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十二回 青面獸北京鬥武 急先鋒東郭爭功(3)


  梁中書叫取兩錠白銀兩副表裡來賞賜二人;就叫軍政司將兩個都升做管軍提轄使;便叫貼了文案,從今日便參了他兩個。索超、楊志,都拜謝了梁中書,〔金夾批:謝中書。〕將著賞賜下廳來,〔金夾批:下廳來。〕解了槍刀弓箭,卸了頭盔衣甲,換了衣裳。索超也自去了披掛,換了錦襖。〔金夾批:精細庠序。〕都上廳來,〔金夾批:上廳來。〕再拜謝了眾軍官。〔金夾批:謝眾軍官。〕梁中書叫索超、楊志,兩個也見了禮,〔金夾批:兩峰劈插,至此突然併合,妙絕。〕入班做了提轄。眾軍卒打著得勝鼓,把著那金鼓旗先散。〔金夾批:發放滿教場人,留下梁中書、從軍官、索超、楊志。〕梁中書和大小軍官都在演武廳上筵宴。

  看看紅日西沈,筵席已罷,梁中書上了馬,眾官員都送歸府。馬頭前擺著這兩個新參的提轄,上下肩都騎著馬,頭上都帶著紅花,迎入東郭門來。〔金夾批:餘勢猶勁。〕兩邊街道,扶老攜幼,都看了歡喜。梁中書在馬上問道:「你那百姓歡喜為何?」〔容夾批:不像。〕眾老人都跪了稟道:「老漢等生在北京,長在大名,從不曾見今日這等兩個好漢將軍比試!今日教場中看了這般敵手,如何不歡喜!」〔金夾批:半日敘滿教場喝采,讀者止謂若干軍卒,然已極多矣。忽然于大軍散去之後,梁中書回府之時,有意無意補出一大名城百姓來,遂令讀者陡然回想适才交馬時,人山人海,不是前番讀時氣象也,可謂咄咄怪事矣。〕〔袁眉批:此處又寫出一段民情來,用意詳厚。〕梁中書在馬上聽了大喜。回到府中,眾官各自散了。〔金夾批:發放眾官,留下梁中書、索超、楊志。〕索超自有一斑弟兄請去作慶飲酒。

  〔金夾批:發放索超,留下梁中書、楊志。〕

  楊志新來,未有相識,自去梁府宿歇,早晚殷勤聽候使喚,〔金夾批:滿教場中人山人海,卻一次一序,先發放眾軍,又發放眾官,又發放索超,單單剩下楊志一個,與梁中書一個,一塊兒往著,殷勤親熱,異哉!如此一回大書,乃正為此一句,為生辰綱作伏線耳,彼細儒惡足以知之。〕都不在話下。

  且把這閒話丟過,〔金眉批:已上如許一篇大文,卻只算做閒話,須知。〕只說正話。自東郭演武之後,梁中書十分愛惜楊志,早晚與他並不相離,〔金夾批:伏線有勁弓怒馬之勢。〕〔袁夾批:伏。〕月中又有一分請受,自漸漸地有人來結識他。〔金夾批:閒筆。〕那索超見了楊志手段高強,心中也自欽伏。

  〔金夾批:閒筆。〕〔袁眉批:世人情態,英雄心事,一齊說出。〕

  不覺光陰迅速,又早春盡夏來。時逢端午,〔金夾批:生辰近矣。〕蕤賓節至。梁中書與蔡夫人〔金夾批:陡然寫出三個字來,如離似合,如急似緩,妙筆。〕在後堂家宴,慶賀端陽。酒至數杯,食供兩套,〔金夾批:八字寫盡驕妻弱婿之苦。〕只見蔡夫人道:〔金夾批:蔡夫人道,寫盡驕妻;只見,寫盡弱婿。○蔡夫人道者,言梁中書不敢則聲也;只見者,言梁中書不敢旁視也。〕「相公自從山身,今日為一統帥,掌握國家重任,這功名富貴從何而來?」〔袁眉批:形容驕妻如見。〕梁中書道:「世傑〔金夾批:妻前夫名,勢在則禮然也。〕自幼讀書,頗知經史;人非草木,豈不知泰山之恩?提攜之力,感激不盡!」

  蔡夫人道:「相公既知我父恩德,如何忘了他生辰?」

  梁中書道:「下官如何不記得泰山是六月十五日生辰。〔金夾批:六月十五日,下文都從此五字著筆。上文紀時,亦遠遠便為此五字也。〕〔袁夾批:妻前夫後,只為泰山壓倒。〕已經人將十萬貫收買金珠寶貝,送上京師慶壽。一月之前,幹人都關領去了,見今九分齊備。數日之間,也待打點停當,差人起程。——只是一件在此躊躇:上年收買了許多玩器並金珠寶貝,使人送去,不到半路,盡被賊人劫了,枉費了這一遭財物,至今嚴捕賊人不獲,〔金夾批:先用一襯,妙絕。○俗筆不知此一襯,則下文為突,若必要寫出一件事在前,則又是癡人做夢矣。〕今年叫誰人去好?」

