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忠義志傳 | 上頁 下頁 |
第六十九回 燕青智撲擎天柱 李逵壽張喬坐衙 |
|
罡星飛入東南角,四散奔流遶寥廓。 徽宗朝內長英雄,弟兄聚會梁山泊。 中有一人名燕青,花繡遍身光閃爍。 鳳凰踏碎玉玲瓏,獬豸針穿花錯落。 一團俊俏真堪羨,萬種風流誰可學。 錦繡社內奪英雄,東嶽廟中相賽搏。 功成身退避嫌疑,心明機巧無差失。 世間無物堪比論,金風未動蟬先覺。 當日燕青稟曰:「小乙自幼學得武藝,不曾逢著對手。今日遇此機會,小乙要去獻臺上與他比勢,倘或贏他,與哥哥增采。」 宋江曰:「賢弟,那人身長一丈。你這般瘦小身材,怎地近得他?」 盧俊義曰:「小乙手段不弱,任從他去。盧俊義自去接應他回來。」 宋江問曰:「幾時可行?」 燕青曰:「今日三月二十四,來日拜辭下山。二十六日趕到廟上。二十七日店裡將息。二十八日與那廝放對。」 宋江置酒與燕青送行。扮作山東貨兒,挑了貨擔,辭了眾頭領下山,取路望泰安州來。天晚,尋店安歇,聽得有人叫曰:「小乙哥。」 燕青看時,卻是李逵。燕青曰:「你趕來怎的?」 李逵曰:「我見你獨自來,不曾對哥哥說知走下山,特來幫你。」 燕青對李逵曰:「和你去無妨,到店時你便不要出來,只推有病。等那日去廟上看爭交,你挨在稠人中,不要大驚小怪。」 當晚兩個投客店安歇。 次日起來,燕青、李逵行到申牌,將近廟上傍邊,眾人都立定腳,在那裡看。燕青歇下擔兒,也挨向前看時,見兩個紅標柱上,立麵粉牌寫道:「太原一撲擎天柱任原。」 傍邊兩行小字道:「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蒼龍。」 燕青便扯匾擔,將牌打碎,便挑了擔兒,望廟上去了。看的人飛報任原說:「今年有劈牌坊放對的。」 且說燕青同李逵來尋客店安下,睡到三更,聽得鼓樂響,是與聖帝上壽。四更李逵、燕青起來,吃了早飯。李逵曰:「我帶兩把板斧去。」 燕青曰:「被人看破,誤了大事。」 當日,兩個雜在人隊裡,先到廟下伏了,那日燒香的人挨肩疊背,充滿廟堂。屋脊梁上都是看的人,山棚上都是金銀器皿、錦繡段疋。門外拴定駿馬。知州禁住燒香人等,看這當年比勢。上臺只見十數對哨棍過來,列著四把繡旗,任原坐在轎上,前後二三十對好漢來到獻臺上。任原曰:「我兩年在廟上,白白拿了若干利物。今年必用脫膊。」 說罷,解了搭膊,臺上參了神,脫下錦襖,百千萬人齊聲喝采!那部署曰:「教師兩年在廟上,不曾有對手。今年第三番了,教師有甚言語,安覆天下眾香官?」 任原曰:「四百座軍州,七千餘縣香官,恭敬聖帝,都助聖帝物來。任原兩年白受了。今年辭了聖帝還鄉,再也不來。東至日出,西至日落,誰敢出來和我爭利物麼?」 燕青納著兩邊人肩臂,口中叫曰:「有,有!」 從人背上直飛獻臺上。眾人齊聲喝喊。那部署問曰:「漢子,你姓甚名誰?那裡人氏?」 燕青曰:「我是山東張貨郎,特來和他爭利物。」 那部署曰:「性命只在眼前,你有保人麼?」 燕青曰:「死了要誰償命。」 部署曰:「你且脫膊下來看。」 燕青除了頭巾,脫下草鞋赤腳。廟裡看官,如翻江攪海。任原看了他這花繡急健身材,心裡五分怯。月臺上太守使人來叫燕青,太守見他這身花繡,心中大喜,問燕青來歷。燕青答曰:「聽得任原搦天下人相撲,特來和他爭交。」 太守曰:「前面鞍馬是我出的利物,山棚上應有物件,我主張分半與你。抬舉你在我身邊,何如?」 燕青曰:「相公,利物不打緊,只要攧翻他,教眾人恥笑,圖聲喝采。」 