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五十七回 三山聚義打青州 眾虎同心歸水泊(1)


  【金批:打青州,用秦明、花榮為第一撥,真乃處處不作浪筆。

  村學先生團泥作腹,鏤炭為眼,讀《水滸傳》,見宋江口中有許多好語,便遽然以「忠義」兩字過許老賊。甚或弁其書端,定為題目。此決不得不與之辯。

  辯曰:宋江有過人之才,是即誠然;若言其有忠義之心,心心圖報朝廷,此實萬萬不然之事也。何也?夫宋江,淮南之強盜也。人欲圖報朝廷,而無進身之策,至不得已而姑出於強盜。此一大不可也。曰;有逼之者也。

  夫有逼之,則私放晁蓋亦誰逼之?身為押司,骫法縱賊,此二大不可也。為農則農,為吏則吏;農言不出於畔,吏言不出於庭,分也。身在鄆城,而名滿天下,遠近相煽,包納荒穢,此三大不可也。私連大賊以受金,明殺平人以滅口。幸從小懲,便當大戒;乃潯陽題詩,反思報仇,不知誰是其仇?至欲血染江水,此四大不可也。語云:「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

  江以一朝小忿,貽大稚于老父。夫不有于父,何有於他?誠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五大不可也。燕順、鄭天壽、王英則羅而致之梁山,呂方、郭盛則羅而致之梁山,此猶可恕也;甚乃至於花榮亦羅而致之梁山,黃信、秦明亦羅而致之梁山,是胡可恕也。落草之事雖未遂,營窟之心實已久,此六大不可也。

  白龍之劫,猶出群力;無為之燒,豈非獨斷?白龍之劫,猶曰「救死」;無為之燒,豈非肆毒?此七大不可也。打州掠縣,只如戲事,劫獄開庫,乃為固然。

  殺官長則無不坐以污濫之名,買百姓則便借其府藏之物,此八大不可也。官兵則拒殺官兵,王師則拒殺王師,橫行河朔,其鋒莫犯,遂使上無甯食天子,下無生還將軍,此九大不可也。初以水泊避罪,後忽忠義名堂,設印信賞罰之專司,制龍虎熊羆之旗號,甚乃至於黃鉞、白旄、朱鉞、皂蓋違禁之物,無一不有,此十大不可也。夫宋江之罪,擢及無窮,論其大者,則有十條。而村學先生猶鰓鰓以忠義目之,一若惟恐不得當者,斯其心何心也!

  原村學先生之心,則豈非以宋江每得名將,必親為之釋縛、擎盞,流淚縱橫,痛陳忠君報國之志,極訴寢食招安之誠,言言刳胸臆,聲聲瀝熱血哉?

  乃吾所以斷宋江之為強盜,而萬萬必無忠義之心者,亦正於此。何也?夫招安,則強盜之變計也。其初父兄失教,喜學拳勇;其既恃其拳勇,不事生產;其既生產乏絕,不免困劇;其既困劇不甘,試為劫奪;其既劫奪既便,遂成嘯聚;其既嘯聚漸夥,必受討捕;其既至於必受討捕。而強盜因而自思:進有自贖之榮,退有免死之樂,則誠莫如招安之策為至便也。若夫保障方面,為王干城,如秦明、呼延等,世受國恩,寵綏未絕,如花榮、徐寧等,奇材異能,莫不畢效,如凌振、索超、董平、張清等,雖在偏裨,大用有日,如彭玘、韓滔、宣贊、郝思文、龔旺、丁得孫等:是皆食宋之祿,為宋之官,感宋之德,分宋之憂,已無不展之才,已無不吐之氣,已無不竭之忠,已無不報之恩者也。乃吾不知宋江何心,必欲悉擒而致之於山泊。悉擒而致之,而或不可致,則必曲為之說曰:其暫避此,以需招安。嗟乎!強盜則須招安,將軍胡為亦須招安?身在水泊則須招安而歸順朝廷,身在朝廷,胡為亦須招安而反入水泊?以此語問宋江,而宋江無以應也。

  故知一心報國,日望招安之言,皆宋江所以誘人入水泊。諺云:「餌芳可釣,言美可招也。」

  宋江以是言誘人入水泊,而人無不信之而甘心入于水泊。傳曰:「久假而不歸。」

  惡知其非有也?彼村學先生不知烏之黑白,猶鰓鰓以忠義目之,惟恐不得其當,斯其心何心也!