  蔡夫人道:「帳前見有許多軍校,你選擇知心腹的人去便了。」

  梁中書道:「尚有四五十日,早晚催並禮物完足,那時選擇去人去遲。夫人不必掛心。世傑自有理會。」〔袁眉批:形容靠泰山女婿亦如見。〕當日家宴,午牌至二更方散。自此不在話下。

  卻說山東濟州鄆城縣新到任一個知縣,姓時,名文彬。當日升廳公座,左右兩邊排著公吏人等。知縣隨即叫喚尉司捕盜官員並兩個巡捕都頭。本縣尉司管下有兩個都頭:一個喚做步兵都頭,一個喚做馬兵都頭。這馬兵都頭管著二十匹坐馬弓手,二十個土兵;那步兵都頭管著二十個使槍的頭目,二十個兵。〔金夾批:雖是知縣衙門,亦必要敘,然亦特地寫此一番小小景象,與前教場中大鋪排作映耀也。〕

  這馬兵都頭姓朱,名仝;身長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須髯,長一尺五寸;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似關雲長模樣;滿縣人都稱他做美髯公;原是本處富戶,只因他仗義疏財,結識江湖上好漢,學得一身好武藝。那步兵都頭姓雷,名橫;身長七尺五寸,紫棠色面皮,有一部扇圈鬍鬚;為他膂力過人,能跳三二丈闊澗,滿縣人都稱他做插翅虎;原是本縣打鐵匠人出身;〔袁眉批:打鐵匠人直至五十七回替湯隆打鉤鐮槍照出。〕後來開張碓房,殺牛放賭;雖然仗義,只有些心地褊窄,也學得一身好武藝。

  那朱仝、雷橫,兩個專管擒拿賊盜。當日,知縣呼喚兩個上廳來,聲了喏,取台旨。知縣道:「我自到任以來,聞知本府濟州管下所屬水鄉梁山泊賊盜,聚眾打劫,拒敵官軍。〔金夾批:提綱。〕〔袁眉批:獨提出,有眼。〕亦恐各鄉村盜賊倡狂,小人甚多。今喚你等兩個,休辭辛苦,與我將帶本管土兵人等,一個出西門,一個出東門,分投巡捕。若有賊人,隨即剿獲申解。不可擾動鄉民。體知東溪村山上有株大紅葉樹,別處皆無,你們眾人采幾片來縣裡呈納,方表你們曾巡到那裡。若無紅葉,便是汝等虛妄,定行責罰不恕。」〔金夾批:輕輕而起。〕兩個都領了台旨,各自回歸,點了本管土兵,分投自去巡察。

  不說朱仝引人出西門,自去巡捕。只說雷橫當晚引了二十個土兵出東門繞村巡察,遍地裡走了一遭,回來到東溪村山上,眾人采了那紅葉,就下村來。行不到三二里,早到靈官廟前,見殿門不關。雷橫道:「這殿裡又沒有廟祝,殿門不關,莫不有歹人在裡面麼?我們直入去看一看。」

  眾人拿著火一齊照將入來。只見供桌上赤條條地睡著一個大漢。〔金夾批:一句寫出好漢顧盼非常來,不然,供桌上赤條條從不曾連作一句也。〕天道又熱,那漢子把些破衣裳團做一塊作枕頭枕在項下,〔金夾批:好看。○枕頭也,乃雲項下,寫盡粗人沉睡光景。〕鼾鼾的沉睡著了在供桌上。雷橫看了道:「好怪!好怪!知縣相公忒神明!原來這東溪村真個有賊!」

  大喝一聲。那漢卻待要掙挫,被二十個土兵一齊向前,把那漢子一條索綁子,押出廟門,投一個保正莊上來。不是投那個去處,有分教:

  東溪村裡,聚三四籌好漢英雄;鄆城縣中,尋十萬貫金珠寶貝。

  正是:

  天上罡星來聚會,人間地煞得相逢。

  畢竟雷橫拿住那漢投解甚處來,且聽下回分解。

  ***

  【容評:李贄曰:水滸傳文字形客既妙,轉換又神,如此回文字形容刻畫周謹、楊志、索超處,已勝太史公一籌;至其轉換到劉唐處來,真有出神入化手段,此豈人力可到?定是化工文字,可先天地始,後天地終也。不妄不妄。】

  【袁評:梁中書如此憐才,而志落吳用計中,與朱全誤失小衙內,同抱負心之痛。】

  【王望如曰:楊志殺死牛二,為天漢橋除此大蟲,自首官司,不戀株累百姓。刺配大名,卻遇梁中書世傑,破格收錄,周謹退避三舍,遂與索超並轡聯鑣。士屈于不知己,而伸于知己。演武廳前去天漢橋下,幾何時,忽榮忽辱,判若雲泥,大為失志漢爭氣不少。】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