燕青說罷,再上獻台要與任原定對。部署問他:「先要文書為憑,不許暗算。」 燕青笑曰:「我又沒棍棒,算他甚麼?」 燕青做一塊兒蹲在右邊,任原先在左邊立個門戶,燕青不動憚,任原看燕青不動憚,看看逼過右邊來,燕青只瞅他下三面。任原暗忖曰:「這人必來算我下三面,只一腳踢這廝下獻台去。」 有詩為證: 百萬人中較藝強,輕生棄命等尋常。 試看兩虎相吞噬,必定中間有一傷。 任原逼來虛將左腳賣個破綻,燕青叫聲,去任原左脅下穿將過去。任原急轉身又來拿燕青,被燕青虛躍一躍,又在右脅下鑽過去。大漢轉身不便,腳步亂了。燕青搶將入去,用右手扭住任原,把左手揪住頭,將頭頂住他胸脯,把任原直舉將起來,頭重腳輕,借力便旋了五旋。叫聲:「下去!」 把任原直攛下獻台。這勢喚做鶉鳩旋。數萬香官齊聲喝采。任原徒弟見攧番師父,先把獻台拽倒,亂搶利物。李逵看見,拿兩條杉木棍打入,有人認得李逵,外面做公的大叫曰:「休教走了李逵!」 太守聽得,便從後殿走了。廟裡眾人,各自奔散。李逵看任原跌得昏迷,揭塊石板,把任原頭打得粉碎。門外弓箭亂射入來,燕青、李逵扒上屋去,揭瓦亂打。廟前喊聲大舉,殺將入來。當先盧俊義、史進、穆弘、魯智深、武松、解珍、解寶七個好漢,引一千餘人策應。燕青、李逵見了從屋脊上跳下來,跟著大軍便走。又去店裡拿了雙斧,複去殺人。府裡整點官軍追時,那夥好漢去得遠了。盧俊義只不見李逵,叫穆弘尋他回寨。 李逵提雙斧直到壽張縣衙內,大叫:「李逵爺爺到此!」 壽張縣聽得「黑旋風李逵」五個字,那個不怕?李逵徑去知縣堂上坐了,叫曰:「公人出來說話。不來時,便放火!」 房內眾人商量,只得著幾個出去跪曰:「頭領必有指使。」 李逵曰:「我不來打攪縣裡。因在這裡經過,請出知縣相見。」 兩個去了,出來回話曰:「知縣見頭領來,開後門走了。」 李逵走入後堂來尋,卻見襆頭袍靴,李逵取襆頭帶了,把綠袍朝靴穿上,拿著槐簡走出廳前,大叫:「都來相見。」 眾人只得上去答應。李逵曰:「教吏聽候,我排衙便去。」 眾人只得聚集公吏人等,擎牙杖骨朵,打了三通鼓,向前聲喏。李逵大笑曰:「你眾人也叫兩個來告狀。」 吏人曰:「頭領在此,誰敢告狀!」 李逵曰:「你著兩個裝做告狀的來,我也不傷他,只是取笑。」 公吏人等商量,教兩個牢子裝廝打的來告狀。兩個跪在廳前,這個告曰:「他打了小人。」 那個告曰:「他罵了小人。」 李逵曰:「那個是吃打的?」 原告曰:「小人是吃打的。」 被告曰:「他罵了小人,才打他的。」 李逵曰:「這個打人的是好漢。先放他去。這個不長進的,怎地吃人打?與我枷在衙前示眾。」 便起身看枷。穆弘撞見叫曰:「眾人憂你不見,卻在這裡。」 拖著便走。李逵只得離了壽張縣,到得寨裡。宋江設宴與燕青慶賀,只見李逵放下綠襴袍並雙斧,搖搖擺擺至堂前,執槐簡來拜宋江兩拜,把這綠襴袍踏裂,絆倒在地。眾人都笑。宋江罵曰:「私自下山!但到處便惹禍端。今日對眾兄弟說過,再不饒你!」 李逵喏喏而退。 卻說泰安州並各處州縣,申奏宋江等騷擾一事,奏知道君皇帝。天子云:「去年元宵,此寇鬧了京國。今年又往各處騷擾,朕遣樞密院進兵,不見回奏。」 傍有御史大夫崔靖奏曰:「臣聞梁山泊上,立面大旗,上書『替天行道』四字。民心既服,不可加兵。即目遼兵犯境,,若要起兵征伐,深為不便。以臣愚意,若降一封丹詔,頒賜禦酒,命一大臣直到梁山泊招安,去敵遼兵,公私兩便。伏乞准奏。」 天子便差殿前太尉陳宗善為使,敬齎丹詔禦酒,前去招安。且聽下回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