  自第七回寫魯達後,遙遙直隔四十九回而複寫魯達。乃吾讀其文,不惟聲情魯達也,蓋其神理悉魯達也。尤可譯者,四十九回之前,寫魯達以酒為命;乃四十九回之後,寫魯達涓滴不飲,然而聲情神理無有非魯達者。夫而後知今日之魯達涓滴不飲,與昔日之魯達以酒為命,正是一副事也。】

  ***

  話說武松引孔亮拜告魯智深,楊志求救哥哥孔明並叔叔孔賓,魯智深便要聚集三山人馬前去攻打。

  楊志道:〔金夾批:請宋公明,偏出自楊志、魯達二人,脫去武松,此行文避熟之法也。〕「若要打青州,須用大隊軍馬,方可得濟。俺知梁山泊宋公明大名,江湖上都喚他做及時雨宋江,更兼呼延灼是他那裡仇人。俺們弟兄和孔家弟兄的人馬,都並做一處;〔金夾批:孔家人馬,楊志說併做一處,下又交付魯達,都卸出武松,以避俗筆之熟。〕洒家這裡,再等桃花山人馬齊備,一面且去攻打青州。孔亮兄弟,你卻親身星夜去梁山泊請下宋公明來並力攻城,此為上計。亦且宋三郎與你至厚。你們弟兄心下如何?」

  〔袁眉批:請宋漢明偏不出自武松、孔亮,妙。〕

  魯智深道:〔金夾批:請宋江若單出自楊志口,便是漏失武松;今出自楊志口,又出魯達口,便知不是漏失武松也。行文之妙如此。〕「正是如此。我只見今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會。眾人說他的名字,聒得洒家耳朵也聾了,〔容夾批:肖。〕〔容眉批:畫出一個直性和尚。〕想必其人是個真男子,以至天下聞名。〔金夾批:一段寫得筆墨淋漓,是蘇舜欽下酒物也。〕前番和花知寨在清風山時,洒家有心要去和他廝會。及至洒家去時,又聽得說道去了;以此無緣,不得相見。〔金夾批:補敘出一段,便令奪珠寺後,救桃花前,作者自無兩番筆墨,魯達並非老大隔斷。〕〔袁眉批:補出未有情事。〕罷了,〔金夾批:二字是計決抖擻之辭,俗本連上作一句讀,可笑。〕孔亮兄弟,你要救你哥哥時,快親自去那裡告請他來。洒家等先在這裡和那撮鳥廝殺!」〔金夾批:謂之預補法。〕孔亮交付小嘍囉與了魯智深,〔金夾批:本是楊志說併作一處,此卻交付魯達,筆筆周匝。〕只帶一個伴當,扮做客商,星夜投梁山泊來。

  且說魯智深、楊志、武松二人去山寨裡喚將施恩,曹正,再帶一二百人下山來相助。桃花山李忠、周通,得了消息,便帶本山人馬,盡數點起,只留三五十個小嘍囉看守寨柵,其餘都帶下山來青州城下聚集,一同攻打城池,不在話下。

  卻說孔亮自離了青州,迤邐來到梁山泊邊催命判官李立酒店裡買酒吃,問路。李立見他兩個來得面生,便請坐地地問道:「客人從那裡來?」

  孔亮道:「從青州來。」

  李立問道:「客人要去梁山泊尋誰?」

  孔亮答道:「有個相識在山上,特來尋他。」

  李立道:「山上寨中都是大王住處。你如可去得!」

  孔亮道:「便是要尋宋大王。」

  李立道:「即是來尋宋頭領,我這裡有分例。」

  便叫火家快去安排分例酒來相待。孔亮道:「素不相識,如何見款?」

  李立道:「客官不知:但是來尋山寨頭領,必然是社火中人故舊交友,豈敢有失支應?便當去報。」

  孔亮道:「小人便是白虎山前莊戶孔亮的便是。」

  李立道:「曾聽得宋公明哥哥說大名來,今日且喜上山。」

  二人飲罷分例酒,隨即開窗,就水亭上放了一枝響箭,見對港蘆葦深早有小嘍囉桌過船來,到水亭下。李立便請孔亮下了船,一同搖到金沙灘上岸,卻上關來。孔亮看見三關雄壯,槍刀劍戟如林,心下想道:「聽得說梁山泊興旺,不想做下這等大事業!」〔金夾批:將白虎之隘陋,只一筆反照出來。〕已有小嘍囉先去報知,宋江慌忙下來迎接。孔亮見了,連忙下拜。宋江問道:「賢弟緣何到此?」〔金夾批:武藝低微,所以到此。〕孔亮拜罷,放聲大器。

