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一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2) |
|
次日,小王都太尉取出玉龍筆架和兩個鎮紙玉獅子,著一個小金盒子盛了,〔金夾批:又陪一色。〕用黃羅包袱包了,〔金夾批:又陪一色。〕寫了一封書呈,卻使高俅送去。〔金夾批:一路都是申薦,此行卻是突然,令讀者出於意外。〕〔袁眉批:並送一件活物。〕〔餘評:高俅得齎玉石器于端王,則起身肆奸之漸在此。〕高俅領了王都尉鈞旨,將著兩般玉玩器,懷中揣著書呈,逕投端王宮中來。把門官吏轉報與院公。沒多時,院公出來問道:「你是那個府裡來的人?」 高俅施禮罷,答道:「小人是王駙馬府中特送玉玩器來進大王。」 院公道:「殿下在庭心裡和小黃門踢氣毬,〔金夾批:賢士大夫,軍國重事。〕〔袁夾批:湊巧。〕你自過去。」 高俅道:「相煩引進。」 院公引到庭門。高俅看時,見端王頭戴軟紗唐巾;身穿紫繡龍袍;腰系文武雙穗條;把繡龍袍前襟拽紮起,揣在絛兒邊;〔金夾批:橫嵌一句在絛下靴上,寫出踢毬身分,奇妙之極。〕〔袁眉批:不惟寫出踢毬腔板,且嵌此二句在腰系足穿之間,更見行文之妙。〕足穿一雙嵌金線飛鳳靴;三五個小逼門相伴著蹴氣毬。〔金夾批:活畫出來。〕高俅不敢過去衝撞,立在從人背後伺侯。也是高俅合當發跡,時運到來;那個氣毬騰地起來,端王接個不著,向人叢裡直滾到高俅身邊。〔金夾批:奇想奇文,淋漓跳躍。〕那高俅見氣毬來,也是一時的膽量,使個「鴛鴦拐」,踢還端王。〔金夾批:奇想奇文。〕端王見了大喜,〔容眉批: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便問道:「你是甚人?」 高俅向前跪下道:「小的是王都尉親隨;〔金夾批:姓名不作一句出。〕受東人使令,送兩般玉玩器來進獻大王。有書呈在此拜上。」 端王聽罷,笑道:「姐夫直如此掛心?」 高俅取出書呈進上。端王開盒子看了玩器,都遞與堂候官收了去。 那端王且不理玉玩器下落,卻先問高俅道:「你原來會踢氣毬?你喚做甚麼?」 〔金夾批:玩器亦楔子也。既已楔出氣毬,便略而不論矣。〕 高俅叉手跪覆道:「小的叫做高俅,〔金夾批:始出姓名。〕胡亂踢得幾腳。」 端王道:「好,你便下場來踢一回耍。」〔金夾批:進身之易如此,皆天為之也。〕 高俅拜道:「小的是何等樣人,敢與恩王下腳!」 端王道:「這是齊雲社,名為天下圓,〔金夾批:奇句。〕但踼何傷。」 高俅再拜道:「怎敢。」 三回五次告辭,端王定要他踼,高俅只得叩頭謝罪,解膝下場。才踼幾腳,端王喝采,〔金夾批:先引一筆,下乃極寫之。〕高俅只得把平生本事都使出來奉承端王,那身分、模樣,〔金夾批:那身分是一段,這氣毬是一段,今下一段,便以鰾膠粘住矣。上一段,卻忽然從半句虛歇住,蓋不忍言之也。〕這氣毬一似鰾膠黏在身上的!端王大喜,那肯放高俅回府去,就留在宮中過了一夜;〔金夾批:過了一夜。〕次日,排個筵會,專請王都尉宮中赴宴。 卻說王都尉當日晚不見高俅回來,正疑思間,〔金夾批:固非王都尉之所料也。〕只見次日門子報道:「九大王差人來傳令旨,請太尉到宮中赴宴。」 王都尉出來見了幹人,看了令旨,隨即上馬,來到九大王府前,下了馬,入宮來見了端王。端王大喜,稱謝兩般玉玩器。〔金夾批:只略帶。〕入席,飲宴間,端王說道:「這高俅〔金夾批:特致其辭。〕踢得兩腳好氣毬,孤欲索此人做親隨,如何?」 王都尉答道:「既殿下欲用此人,就留在宮中伏侍殿下。」 端王歡喜,執杯相謝。二人又閒話一回,至晚席散,王都尉自回駙馬府去,不在話下。 〔金夾批:了。○都尉亦楔子也,既已楔出端王,便亦略而不論也。〕 且說端王自從索得高俅做伴之後,留在宮中宿食。高俅自此遭際端王,每日跟隨,寸步不離。〔金夾批:忽又作一結結住,下又另起,文字頓挫有法。〕未兩個月,〔金夾批:未及兩個月。