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五十七回 三山聚義打青州 眾虎同心歸水泊(2)


  魯智深道:〔金夾批:二句連讀,始知其妙。活寫出宋江謙恭,魯達卻付之不知也。權詐人到大人面前,一寸一尺都行不去,可笑可醜。〕「久聞阿哥大名,無緣不曾拜會,今日且喜認得阿哥。」〔金夾批:活是魯達語,八字哭笑都有。〕〔容夾批:肖。〕〔容眉批:是魯和尚。〕宋江答道:「不才何足道哉!江湖上義士甚稱吾師清德;〔金夾批:宋江醜語。〕今日得識慈顏。〔金夾批:醜語。〕平生甚幸。」

  楊志起身再拜道:〔金夾批:寫楊志便有舊家子弟體,便有官體,一發襯出魯達直遂闊大來。〕「楊志舊日經過梁山泊,多蒙山寨重義相留:為是洒家愚迷,不曾肯住。今日幸得義士壯觀山寨。此是天下第一好事。」

  〔金夾批:楊志語又是一樣,八字中贊罵都有。〕

  宋江答道:「制使威名,播於江湖,只恨宋江相見太晚!」

  魯智深便令左右置酒招待,一一相見了。

  次日,宋江問青州一節,近日勝敗如何。楊志道:「目從孔亮去了,前後也交鋒三五次,各無輸贏。〔金夾批:只謂是補,不知是省。〕如今青州只憑呼延灼一個;若是拿下此人,覷此城子,如湯潑雪。」

  吳學究笑道:「此人可力敵,可用智擒。」

  〔金夾批:八字極寫呼延,下文以兩扇文字應之,章法嚴正。〕

  宋江道:「用何智可獲此人?」

  吳學究道:「只除如此如此……」宋江大喜道:「此計大妙!」

  當日分撥了人馬。次早起軍,前到青州城下,四面盡著軍馬圍住,擂鼓搖旗呐喊弱戰。城裡慕容知府見報,慌忙教請呼延灼商議道:「今次群賊又去報知梁山泊宋江到來,似此如之奈何?」

  呼延灼道:「恩相放心。群賊到來,先失地利。這廝們只好在水泊裡張狂,今卻擅離巢穴,〔金夾批:說得好,便與前文不犯。〕一個來捉一個,那廝們如何施展得?〔容眉批:大是,不可以成敗論英雄也。〕請恩相上城看呼延灼廝殺。」

  呼延灼連忙披掛衣甲上馬,叫開城門,放下吊橋,領了一千人馬,近城擺開。宋江陣中一將出馬。〔袁夾批:不出名字,妙。〕那人手狼牙棍,厲聲高罵知府:「濫官害民賊徒!把我全家誅戮,今日正好報儲雪恨!」

  慕容知府認得秦明,〔金夾批:冤有頭,債有主;筆有蹤,墨有線,不是孟浪置筆。○高唐林冲奮威,青州秦明怒發,是一樣文字。〕便罵道:「你這廝是朝廷命官,國家不會負你,緣何便敢造反?〔容夾批:實是不曾造反。〕若拿住你時,碎屍萬段!呼將軍,可先下手拿這賊!」

  呼延灼聽了,舞起雙鞭,縱馬直取秦明。秦明也出馬,舞動狼牙大棍來迎呼延灼。二將交馬,正是對手,直鬥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慕容知府見鬥得多時,恐怕呼延灼有失,慌忙鳴金,收軍入城。〔金夾批:如此救出秦明,深文曲筆,人所不曉。〕秦明,也不追趕,退回本陣,宋江教眾頭領軍校且退十五里下寨。

  卻說呼延灼回到城中,下馬來見慕容知府,說道:「小將正要拏那秦明,恩相如何收軍?」

  知府道:「我見你鬥了許多合,但恐勞因:因此收軍暫歇。秦明那廝原是我這裡統制,與花榮一同背反,〔容夾批:冤枉。〕這廝亦不可輕敵。」〔餘評:觀知府言秦明,可知秦明亦一勇猛之將士也。〕

  呼延灼道:「恩相放心,小將必要擒此背義之賊!適間和他鬥時,棍法已自亂了。〔容夾批:說嘴。〕來日教恩師看我立斬此賊!」

  〔金夾批:此一段應前不可力敵一句,下一段應前只可智擒一句。〕

  知府道:「既是將軍如此英雄,來日若臨敵之時,可殺開條路,送三個人出去:一個教他去東京求救;兩個教他去鄰近府州會合起兵,相助剿捕。」

  〔金夾批:詳于三山之請宋江,而不詳於青州之請救援,此所謂徐六擔板,只見一邊也。既寫三山之請宋江,又另自寫青州之請救援,此所謂一個李白,兩個李黑也。又不擔板,又不李黑,橫穿斜插,情勢俱備,如此段,真耐庵貫花之才也。〕

