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陳忱 > 水滸後傳 | 上頁 下頁
二四


  樂和道:「王宣慰著人請我轉去商量這事,你怎麼不曉得?」

  汪五狗道:「尹相公知道的,何必再問。郭相公差我來請素心老師父到府中去勸化兩位奶奶。」

  樂和取出二三錢銀子來,叫老蒼頭置辦酒菜:「我們同吃了去。」

  老尼先擺出素點心茶果,少刻酒到,樂和勸汪五狗吃了幾杯,問道:「你隨郭相公幾年了?」

  汪五狗道:「混賬!也同相公一樣,路上遇著的。」

  樂和道:「有甚好處到你麼?」

  汪五狗道:「有甚好處!單隻身上這領舊衣服。我也不願隨他,要自去尋生意做。尹相公你不知,他出身是一個花子,敲著魚鼓簡,沿門討飯。偶有趙禦史到黃河驛,認得他,送他三十兩銀子,一副鋪陳,薦到王宣慰府中,雇我挑行李。路上又惹出事來,哄我跟隨到此。醉了便大呵小罵,受他凌辱。只為沒盤纏回去,權時忍耐。」

  樂和道:「如今這奶奶、舍人在哪裡?」

  汪五狗道:「在東樓上。晚間養娘伴宿,樓下就叫我看守。今日他同王宣慰到茅山頂上燒香,過三日才回來。教請老師父去勸化。若勸化不轉,要用強哩。」

  樂和又取出二兩銀子與江五狗道:「一向勞你伏侍,這二兩銀子拿去買東西吃。我到府中,自看顧你。」

  汪五狗道:「若是尹相公這般好人,要小人水裡水裡去,火裡火裡去。其實不耐煩他的鳥氣,伏事相公是該的,怎好便受賞賜!」

  樂和道:「不當意思!」

  把銀子塞在他袖裡,丟個眼色與老蒼頭道:「五哥,你自斟一杯,我去登東便來。」

  老蒼頭跟到僻處,樂和說道:「王宣慰不在府中,極好用計。你去雇個船,把家裡細軟收拾,湊晚搖到秦淮河邊停泊,我同老師父進府,不可有誤。」

  老蒼頭喜諾先去了。

  樂和進來,汪五狗道:「小人吃不得了!尹相公同老師父進去罷。」

  樂和進同老尼進府,府中的人見了樂和說道:「尹相公又來了?」

  樂和道:「我要到江北,老爺又邀我轉來。」

  汪五狗竟領到東樓下,樂和道:「我前日在燕子磯看得不仔細,同老師父去再睃睃兒。」

  汪五狗道:「尹相公,你前日古板,故要遣你到東京去。若這般識趣,就不瞞你了!」

  就開了樓門。樂和同老尼上樓,恭身施禮道:「嫂嫂不必憂心!今晚就好出去了。」

  花恭人卻不認得,不好回答。樂和向花公子說道:「我是山寨裡鐵叫子樂和。數年不見,這般長成了。」

  花公子道:「失瞻了!原來是樂叔叔。我母子受難,求叔叔救解。」

  樂和低低道:「已算計定了,晚上便見。」

  老尼道:「奶奶到這裡放心不下,老管家央我來探信,恐怕門上不放,卻好這位相公到來。原是老爺好友,要設法救出。恰值宣慰差人來喚我勸化奶奶,故得到此。」

  樂和道:「老師父不消說了,我們下去罷。」

  把一個紙包與花公子,附耳道:「如此如此。」

  花公子歡喜不盡。遂走下樓,汪五狗道:「老師你勸得轉麼?」

  老尼搖頭。又問道:「尹相公看得若何?」

  樂和笑道:「果然生得標緻!怪不得王宣慰。老師父,你要出城門,快些去罷。」

  老尼自去。

  到晚上,裡面知道樂和轉來,送出晚膳。樂和吃罷,提一壺酒,到東樓下,汪五狗在哪裡打盹,搖醒道:「我獨自沒興,剩這壺酒,晚間冷落,你吃了罷。」

  汪五狗連忙接道:「又承相公厚情!」

  汪五狗原是酒鬼,到口便吃。樂和袖裡摸出幾個果子道:「一發與你過口!」

  汪五狗道:「多謝相公!」

  把這壺酒頃刻而盡,不多時口角流涎,昏迷不醒,倒在地上。樂和搜出鑰匙,開了樓門,叫道:「嫂嫂、舍人下去!」

  見兩個養娘也昏倒一邊。母子三人急忙下樓,恰好有朦朧微月,樂和引到後園門首,開了門走出。原來王宣慰正住在秦淮河桃葉渡邊,老蒼頭停船俟候,一齊下船。花恭人見家中細軟並養娘、小廝俱在船內,感激樂和不盡。有詩為證:

  銅雀春深鎖二喬,玉簫吹徹怨聲高。
  虞侯意氣施奇策,護得青青舊柳條

  花恭人道:「自從知寨亡過,我同姑娘矢志守節,不料遭逢奸計,監在東樓。那姓郭的百般說合,我二人誓死不從。虧得叔叔義重,救我母子,真是大恩難報!」

  樂和道:「我為姐夫孫立鬧了登州,暫躲在王宣慰府中,前日熱於磯,我若知是嫂嫂,那賊道也不敢弄這詭計了。天幸完名全節,脫了牢籠。只是如今到哪裡去好?北邊去不得,莫若杭州是個錦繡之邦,尋個所在權且安頓。公子這般長成,定是偉器,慢慢圖個出身。」

  花恭人道:「女流之輩,無甚見識,但憑叔叔主張。孩兒年幼,全仗教誨。」

  說話之間早已雞鳴,城門開了。從龍江關取路到鎮江,進了關口,一路順風。過了姑蘇,到寶帶橋,天色已晚,催著船家趕到吳江停泊。一時狂風驟起,那太湖裡的水從橋裡沖出來,洶湧難行。只見有兩個船駕起雙櫓,飛也似搖來。船頭上立一條大漢,手執三股漁叉,一聲胡哨,先把船家搠下水去,兩個恭人慌做一團,樂和、花公子立得身起,那大漢早已跳過船,拔出腰刀要砍下去。把樂和一認,喝道:「那漢子!你是誰?」

  樂和也仔細一看叫道:「你莫非出洞蛟童威麼?我是鐵叫子樂和!」

  那漢將刀入鞘,說道:「天昏月黑,險些害了哥哥!」

  樂和道:「童大哥,船內是花知寨嫂嫂和他兒子都在。」

  童威道:「這裡不是說話處,且到湖中去!」

  船家也爬起了,把船帶著,戧起兩道篷,竟到太湖中去了。正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畢竟後來如何結局,且聽下回分解。

  *==*==*

  樂和若上登雲山,文情便徑直冷落。妙在途遇郭京、入王宣慰府中,因而救出花家母子,以致得逢李俊。樂和不登山而出海,使李俊早得樂和之助者,郭京之力也。一路層折生奇,真如武夷五曲以上,匪夷所思矣。樂和訪柳陪堂直到建康,作者遙為花逢春地耳。既已到雨花臺,則柳生便不消尋著。如前傳魯達出家,需用戒刀度牒。張青店中,先有藥翻頭陀,知頭陀之不必真有,則知柳生不必相遇。文章有借路還家之法,此其一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