〕哲宗皇帝晏駕,無有太子,文武百官商議,冊立端王為天子,立帝號曰徽宗,便是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金夾批:大書玉清一號,以吊動天罡地煞也。〕登基之後,一向無事,忽一日,與高俅道:〔金夾批:一向無事者,無所事於天下也。忽一日與高俅道者,天下從此有事也。作者于道君皇帝每多微辭焉,如此類是也。〕「朕欲要抬舉你,但要有邊功方可升遷,先教樞密院與你入名。」 只是做隨駕遷轉的人。後來沒半年之間,直抬舉高俅做到殿帥府太尉職事。 〔金夾批:沒半年間。〕〔袁眉批:邊功濫敘,私恩驟遷,千古同弊。〕〔餘評:徽宗以高俅為殿帥,則播囗囗政囗囗漸矣。〕 高俅得做太尉,揀選吉日良辰去殿帥府裡到任。所有一應合屬公吏,衙將,都軍,監軍,馬步人等,盡來參拜,各呈手本,開報花名。高殿帥一一點過,於內只欠一名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金夾批:開書處一籌人物,卻似神龍無首,寫得妙絕。〕〔袁眉批:高俅是忌藥,王進是引藥,卻從此兩人說起。此用逆法,用離法,文字來龍最為靈妙。〕──半月之前,已有病狀在官,患病未痊。不曾入衙門管事。高殿帥大怒,喝道:「胡說!既有手本呈來!卻不是那廝抗拒官府,搪塞下官?此人即是推病在家!快與我拿來!」 隨即差人到王進家來捉拿王進。 且說這王進卻無妻子,只有一個老母,〔金夾批:二語是一部大書門面家風,讀者須要處處著眼。〕年已六旬之上。牌頭與教頭王進說道:「如今高殿帥新來上任,點你不著,軍正司稟說染病在家,見有患病狀在官,高殿帥焦躁,那裡肯信,定要拿你,只道是教頭詐病在家。教頭只得去走一遭;若還不去,定連累小人了。」 王進聽罷,只得捱著病來;進殿帥府前,參見太尉,拜了四拜,躬身唱個喏,起來立在一邊。高俅道:「你那廝便是都軍教頭王昇的兒子?」 〔金夾批:輕輕生出王昇,以為銜怨之由。讀之,但見其出筆之突兀,不知其用筆之輕妙也。〕 王進稟道:「小人便是。」 高俅喝道:「這廝!你爺是街上使花棒賣藥的!〔金夾批:可駭。〕你省得甚麼武藝?前官沒眼,參你做個教頭,如何敢小覷我,不伏俺點視!你托誰的勢要推病在家安閒快樂?」 〔金夾批:句句罵王進,句句映高俅,妙絕。〕〔袁眉批:小人開口便是托勢,因自家慣托勢故也。〕 王進告道:「小人怎敢;其實患病未痊。」 高太尉罵道:「賊配軍!你既害病,如何來得?」〔金夾批:小人偏有口給。〕 王進又告道:「太尉呼喚,不敢不來。」 高殿帥大怒:喝令:「左右!拿下!加力與我打這廝!」 眾多牙將都是和王進好的,只得與軍正司同告道:「今日是太尉上任好日頭,權免此人這一次。」 〔金夾批:得此一筆,便令王進為無瑕之壁,不似後文眾人身犯刑法。〕 高太尉喝道:「你這賊配軍!且看眾將之面饒恕你今日!明日卻和你理會!」 王進謝罪罷,起來抬頭看了,認得是高俅;出得衙門,歎口氣道:「我的性命今番難保了!俺道是甚麼高殿帥,卻原來正是東京幫閒的圓社高二!〔金夾批:看他文字,極盡起抑跌頓之妙。〕比先時曾學使棒,被我父親一棒打翻,三四個月將息不起。有此之仇,他今日發跡,得做殿帥府太尉,正待要報仇。〔金夾批:不惟注明,兼令高俅本事出醜,又見宋時軍功可笑。〕我不想正屬他管!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俺如何與他爭得?怎生奈何是好?」 回到家中,悶悶不已,對娘說知此事。 子母二人抱頭而哭。 〔金夾批:寫王進全是孺子之色,不作英雄身分。○一子母二人。〕 娘道:「我兒,『三十六著,走為上著。』〔容夾批:高。〕〔容眉批:賢母。〕只恐沒處走!」 〔金夾批:為一百八人腦後下針。〕〔袁眉批:恐用人者少,到處是高俅耳。〕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