利害,難以防備。被他連打了五將,大王仔細隄防此人。」

  忽探馬報宋軍到。田寔急令端統軍同副將莫真、王石、方順、於玉麟、楊端,共六員大將,引軍馬五萬,出關迎敵。其餘牙將守住關口。

  且說端統軍等引軍離關三十里下寨,擺開隊伍。莫真大叫:「宋江打話。」

  盧俊義曰:「誰人去敵?」

  馬麟出馬大叫:「賊將不下馬投降更待何時!」

  莫真舞刀直取馬麟。約戰二十合,馬麟便走。莫真急追上數十里自回。原來馬麟故意詐敗,盧俊義附耳低言與馬麟曰:「你去對呼延灼說知,如此如此。」

  馬麟遂投東路去了。盧俊義搦戰,莫真出馬,董平接戰,約有二十余合,莫真力怯便走。王石提斧直奔董平,二人鬥不數合,董平回馬便走。方順招眾將盡力追趕三十里下寨。盧俊義也下寨,五日按兵不動。端統軍見宋軍不動,令眾將乘勢追趕,複奪大同關。于玉麟、楊端二人諫曰:「日前說盧俊義有萬夫不當之勇,如今漸漸退走,莫非誘敵?」

  端統軍曰:「我量此等無智之徒,力怯敗走,汝等若不向前,便行處斬。」

  眾不敢言,只得連夜趕來。盧俊義令眾軍且戰且走。端統軍招動軍馬掩殺,又追三十里下寨。

  且說馬麟來見呼延灼,稟曰:「奉盧元帥軍令,若是端統軍趕他有二百里遠,教哥哥先引兵,叩玉門關攻擊,引田實軍馬下山,慢慢引他去遠。然後令魯智深等從山後抄將來,乘勢奪關,隨後起信炮,哥哥複兵入關,此時唾手可得。」

  呼延灼即進兵搦戰:「就煩兄弟去關西,報步軍頭領知會行事。」

  馬麟去了。呼延灼使人報知,魯智深與李逵、朱仝、雷橫等連夜進兵到關背後埋伏等候。卻說呼延灼引兵叩關搦戰,田實大驚,急呼首將蘇吉等商議曰:「端統軍引兵追趕去遠,不知宋兵今又臨關。」

  石敬曰:「端統軍追盧俊義直入深地,可點大軍出關迎敵。」

  田實即令安士榮引蘇吉、牛萬春等軍下關迎敵。孫立出馬與蘇吉交鋒,戰二十合,孫立詐敗而走,蘇吉趕來,孫立回鞭打死蘇吉。那安士榮大怒趕來,孫立回馬來鬥三十合,回馬又走,安士榮不趕,立馬橫槍高叫:「納命來!」

  一丈青舞雙刀來戰,鬥二十餘合,一丈青回馬便走,安士榮趕來,張清取石子飛打,士榮落馬,雲中善提大斧直趕一丈青,戰二十合一丈青又走,宗善不趕。張清勒馬再出,宗善大怒,輪斧砍來,張清取石子打去,把雲宗善打下馬來。石敬、牛萬春急救回陣,縱兵掩殺。呼延灼且戰且走,解珍、凌振把沖霄炮架起,在關前施放,關中軍將大驚。牛萬春聽得炮響急回。呼延灼複兵追趕,牛萬春、石敬拼命而走,早被魯智深、武松、李逵砍將入去,關內軍兵措手不及。眾軍到關下,李袞、楊林捉了雲宗善,石敬被凌振一刀砍為兩段,吳元被解珍殺死,伍完被鄒潤搠下馬來,朱仝、雷橫捉了馮山,盧元顯被一丈青活捉去了。李逵斧砍死了王石、史定。杜遷殺了牛萬春。孫立活捉了山景隆。鄒淵殺了石遜,史進殺了夏侯雄。解寶殺了沈存安,李應刺死睦輝。山士奇逃走,不知去向。方瓊、盛本、禇大亨、赫連仁引三五百兵投金烏嶺去了。

  卻說端統軍追盧俊義,聽得宋軍入關,大驚急回關下,盧俊義伏兵追殺,董平刺死方順。鄧飛斬了於玉麟。郝思文活捉楊端。盧俊義生擒端統軍。當日三處軍馬奪了玉門關,盧俊義令眾將獻功。只見魯智深拿得田實,李逵提兩個人頭到。宋江軍馬都到關上,把捉到賊將斬首號令。屯紮玉門關十日,宋江與吳用曰:「金烏嶺不知誰人可去?」