  宋江道:「賢弟心中有何危厄不決之難,但請盡說不妨。便當不避水火,一力與汝相助。賢弟且請起來。」

  孔亮道:「自從師父離別之後,老父亡化,哥哥孔明與本鄉上戶爭些閒氣起來,殺了他一家老小,官司來捕捉得緊;因此反上白虎山,聚集五七百人,打家劫舍。青州城裡卻有叔叔孔賓被慕容知府捉了,重枷釘在獄中,因此,我弟兄兩個去打城子,指望救取叔叔孔賓。誰想去到城下,正撞了那個使雙鞭的呼延灼。哥哥與他交鋒,致被他捉了,解送青州,下在牢裡,存亡未保。小弟又被他追殺一陣。次日,正撞著武松,他便引我去拜見同伴的;一個是花和尚魯智深,一個是青面獸楊志。他二人一見如故,便商議救兄一事。他道:〔金夾批:他道者,武松道也。上文本是楊志、魯達道也,此卻正雲武松道者,洵知上文脫去武松,只是行文避熟,其實楊志、魯達,即武松也。〕『我請魯、楊二頭領並桃花山李忠、周通聚集二山人馬攻打青州。你可連夜快去梁山泊內告你師父宋公明來救你叔兄兩個。』以此今日一逕到此。」

  宋江道:「此是易為之事,你且放心。」

  宋江便引孔亮參見晁蓋、吳用、公孫勝,並眾頭領,備說呼延灼走在青州,投奔慕容知府,今來捉了孔明,以此孔亮來到,懇告求救。晁蓋道:「既然他兩處好漢尚兀自仗義行仁,今者,三郎和他至愛交友,如何不去?——三郎賢弟,你連次下山多遍,今番權且守寨,愚兄替你走一遭。」〔袁夾批:屢欲下山,見義氣,亦理曾頭市根。〕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這個是兄弟的事。既是他遠來相投,小可若是不去,恐他兄們心下不安;小可情願請幾位弟兄同走一遭。」〔金夾批:又書晁蓋要去,宋江不肯,與後對看。〕說言未了,廳上廳下一齊都道:「願效犬馬之勞,跟隨同去。」〔金夾批:須知此句,正為三山歸泊作大呼在應。蓋今日若干人,一齊都下去,便引後日若干人,一齊都上來也。不善讀書人,只謂是宋江面上耳。眼光之大小,豈可以以彼此計!〕〔袁眉批:此段寫出同心合力之義,人人生動。〕

  宋江大喜,當日設筵管待孔亮。飲筵中間,宋江喚鐵面孔目斐宣定撥下山人數,分作五軍起行:前軍便差花榮、秦明、燕順、王矮虎,〔金夾批:第一撥便是花榮、秦明、而以燕順、王矮虎副之,為青州故也。〕開路作先鋒;〔袁眉批:用秦明、花榮作先鋒,亦有意思。〕第二隊便差穆弘、楊雄、解寶;〔金夾批:第二撥。〕中軍便是主將宋江、吳用、呂方、郭盛;〔金夾批:中軍居中,又是一樣章法。〕第四隊便是朱仝、柴進、李俊、張橫;〔金夾批:第三撥。〕後軍便差孫立、楊林、歐鵬、凌振、催軍作合後。

  〔金夾批:第四撥。○以前軍、中軍、後軍字,與第二隊、第四隊,間雜成文,甚好。〕

  梁山泊點起五軍,共計二十個頭領,馬步軍兵三千人馬。其餘頭領,自守晁蓋守把寨柵。當下宋江別了晁蓋,自同孔亮下山前進。所過州縣,秋毫無犯。〔金夾批:凡此書每書所過州縣四字者,皆特著宋江之惡,見其過都曆國,公然橫行,而又以秋毫無犯四字,為之省文也。俗本不知,乃又於二句上另加

  于路無事四字。彼又豈知所過州縣之即于路,秋毫無犯之即無事哉!世人不識字,至於如此。〕〔袁夾批:春秋書法。〕
已到青州,孔亮先到魯智深等軍中報知,眾好漢安排迎接。宋江中軍到了,武松引魯智深、楊志、李忠、周通、施恩、曹正,都來相見了。

  〔金夾批:上文獨脫去武松,此文獨提出武松,筆筆妙筆。〕〔芥眉批:武松與宋江應有許多說話,偏不敘一句,只用一引字盡之,反將魯智深、楊志敘說兩段,得詳略之變,非俗筆所能辨。〕

  宋江讓魯智深坐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