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關 吳學究智取文安縣(2) |
|
公孫勝聽了,便和宋公明逕投後山退居內來。轉進觀後,崎嶇徑路,曲折階衢。行不到一里之間,但見荊棘為籬,外面都是青松翠柏,籬內盡是瑤草琪花。中有三間雪洞,羅真人在內端坐誦經。童子知有客來,開門相接。公孫勝先進草庵鶴軒前,禮拜本師已畢,便稟道:「弟子舊友,山東宋公明,受了招安,今奉赦命,封先鋒之職,統兵來破遼虜,今到薊州,特地要來參禮我師,見在此間。」 羅真人見說,便教請進。 宋江進得草庵,羅真人降階迎接。宋江再三懇請羅真人,坐受拜禮。羅真人道:「將軍國家上將,貧道乃山野村夫,何敢當此?」 宋江堅意謙讓,要禮拜他。羅真人方才肯坐。宋江先取信香爐中焚 ,參禮了八拜,便呼花榮等六個頭領,俱各禮拜已了。羅真人都教請坐,命童子烹茶獻 已罷。羅真人乃曰:「將軍上應星魁,外合列曜,一同替天行道,今則歸順宋朝,此清名萬載不磨矣!」 宋江道:「江乃鄆城小吏,逃罪上山,感謝四方豪傑,望風而來。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恩如骨肉,情若股肱肱。天垂景象,方知上慮天星地曜,會合一處。今奉詔命,統領大兵,征進遼國,逕涉仙境,夙生有緣,得一瞻拜。萬望真人指迷前程之事,不勝萬幸。」 羅真人道:「蒙將軍不棄,折節下問。出家人違俗已久,無心如死灰,無可效忠,幸勿督過。」 宋江再拜求教。 羅真人道:「將軍少坐,當具素齋。天色已晚,就此荒山草榻,權宿一宵,來早回馬。未知尊意若何?」 宋江便道:「宋江正欲我師指教,點悟愚迷,安忍便去。」 隨即喚從人托過金珠彩段,上獻羅真人。羅真人乃曰:「貧道僻居野叟,寄形宇內,縱使受此金珠,亦無用處。隨身自有布袍遮體,綾錦彩段,亦不曾穿。將軍統數萬之師,軍前賞賜,日費浩繁,所賜之物,乞請納回。」 宋江再拜,望請收納。羅真人堅執不受,當即供獻素齋,齋罷,又吃了茶。羅真人令公孫勝回家省母,明早卻來,隨將軍回城。 當晚留宋江庵中閒話。宋江把心腹之事,備細告知羅真人,願求指迷。羅真人道:「將軍一點忠義之心,與天地均同,神明必相護佑。他日生當封侯,死當廟食,決無疑慮。只是將軍一生命薄,不得全美。」 〔餘評:觀此段真人如此敬公明,非敬其人,止敬其忠。〕 宋江告道:「我師,莫非宋江此身不得善終?」 羅真人道:「非也!將軍亡必正寢,死必歸墳。只是所生命薄,為人到處多磨,憂中少樂。得意濃時,便當退步,切勿久戀富貴。」 〔袁眉:千載名言。然在宋江身上,不是久戀富貴,倒是久戀忠義,可敬可憐。〕 宋江再告:「我師,富貴非宋江之意,但願弟兄常常完聚,〔容夾:癡人。〕雖居貧賤,亦滿微心。只求大家安樂。」 〔餘評:公明言富貴不圖,只願兄弟常聚之言,此出乎實心而仁義全矣。觀此言,使人心有戚戚焉,而不能效之矣。〕 羅真人笑道:「大限到來,豈容汝等留戀乎?」 〔容夾:有道之言。〕 宋江再拜,求羅真人法語。羅真人命童子取過紙筆,寫下八句法語,度與宋江。那八句說道是: 忠心者少,義氣者稀。〔容眉:真正法語。〕〔袁眉:八字勘破世情。〕 幽燕功畢,明月虛輝。始逢冬暮,鴻雁分飛。吳頭楚尾,官祿同歸。 宋江看畢,不曉其意,再拜懇告:「乞我師金口剖決,指引迷愚。」