  盧俊義欣然應曰:「小弟願往。」

  眾皆大悅。盧俊義引六個頭領,辭了宋江,迤邐來到雲穀口下寨。

  卻說金烏嶺有七員大將守把,是竺文敬、元仲龍、查升、曹洪、黃訓、宋延、沈澤,部領雄兵二萬鎮守。當日正議軍情,忽報宋軍直抵嶺下挑戰。竺統軍大怒曰:「我教這廝死無葬身之地!」

  即便點軍迎敵。方瓊曰:「宋江兵勢甚大,難以迎敵,若以愚見,只緊守關門,彼兵遠來,糧食不敷,不久自退,我乘其勢追之,可複大同、玉門二關,不知統軍意下若何?」

  竺統軍不聽,自引兵一萬五千,下山擺開陣勢。宋軍陣上,董平出馬,竺統軍曰:「誰與我捉此賊?」

  背後黃訓拍馬出陣。兩馬相交,鬥三十余合,董平手起一槍,正中黃訓左臂,負痛撥馬回陣。宋延搶出,直取董平。韓滔出馬迎住,戰不十合,韓滔便走,宋延拍馬趕來,被韓滔一刀砍死。竺文敬大怒,輪斧出馬,與蔣敬迎敵,鬥數十合,蔣敬便走,馬麟急救,蔣敬見馬麟出馬,遂勒馬夾攻,竺文敬全無懼怯。彭玘見二人戰他不下,便挺槍來助戰,沈澤輪雙斧接住彭玘,董平又來夾攻當住。卻說吳用自從盧元帥領軍前進,放心不下,令呼延灼、張清、史進、李應、孫立、杜遷帶人馬前來助戰。卻好六人到陣,正見三對兒廝殺。張清取石子望竺文敬打中太陽,落馬而死。沈澤無心戀戰,被彭玘一槍刺死。俊義乘勢招兵掩殺上嶺。元仲龍接住,戰不數合,被盧俊義一槍刺死馬下。查升、曹洪雙敵,俊義力戰二將,方瓊、盛本又出,四個圍住。被張清一石子打了一個,盧俊義一槍刺死查升,活捉了曹洪,唬得方瓊、禇大亨、盛本望北而走。黃訓被亂兵所殺。俊義上嶺屯劄,各人獻功,活捉曹洪告曰:「情願投降。」

  俊義大喜,曹洪拜謝曰:「多蒙不殺之恩,前有蘇林嶺,小將願領將軍去取。前面便是白虎嶺,乃是元帥烏利得安統十萬大兵在那裡拒住,只有此處兵多將廣,難以打過,其餘唾手可得。」

  盧俊義使人報知宋元帥。宋江便令曹洪為河北開路先鋒,撥驍騎四員:張清、丁得孫、董平、龔旺,並三千軍馬助他。前行一百里下寨。

  且說盛本原是北京提轄,因惡了高太尉,要尋事害他。那時欲上梁山泊,因無門路,逃在河北,投在田虎部下。今見曹洪降了,也引五百兵夤夜來到盧元帥寨前投降。探子報曰:「寨外有一將,口稱北京人氏,特來拜投。」

  盧俊義令喚入來。盛本徑入拜曰:「某是梁中書帳前提轄盛本,元帥認得否?」

  俊義慌忙下帳扶起,問曰:「提轄為何在此為將?」

  盛本告以前事:「今將軍馬獻與元帥。」

  盧俊義令與眾將相見了,隨即申報宋江知道。

  自盧俊義占了金烏嶺,又得二將,當日請盛本商議曰:「蘇林嶺西有一山,名曰回雁峰,其山極高,雁飛不能渡,故有此名。內有一夥強人,為首人是拔山力士唐斌。原是蒲東人氏,使一把開山斧,一百二十斤,有萬夫不當之勇。第二個是撼山力士文仲容,使一條丈八蛇矛槍。第三個是移山力士崔埜,使一條混鐵槍。第四個是劈山力士乜恭,使一柄大刀。總招得有一萬餘人,不屬南北,獨自稱尊。若得此四人來降,何愁河北不下!」

  盧俊義曰:「足下可去說他來降?」

  盛本曰:「曾與他爭戰,我去無用。」

  正說間,人報宋元帥到。俊義等接入大寨。盛本向前下拜曰:「小將冒犯元帥虎威,切乞恕罪。」

  宋江連忙答禮曰:「足下是盧元帥鄉人,何故下禮?」

  盛本遂再拜宋江為兄。盧俊義曰:「回雁峰有四個好漢,路徑極熟,只是難得他來。」

  吳用曰:「只可說他來降。」

  當日備筵席,至晚方散。

  卻說方瓊等引敗兵走到飛狐寨投見元仲良,說知宋軍勢大,又占了金烏嶺。元仲良次日引方瓊、禇大亨、赫連仁,又帶羽翼二將:桑英、昝仝美,引二萬軍馬來金烏嶺下搦戰。軍校來報曰:「北軍山下搦戰。」

