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五十六回 徐寧教使鉤鐮槍 宋江大破連環馬(3) |
|
周通道:「小弟也多知他那裡豪傑;只恐那和尚記當初之事,〔金夾批:輕輕四字,提動無數。〕不肯來救。」 李忠笑道:「不然,也是個直性的人,使人到彼,必然親引軍來救我。」 〔容夾批:倒不知己?能知魯達,此其所以為李忠也。俗本略增數字,便不復成語。〕 周通道:「哥哥也說得是。」 就寫了一封書,差兩個了事的小嘍囉,從山滾將下去,〔金夾批:妙絕妙絕,數十卷前絕倒之事,此處忽然以閒筆又畫出來。○俗本作踅將下去,驟讀之,亦殊不覺其失。及見古本乃是滾字,方歎一言之訛,相去無算也。〕取路投二龍山來。行了兩日,早到山下,那裡小嘍囉問了備細來情。 且說寶珠寺裡,大殿上坐著三個頭領:為首是花和尚魯智深,第二是青面獸楊志,第三是行者二郎武松。前面山門下,坐著四個小頭領:一徊是金眼彪施恩,〔金夾批:一齊出現,真挽弶弩。〕原是孟州牢城施管營的兒子,為因武松殺了張都監一家人口,官司著落他家追捉凶身,以此連夜挈家逃走在江湖上,後來父母俱亡,打聽得武松在二龍山,連夜投奔入夥;〔金夾批:補血濺鴛鴦一篇尾。〕一個是操刀鬼曹正,〔金夾批:一齊出現。〕原是同魯智深,楊志奪取寶珠寺,殺了鄧龍,後來入夥;〔金夾批:補雙奪珠寺一篇尾。〕一個是菜園子張青,一個是母夜叉孫二娘,夫妻兩個,〔金夾批:一齊出現。〕原是孟州道十字坡賣人肉鏝頭的,因魯智深,武松連連寄書招他,亦來投奔入夥。 〔金夾批:補人肉饅頭一篇尾。〕 曹正聽得說桃花山有書,先來問了詳細,直上殿上稟覆三個大頭領知道。智深道:「洒家當初離五臺山時,到一個桃花村投宿,好生打了那撮烏一頓。那廝卻為認得洒家,倒請上山去吃了一日酒,〔金夾批:凡敘舊事,正以約略為妙耳。俗本止增一二字,便令太詳,不復可讀。○略于敘舊,詳於敘偷,寫出妙人。〕結識洒家為兄,卻便留俺做個寨主。俺見這廝們慳吝,被俺偷了若干金銀酒器撒開他。〔金夾批:真是青天白日心事,烈風雷雨弗迷者也。〕如今卻來求救,且放那小嘍囉上關來,看他說甚麼。」 曹正去不多時,把那嘍囉引到殿下,唱了喏,說道:「青州慕容知府近日收得個進征梁山泊失利的雙鞭呼延灼。如今慕容知府先教掃蕩俺這裡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幾座山寨,卻借軍與他收捕梁山泊復仇。俺的頭領今欲啟請大頭領將軍下山相救;明朝無事了時,情願來納進奉。」 楊志道:「俺們各守山寨,保護山頭,本不去救應的是。洒家一者怕壞了江湖上豪傑;二者恐那廝得了桃花山便小覷了洒家這裡;可留下張青、孫二娘、施恩、曹正看守寨柵,俺三個親自走一遭。」 隨即點起五百小嘍囉,六十余騎軍馬。各帶了衣甲軍器,逕往桃花山來。 卻說李忠知二龍山消息,自引了三百小嘍囉下山策應。呼延灼聞知,急領所部軍馬,攔路列陣,舞鞭出馬,來與李忠相殺。原來李忠祖貫濠州定遠人氏,家中祖傳,靠使槍棒為生;人見他身材壯健,因此呼他做打虎將。〔金夾批:前文所略,至此始出。〕〔袁眉批:以前未見,此處才原出籍貫。〕當時下山來與呼延灼交戰,卻如何敵得呼延灼過;鬥了十合之上,見不是頭,撥開軍器便走。呼延灼見他本事低微,縱馬趕上山來。小霸王周通正在半山裡看見,便飛下鵝卵石來。呼延灼慌忙回馬下山來,只見官軍迭頭呐喊。呼延灼便問道:「為何呐喊?」 後軍答道:「遠望見一彪軍馬飛奔而來!」 呼延灼聽了,便來後軍隊裡看時。見塵頭起處,當頭一個胖大和尚,騎了一匹白馬,正是花和尚魯智深,在馬上大喝道:「那個是梁山泊殺敗的撮鳥,敢來俺這裡唬嚇人!」〔金夾批:收捕盜賊,名之為唬嚇人,絕倒。〕呼延灼道:「先殺你這個禿驢,豁我心中怒氣!」 