〔容夾:癡人。〕羅真人道:「此乃天機,不可洩漏。他日應時,將軍自知。夜深更靜,請將軍觀內暫宿一宵,來日再會。貧道當年寢寐,未曾還的,再欲赴夢去也。〔容夾:好話。〕〔袁眉:大有玄機。〕將軍勿罪!」 宋江收了八句法語,藏在身邊,辭了羅真人,來觀內宿歇。〔容眉:如同李大哥來,定有一場好笑。〕眾道眾接至方丈,宿了一宵。 次日清晨,來參真人,其時公孫勝已到草庵裡了。羅真人叫備素饌齋飯相待。早饌已畢,羅真人再與宋江道:「將軍在上,貧道一言可稟。這個徒弟公孫勝,本從貧道山中出家,遠絕塵俗,正當其理。奈緣是一會下星辰,不由他不來。今俗緣日短,道行日長。若今日便留下,在此伏侍貧道,卻不見了弟兄往日情分。從今日跟將軍去幹大功,如奏凱還京,此時相辭,卻望將軍還放。一者使貧道有傳道之人,二乃免他老母倚門之望。將軍忠義之士,必舉忠義之行。未知將軍雅意肯納貧道否?」 宋江道:「師父法旨,弟子安敢不聽?況公孫勝先生與江弟兄,去住從他,焉敢阻當?」 羅真人同公孫勝都打個稽首道:「謝承將軍金諾。」 當下眾人,拜辭羅真人。羅真人直送宋江等出庵相別。羅真人道:「將軍善加保重,早得建節封侯。」 宋江拜別,出到觀前。所有乘坐馬匹,在觀中餵養,從人已牽在觀外俟候。眾道士送宋江等出到觀外相別。宋江教軍馬至半山平坦之處,與公孫勝等一同上馬,再回薊州。 〔容眉:如何不去參見公孫老母?〕 一路無話,早到城中,州衙前下馬。「黑旋風」李逵接著說道:「哥哥去望羅真人,怎生不帶兄弟去走一遭!」 〔容眉:好點級。〕 戴宗道:「羅真人說,你要殺他,好生怪你!」 李逵道:「他也奈何的我也勾了!」 眾人都笑。〔芥眉:不跟去仍照出,妙。若滯筆,決說作跟去,添一番做作矣。〕 宋江入進衙內,眾人都到後堂。宋江取出羅真人那八句法語,遞與吳用看詳,不曉其意,眾人反覆看了,亦不省的。公孫勝道:「兄長,此乃天機玄語,不可洩漏。收取過了,終身受用,休得只顧猜疑。師父法語,過後方知。」 宋江遂從其說,藏於天書之內。 自此之後,屯駐軍馬,在薊州一月有餘,並無軍情之事。至七月半後,檀州趙樞密行文書到來,說奉朝廷赦旨,催兵出戰。宋江接得樞密院紮付,便與軍師吳用計議,前到玉田縣,合會盧俊義等,操練軍馬,整頓軍器,分撥人員已定,再回薊州,祭祀旗纛,選日出師。聞左右報道:「遼國有使來到。」 宋江出接,卻是歐陽侍郎,便請入 後堂。敘禮已罷,宋江問道:「侍郎來意如何?」 歐陽侍郎道:「乞退左右!」 宋江隨即喝散軍士。侍郎乃言:「俺大遼國主,好生慕公之德。若蒙將軍慨然歸順,肯助大遼,必當建節封侯。全望早成大義,免俺國主懸望之心。」 宋江答道:「這裡也無外人,亦當盡忠告訴:侍郎不知前番足下來時,眾軍皆知其意。內中有一半人,不肯歸順。若是宋江便隨侍郎出幽州,朝見狼主時,有副先鋒盧俊義,必然引兵追趕,若就那裡城下廝並,不見了我弟兄們日前的義氣。我今先帶些心腹之人,不揀那座城子,借我躲避。他若引兵趕來,知我下落,那時卻好回避他。他若不聽,卻和他廝並,也未遲。他若不知我等下落時,他軍馬回報東京,必然別生枝節。我等那時朝見狼主,引領大遼軍馬,卻來與他廝殺,未為晚矣!」 〔餘評:觀公明此段義言,此言對侍郎真可為致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