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一百一十四回 甯海軍宋江弔孝 湧金門張順歸神(1)


  (百回本之九十四回)

  【芥眉:看其立題之法,顯回中文字輕重伸縮之妙。】

  ***

  話說當下費保對李俊道:「小弟雖是個愚鹵匹夫,曾聞聰明人道:「世事有成必有敗,為人有興必有衰。」〔容眉:費保是個大聰明人。〕哥哥在梁山泊,勳業到今,已經數十餘載,更兼百戰百勝。去破遼國時,不曾損折了一個兄弟。今番收方臘,眼見挫動銳氣,天數不久。為何小弟不願為官?為因世情不好。有日太平之後,一個個必然來侵害你性命。自古道:「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此言極妙!今我四人,既已結義了,哥哥三人,何不趁此氣數未盡之時,尋個了身達命之處,對付些錢財,打了一隻大船,聚集幾人水手,江海內尋個淨辦處安身,以終天年,〔袁眉:好議論,好見識!此中亦有留侯,可敬可羨。〕豈不美哉!」

  李俊聽罷,倒地便拜,說道:「仁兄,重蒙教導,指引愚迷,〔容夾:亦是晚人。〕十分全美。只是方臘未曾剿得,宋公明恩義難拋,行此一步未得。今日便隨賢弟去了,全不見平生相聚的義氣。〔袁眉:李俊不即退步,愈見宋公明義結之深。〕若是眾位肯姑待李俊,容待收伏方臘之後,李俊引兩個兄弟,逕來相投,萬望帶挈。是必賢弟們先準備下這條門路。若負今日之言,天實厭之,非為男子也!」

  那四個道:「我等準備下船隻,專望哥哥到來,切不可負約!」

  李俊、費保結義飲酒都約定了,誓不負盟。

  次日,李俊辭別了費保四人,自和童威、童猛回來參見宋先鋒,俱說費保等四人不願為官,只願打魚快活。宋江又嗟歎了一回,傳令整點水陸軍兵起程。吳江縣已無賊寇,直取平望鎮,長驅而進,前望秀州而來。本州守將段愷聞知蘇州三大王方貌已死,只思量收拾走路。使人探知大軍離城不遠,遙望水陸路上,旌旗蔽日,船馬相連,嚇得魂消膽喪。前隊大將關勝、秦明已到城下,便分調水軍船隻,圍住西門。段愷在城上叫道:「不須攻擊,準備納降。」〔容夾:好貨。〕隨即開放城門,段愷香花燈燭,牽羊擔酒,迎接宋先鋒入城,直到州治歇下。段愷為首參見了,宋江撫慰段愷,複為良臣,便出榜安民。段愷稱說:「愷等原是睦州良民,累被方臘殘害,不得已投順部下。今得天兵到此,安敢不降?」

  宋江備問:「杭州甯海軍城池,是甚人守據?有多少人馬良將?」

  段愷稟道:「杭州城郭闊遠,人煙稠密,東北旱路,南面大江,西面是湖,〔餘評:杭州城堅,諸將輕敵,未知事情者。〕乃是方臘大太子南安王方天定守把,部下有七萬余軍馬,二十四員戰將,四個元帥,共是二十八員。為首兩個,最了得,一個是歙州僧人,名號寶光如來,俗姓鄧,法名元覺,使一條禪杖,乃是渾鐵打就的,可重五十餘斤,人皆稱為國師。〔容眉:又是一個魯智深,奇寄。〕又一個,乃是福州人氏,姓石名寶,慣使一個流星錘,百發百中,又能使一口寶刀,名為劈風刀,可以裁銅截鐵,遮莫三層鎧甲,如劈風一般過去。外有二十六員,都是遴選之將,亦皆悍勇。主帥切不可輕敵。」

  宋江聽罷,賞了段愷,便教去張招討軍前,說知備細。後來段愷就跟了張招討行軍,守把蘇州,卻委副都督劉光世來秀州守禦,宋先鋒卻移兵在李亭下寨。當與諸將筵宴賞軍,商議調兵攻取杭州之策。只見小旋風柴進起身道:「柴某自蒙兄長高唐州救命已來,一向累蒙仁兄顧愛,坐享榮華,不曾報得恩義。今願深入方臘賊巢,去做細作,或得一陣功勳,報效朝廷,也與兄長有光。未知尊意肯容否?」

  〔容眉:柴太守人紅鸞星動了。〕

  宋江大喜道:「若得大官人肯去直入賊巢,知得裡面溪山曲折,可以進兵,生擒賊首方臘,解上京師,方表微功,同享富貴。只恐賢弟路程勞苦,去不得。」

  柴進道:「情願舍死一往,只是得燕青為伴同行最好。此人曉得諸路鄉談,更兼見機而作。」

  宋江道:「賢弟之言,無不依允。只是燕青撥在盧先鋒部下,便可行文取來。」

  正商議未了,聞人報道:「盧先鋒特使燕青到來報捷。」

  宋江見報,大喜說道:「賢弟此行,必成大功矣!恰限燕青到來,也是吉兆。」

  柴進也喜。

  燕青到寨中,上帳拜罷宋江,吃了酒食。問道:「賢弟水路來?旱路來?」

  燕青答道:「乘傳到此。」

  宋江又問道:「戴宗回時,說道已進兵攻取湖州,其事如何?」

  燕青稟道:「自離宣州,盧先鋒分兵兩處:先鋒自引一半軍馬攻打湖州,殺死偽留守弓溫並手下副將五員,收伏了湖州,殺散了賊兵,安撫了百姓,一面行文申覆張招討,撥統制守禦,特令燕青來報捷。主將所分這一半人馬,叫林冲引領前去,攻取獨松關,都到杭州聚會。小弟來時,聽得說獨松關路上每日殺,取不得關,先鋒又同朱武去了,〔芥眉:更傳所聞,作尾聲關目。〕囑付委呼延灼將軍統領軍兵,守住湖州,待中軍招討調撥得統制到來,護境安民,才一面進兵,攻取德清縣,到杭州會合。」