魯智深輪動鐵禪仗,呼延灼舞起雙鞭,二馬相交,兩邊呐喊。鬥至四五十合不分勝敗。呼延灼暗暗喝采道:〔金夾批:章法。〕「這個和尚倒恁地了得!」〔金夾批:又惡知其初之非和尚耶?〕兩邊鳴金,各自收軍暫歇。呼延灼少停,卻耐不得,再縱馬出陣,〔金夾批:又活畫出呼延,又急轉出楊志,妙筆。〕大叫:「賊和尚!再出來與你定個輸贏,見個勝敗!」 魯智深卻待正要出馬,楊志叫道:「大哥少歇,看洒家去捉這廝!」 舞刀出馬來與呼延灼交鋒。兩個鬥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呼延灼又暗暗采道:〔金夾批:章法。〕「怎的那裡走出這兩個來!恁地了得!不是綠林中手段!」〔金夾批:又惡知其無可奈何,始入綠林耶?○借呼延口中一哭。〕楊志也見呼延灼武藝高強,賣個破綻,撥回馬,跑回本陣。呼延灼也勒轉馬頭,不來追趕。兩邊各自收軍。魯智深便和楊志商議道:「俺們初到此處,不宜逼近下寨。且退二十里,明日卻再來廝殺。」〔金夾批:輕輕一折,折出奇景,讀下咥然一笑。〕帶領小嘍囉,自過附近山岡下寨去了。 卻說呼延灼在帳中納悶,心內想道:「指望到此勢如破竹,便拿了這夥草寇,怎知卻又逢著這般 對手!我直如此命薄!」 正沒擺佈處,只見慕容知府使人喚道:「叫將軍且領兵回來保守城中。今有白虎山,強入孔明、孔亮〔金夾批:白虎山換一法出。〕引人馬來青州劫牢。〔芥眉批:一山請到,一山自到,亦是變幻。〕〔餘評:三寨打城,見天下分崩,群雄四起,天下望歎,深足惜也。〕怕府庫有失,特令來請將軍回城守備。」 呼延灼聽了,就這機會,帶領軍馬,連夜回青州去了。〔金夾批:作一不了局,妙。〕 次日,魯智深和楊志、武松又引了小嘍囉搖旗呐喊,直到山下來看時,一個軍馬也無了,倒吃了一驚。〔金夾批:閑處蹙出奇景,令文字不寂寞。〕山上李忠、周通,引人下來拜請三立頭領上到山寨裡,殺羊宰馬,筵席相待,一面使人下山探聽前路消息。 且說呼延灼引軍回到城下,卻見了一彪軍馬,正來到城邊。為頭的乃是白虎山下孔太公兒子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金夾批:如挽強弩。〕兩個因和本鄉一個財主爭競,把他一門良賤盡都殺了,聚集起五七百人,占住白虎山,打家劫舍;〔金夾批:亦補醉打孔亮一篇尾。〕因為青州城裡有他的叔叔孔賓,被慕容知府捉下,監在牢裡,孔明、孔亮特地點起山寨小嘍囉來打青州,要救叔叔出去。〔金夾批:撮起一事,令文字成貫。〕〔芥眉批:傳中有正說,有帶說,有追說,種種得體。〕正迎著呼延灼軍馬,兩邊擁著,敵住廝殺。呼延灼便出馬到陣前。慕容知在城樓上觀看,見孔明當先挺槍出馬,直取呼延灼。兩馬相交,鬥到二十余合,呼延灼要在知府跟前顯本事;又值孔明武藝低微,〔金夾批:是宋江高弟也,閑中忽置一貶,以表宋江之百無一長,只是一片權詐也。○如此寫宋江,真是皮裡秋陽矣。〕只辦得架隔遮攔;鬥到間深裡,呼延灼就馬上把孔明活捉了去,孔亮只得引了小嘍囉便走。慕容知府城樓上指著,叫呼延灼引兵去趕,官兵一俺,活捉得百十餘人。孔亮大敗,四散奔走,至晚尋個古廟安歇。 卻說呼延灼活捉得孔明,解入城中,來見慕容知府。知府大喜,叫把孔明大枷釘下牢裡,和孔賓一處監收。一面賞勞三軍,一面管待呼延灼,備問桃花山消息。呼延灼道:「本待是『甕中捉氅,手到拿來』,無端又被一夥強人前來救應。數內一個和尚,一個青臉大漢,二次交鋒,各無勝敗。這個武藝不比尋常,不是綠林中手段;因此未曾拿得。」 慕容知府道:「這個和尚便是延安府老種經略帳前軍官提轄魯達;〔金夾批:如此人物,失令做提轄已不可,況並不容做提轄。〕今次落髮為僧,喚做花和尚魯智深。這一個青臉大漢亦是東京殿帥府制使官,喚做青面獸楊志。