  呼延灼道:「恩相高見極明。」

  當日知府寫了求救文書,選了三個軍官,都發放了當。〔金夾批:不必明日真有是事,乃隔夜卻詳寫如此,譬如花影橫窗,有時真有,無時並無,妙絕。〕

  只說呼延灼回到歇處,卸了衣甲暫歇,天色未明,〔金夾批:文書未及發,官軍未及送,寫得好笑。〕只聽得軍校來報:〔金眉批:此一段應只可智擒。〕「城北門外土坡上有三騎私自在那裡埋伏:中間一個穿紅袍騎白馬的;兩邊兩個。只認右邊那個是小李廣花榮,左邊那個道裝打扮。」〔金夾批:寫三騎,或明或暗,如畫如話。〕呼延灼道:「那個穿紅的是宋江了。道裝的必是軍師吳用。你們休驚動了他,便點一百馬軍,跟我捉這三個!」〔容夾批:落在圈套裡了。〕呼延灼連忙披掛上馬,提了雙鞭,帶領一百余騎軍馬,悄悄地開了北門,放下吊橋,引軍趕上坡來,只見三個正自呆了臉看城。〔金夾批:奇事。〕〔容夾批:妙。〕呼延灼拍馬上坡,三個勒轉馬頭,慢慢走去。〔金夾批:奇事。〕〔容夾批:妙。〕呼延灼奮力趕到前面幾株枯樹邊廂,只見三個齊齊的勒住馬。〔金夾批:奇事。〕〔容夾批:妙。〕呼延灼方才趕到枯樹邊,只聽得呐聲喊。〔金夾批:奇事。〕呼延灼正踏著陷坑,人馬都跌將下坑去了。〔金夾批:寫得妙絕,輕輕而來,實出意外,令讀者亦複一驚也。〕〔芥眉批:忒擒得容易,試問為何容易如此?只因前來已纏場多回了,此時忽然收煞,亦出意表。若再牽扯長久,便犯前離巢求救兵之駁矣。〕兩邊走出五六十個撓釣手,先把呼延灼釣起來,綁縛了去,後面牽著那匹馬。〔金夾批:帶馬。〕其餘馬軍趕來,花榮射倒當頭五七個,後面的勒轉馬一哄都走了。

  宋江回到寨裡,那左右群刀手卻把呼延灼推將過來。宋江見了,連忙起身,喝叫快解了繩索,親自扶呼延灼上帳坐定。〔容眉批:都是這假小心哄了人,賊賊。〕宋江拜見。呼延灼道:「何故如此?」

  宋江道:「小可宋江怎敢背負朝廷?蓋為官吏污濫,威逼得緊,誤犯大罪,因此權借水泊裡隨時避難,只待朝廷赦罪招安。不想起動將軍,致勞神力。實慕將軍虎威,今者誤有冒犯切乞恕罪。」

  〔金夾批:處處以此數語說人入夥,正是宋江權詐鐵案,而村豎反因此文,續出半部,又衰然加以忠義之名,何也?〕

  呼延灼道:「被擒之人,萬死尚輕,義士何故重禮陪話?」

  宋江道:「量宋江怎敢壞得將軍性命?皇天可表寸心。」

  只是懇告哀求。呼延灼道:「兄長尊意莫非教呼延灼往東京告請招安,到山赦罪?」

  〔金夾批:忽然借呼延口為秦宮銅鏡,崒地將宋江一照,妙筆。宋江處處以招安說人入夥,人無有答之者,於是天下後世,遂真以宋江為日望招安也。此處忽然用呼延反問一句,直令宋江更遮不得,皮裡陽秋,其妙如此。〕〔袁眉批:前稱義士,今稱兄長,已心動口軟矣。〕

  宋江道:「將軍如何去得?〔金夾批:寫宋江只用一句截住,權詐如見,然亦心事如見矣,妙筆。〕高太尉那廝是心地偏窄之徒,忘人大恩,記人小過。〔容夾批:妙。〕將軍折了許多軍馬錢糧,他如何不見你罪責?〔金夾批:寫宋江巧言如簧,必主於說入夥而後止,皆是皮裡陽秋之筆,不重于罵高俅也。〕〔容眉批:搔著癢處。〕〔袁眉批:說得透根。〕如今韓滔、彭玘、凌振,已多在敝山入夥。倘蒙將軍不棄山寨微賤,宋江情願讓位與將軍;〔金夾批:數語是宋江正經題目。○情願讓位,醜語難堪。〕等朝廷見用,受了招安,那時盡忠報國,未為晚矣。」

  〔金夾批:仍作好言,寫宋江權詐可笑。〕

  呼延灼沉吟了半晌,一者是宋江禮數甚恭,〔金夾批:罵殺宋江。〕二者見宋江語言有理,〔金夾批:罵殺宋江。〕歎了一口氣,跪下在地道:「非是呼延灼不忠於國,實感兄長義氣過人,不容呼延灼不依!願隨鞭鐙,決無還理。」〔袁夾批:綴此語,應高太尉一段。〕〔餘評:觀延灼言非是不忠於國,實慕三三。〕宋江大喜,請呼延灼和眾頭領相見了。叫問李忠、周通討這匹踢雪騅馬還將軍坐騎。

  〔金夾批:馬字至此始結。〕〔袁眉批:歸結馬案。〕

  眾人再議救孔明之計。吳用道:「只除非教呼延將軍賺開城門,唾手可得。——更兼絕了這呼延將軍念頭。」

  〔金夾批:好。〕〔容夾批:惡。〕〔袁夾批:惡著。〕

  宋江聽了,來與呼延灼陪話道:「非是宋江貪劫城池,實因孔明叔侄陷在縲之中,非將軍賺開城門,必不可得。」

  呼延灼答道:「小弟既蒙兄長收錄,理當效力。」〔容夾批:好貨。〕當晚點起秦明、花榮、〔金夾批:仍點秦明、花榮為首,好。〕孫立、燕順、呂方、郭盛、解珍、解寶、歐鵬、王英:十個頭領,都扮作軍士模樣,跟了呼延灼,共是十一騎軍馬,來到城邊,直至壕塹上,大呼:「城上開門!我逃得性命回來!」

  城上人聽得是呼延灼聲音,慌忙報與慕容知府。此時知府為折了呼延灼,正納悶間,聽得報說呼延灼逃得回來,心中歡喜,連忙上馬,奔到城上;望見呼延灼有十數騎馬跟著,又不見面顏,只認得呼延灼聲音。

  知府問道:「將軍如何走得回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