  宋江問:「誰去迎敵?」

  徐寧曰:「小弟願往。」

  盛本曰:「若戰桑英、昝仝美二人,不可輕敵,善覷方便。」

  宋江又令張清、史進、湯隆領兵助戰。徐甯出馬,禇大亨對陣,二將並不打話,鬥二十餘合,不分勝敗。張清飛起一石子,打在禇大亨頭頂上,大亨大驚便走。昝仝美使鐵鞭迎住徐寧,二人戰到六十余合,徐寧力怯便走,昝仝美拍馬趕來,張清取石子打去,把昝仝美打下馬來。徐甯回馬把昝仝美一鉤鐮槍搭住,活捉去了。湯隆招動人馬掩殺追趕二十里自回。

  卻說元仲良走回寨中,只聽得山後大喊,原來徐甯下山時,吳用隨使李逵、李袞、魯智深、武松引五百牌手,從元仲良寨後殺來,桑英慌忙綽槍上馬迎敵,正撞著魯智深輪起鐵杖打來。兩個戰到十餘合,李逵使牌手滾將入去,把桑英馬腳砍倒,桑英下馬和魯智深步戰數合,方瓊輪刀來迎助戰,魯智深大叫一聲,把方瓊一禪杖打著左臂,撇了兵器便走。前軍徐寧望見塵起,人報宋軍與北軍交鋒,即引眾將又到。

  湯隆與元仲良戰不十合,湯隆力怯,史進出馬夾攻,張清、徐寧掩殺,北軍大敗。李逵、武松把桑英結果了。元仲良被湯隆一錘打下馬來。徐寧一鉤鐮槍搭過馬來。那禇大亨、赫連仁、方瓊領二千人落草去了。李逵殺得性起,身上中箭,尚自不知。押二人來見宋盧二元帥,宋江連忙親解其縛曰:「我只教禮請元帥歸投大宋,同滅反賊,不想冒犯虎威,幸無見怪。」

  元仲良曰:「忠臣不事二君,願乞一死。」

  吳用曰:「將軍差矣,吾等哨聚山林,尚且親書禦詔招安,你如何執迷?」

  元仲良曰:「軍師差矣,某雖為草王,亦是一丈夫,雖死心不改易,實難從命,但願早賜一死。」

  宋江曰:「既然不降,且設宴款待。」

  元仲良曰:「我等被擒,萬死猶輕,何敢受賜?今魏州城天王堂,吾去那裡修行,再不管是非。」

  回顧昝仝美曰:「你卻如何?」

  昝仝美曰:「願隨統軍同往,以養父母遺體。」

  宋江等嗟歎不已,各賜白金五十兩,以為終身之資。元仲良堅意不受,吳用曰:「將軍既然舍鬧取靜,此物收下,權當香燭之禮,日後到此,卻來相訪。」

  二人收了,宋江各與鞍馬下山。有詩為證:

  一點忠貞不改移,仲良到此是男兒。
  白金不惜臨行贈,解卻征衣換布衣。

  元仲良曰:「我欲修行以終天年,汝欲何如?」

  昝仝美曰:「家有老母、妻子在城東,離魏州一百五十里,欲回家養親,不知元帥容否?」

  良曰:「我亦有老父在上,攜夫同往天王堂出家。」

  二人拜別,各灑淚而別。有詩為證:

  一義能敦四海心,仲良仝美契尤深。
  臨行辭語真悲切,又倒資囊贈與金。

  卻說關勝在西陵州造船,宋江一向不知消息,令戴宗往西陵州。人報關勝,關勝接入問曰:「近日哥哥勝負如何?」

  宗曰:「連勝數陣,殺賊極多,活捉四、五將,投降一將,乃北京梁中書帳下提轄盛本。說回雁峰有一夥強人,為首四將聚一萬餘人,占住回雁峰,不屬南北所管,各有萬夫不擋之勇。若得此四將來降,唾手可取河北。」

  勝曰:「喚甚名字?」

  宗曰:「拔山力士唐斌、撼山力士文仲容、移山力士崔埜、劈山力士乜恭。」

  關勝曰:「這人鬧了蒲東,殺死知府逃走。其人與吾最好,未得將令,我若去時,恐招擅離之罪。」

  戴宗曰:「兄長與國家幹功,此行何妨,不必過慮。」

  便請同行。關勝便與朱武曰:「煩同林冲兄在意守帳,吾見兄長就說知船隻之事。」

  遂作別而去。正是:英雄聚義歸幃幄,豪傑舒忠報國朝。不知何如,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