〔金夾批:如此人物,止令做制使已不可況並不令做制使!〕再有一個行者,喚做武松,原是景陽岡打虎的武都頭。〔金夾批:如此人物,止令做都頭已不可,況並不容做都頭!○三句不是重出之文,正與呼延喝采相對,所謂借太守口中一哭也。〕——這三個占住了二龍山,打家劫舍,累次拒敵官軍,殺了三五個捕盜官,直至如今,未曾捉得!」 呼延灼道:「我見這廝們武藝精熟,原是楊制使,魯提轄,真名不虛傳!〔金夾批:上呼延只贊魯、楊,知府卻並及武二,此知府自說三個,呼延卻只歎二人,筆下分寸都出。既已這廝,則應削其官矣,仍稱之為制使、提轄者,所以深許楊志、魯達之為邊庭有用之才,不得已而至於綠林,而非其自為綠林也。借呼延口中一哭,令千載讀之,人人彈淚。〕——恩相放心,呼延灼今日在此,少不得一個個活捉瞭解官!」 〔容夾批:說嘴。〕〔餘評:延灼敗,不能回見朝廷,今捉得孔明,心便思復仇回朝,豈自知己亦寨之類也。〕 知府大喜,設筵管待已了,且請房客內歇,不在話下。 卻說孔亮引了敗殘人馬,正行之間,猛可裡樹林中撞出一彪人馬,當先一籌好漢,便是行者武松。 〔金夾批:如此牽合,力挽弶弩。○前用魯、楊鬥呼延,此用武松遇孔亮,只三個人,筆下調遣之妙如此。若在俗筆,何難昨日再寫一陣,今日總寫撞出耶?〕 孔亮慌忙滾鞍下馬,便拜道:「壯士無恙?」 武松連忙答應,扶起問道:「聞知足下弟兄們占住白虎山聚義,幾次要來拜望;一者不得下山,二乃路途不順,以此難得相見。今日有事到此?」 孔亮把救叔叔孔賓陷兄之事告訴了一遍。武松道:「足下休慌。我有六七個弟兄,現在二龍山聚義。今為桃花山,李忠,周通,被青州官軍攻擊得緊,來我山寨求救。魯、楊二頭領同了孩兒們先來與呼延灼交戰,兩個廝並了一日,不知何故,呼延灼忽然夜間去了。桃花山留我弟兄三人筵宴,把這踢雪馬送與我們。〔金夾批:連貫三山,以馬為線,妙筆。〕今我部領頭隊人馬回山,他二位隨後便到。我叫他去打青州,救你叔兄如何?」 孔亮拜謝武松。等了半晌,只見魯智深、楊志兩個並馬都到。〔金夾批:只三個人,何故兩個卻是並馬,一個偏作前軍?明明露出調遣勻停之跡,與讀書之人欣賞也。〕武松引孔亮拜見二位,備說:「那時我與宋江在他莊上相會,多有相擾。今日俺們可以義氣為重,聚集三山人馬,攻打青州,殺了慕容知府,擒獲呼延灼,各取府庫錢糧,以供山寨之用,如何?」 魯智深道:「洒家也是這般思相。便使人去桃花山報知,叫李忠、周通,引孩兒們來,俺三處一同去打青州。」 楊志便道:「青州城池堅固,人馬強壯;又有呼延灼那廝英勇;不是俺自滅威風,若要攻打青州時,只除非依我一言,指日可得。」 〔餘評:觀楊志結通宋江破青州,其所見志大。〕 武松道:「哥哥,願聞其略。」 那楊志言無數句,話不一席,有分教: 青州百姓,家家瓦裂煙飛;水滸英雄,個個摩拳擦掌。 畢竟楊志對武松說出怎地打青州,且聽下回分解。 *** 【容評:卓吾曰:一僧讀到此處,見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都是強盜,歎曰:當時強盜直恁地多。餘曰:當時在朝強盜還多些。】 【袁評:岳武穆以麻劄刀破拐子馬,徐將軍以鉤鐮槍破連環馬,英雄出奇制勝,自兩相符。】 【王望如曰:徐寧詩云:「四撥三鉤通七路,共分九變合神機。二十四步挪前後,一十六翻大轉圍」此訣習熟既久,梁山有鉤鐮槍,宋家無連環馬矣。 又曰:不用馬兵而用步兵,有誘敵者,有放炮者,先使鉤鐮槍與撓鉤手埋伏荒蘆敗棘之中,待軍馬衝突,藏兵捉將,縛馬鉤人,三千連環,一朝頓解,彭玘、凌振而外,又得韓滔。嗟彼灼將軍獨騎踢雪烏騅,奔走青州道上,時兮不利,又為桃花強人所竊,英雄不得志,到處荊榛,言之扼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