  宋江又問道:「湖州守禦取德清,並調去獨松關殺,兩處分的人將,你且說與我姓名,共是幾人去,並幾人跟呼延灼來。」

  燕青道:「有單在此。」

  分去獨松關廝殺取關,現有正偏將佐二十三員:先鋒盧俊義、朱武、林冲、董平、張清、解珍、解寶、呂方、郭盛、歐鵬、鄧飛、李忠、周通、鄒淵、鄒潤、孫新、顧大嫂、李立、白勝、湯隆、朱貴、朱富、時遷。

  現在湖州守禦,即日進兵德清縣,現有正偏將佐一十九員:呼延灼、索超、穆弘、雷橫、楊雄、劉唐、單廷珪、魏定國、陳達、楊春、薛永、杜遷、穆春、李雲、石勇、龔旺、丁得孫、張青、孫二娘。

  「這兩處將佐,通計四十二員。小弟來時,那裡商議定了,目下進兵。」

  宋江道:「既然如此,兩路進兵攻取最好。卻才柴大官人,要和你去方臘賊巢裡面去做細作,你敢去麼?」

  燕青道:「主帥差遣,安敢不從?小弟願陪侍柴大官人去。」

  柴進甚喜,便道:「我扮做個白衣秀才,你扮做個僕者,一主一僕,背著琴劍書箱上路去,無人疑忌。直去海邊尋船,使過越州。卻取小路去諸暨縣,就那裡穿過山路,取睦州不遠了。」

  〔袁眉:作者于天罡頭領各顯倒能,獨柴進不能戰,此處才出。但疑樊瑞學公孫勝法,何不一見?〕

  商議已定,擇一日,柴進、燕青辭了宋先鋒,收拾琴劍書箱,自投海邊,尋船過去,不在話下。

  且說軍師吳用再與宋江道:「杭州南半邊,有錢塘大江,通達海島。若得幾個人駕小船從海邊去進赭山門,到南門外江邊,放起號炮,痭立號旗,城中必慌。你水軍中頭領,誰人去走一遭?」

  說猶未了,張橫、三阮道:「我們都去。」

  宋江道:「杭州西路,又靠著湖泊,亦要水軍用度,你等不可都去。」

  吳用道:「只可叫張橫同阮小七,駕船將引侯健、段景住去。」

  當時撥了四個人,引著三十余個水手,將帶了十數個火炮號旗,自來海邊尋船,望錢塘江裡進發。

  看官聽說,這回話都是散沙一般。先人書會留傳,一個個都要說到,只是難做一時說,慢慢敷演關目,下來便見。看官只牢記關目頭行,便知衷曲奧妙。

  〔袁眉:提揭一番,便有眼目。〕

  再說宋江分調兵將已了,回到秀州,計議進兵,攻取杭州,忽聽得東京有使命捧禦酒賞賜到州。〔袁眉:於多緒中,偏又插入一緒。〕宋江引大小將校,迎接入城,謝恩已罷,作禦酒供宴,管待天使。飲酒中間,天使又將出太醫院奏准,為上皇乍感小疾,索取神醫安道全回京,駕前委用,〔袁眉:先留馬醫,後取人醫,散做得好,此便是諸將近死之局。〕降下聖旨,就令來取。〔餘評:安道全三軍生死所賴以醫,何忍囗囗。〕

  宋江不敢阻當。次日,管待天使已了,就行起送安道全赴京。宋江等送出十里長亭餞行,安道全自同天使回京。有詩贊曰:

  安子青囊藝最精,山東行散有聲名。
  人誇脈得倉公妙,自負丹如薊子成。
  刮骨立看金鏃出,解肌時見刃痕平。
  梁山結義堅如石,此別難忘手足情。

  再說宋江把頒降到賞賜,分表眾將,擇日祭旗起軍,辭別劉都督、耿參謀,上馬進兵,水陸並行,船騎同發。路至崇德縣,守將聞知,奔回杭州去了。〔容夾:好貨。〕

  且說方臘太子方天定,聚集諸將在行宮議事。今時龍翔宮基址,乃是舊日行宮。方天定手下有四員大將。那四員:寶光如來國師鄧元覺、南離大將軍元帥石寶、鎮國大將軍厲天閏、護國大將軍司行方。這四個皆稱元帥大將軍名號,是方臘加封。

  又有二十四員偏將。那二十四員:厲天佑、吳值、趙毅、黃愛、晁中、湯逢士、王績、薛鬥南、冷恭、張儉、元興、姚義、溫克讓、茅迪、王仁、崔彧、廉明、徐白、張道原、鳳儀、張韜、蘇涇、米泉、貝應夔。

  這二十四個,皆封為將軍。共是二十八員,在方天定行宮,聚集計議。方天定說道:「即目宋江水陸並進,過江南來,平折了與他三個大郡。止有杭州,是南國之屏障。若有虧失,睦州焉能保守?前者司天太監浦文英,奏是「罡星侵入吳地,就裡為禍不小」,正是這夥人了。今來犯吾境界,汝等諸官,各受重爵,務必赤心報國,休得怠慢。」

  眾將啟奏方天定道:「主上寬心!放著許多精兵良將,朱曾與宋江對敵。目今雖是折陷了數處州郡,皆是不得其人,〔袁眉:千古中病之語。〕以致如此。今聞宋江、盧俊義分兵三路,來取杭州,殿下與國師謹守甯海軍城郭,作萬年基業。臣等眾將,各各分調迎敵。」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