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一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3)


  王進道:「母親說得是。兒子尋思,也是這般計較。只有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鎮守邊庭,他手下軍官多有曾到京師的,愛兒子使槍棒,何不逃去投奔他們?那裡是用人去處,足可安身立命。」〔金夾批:普天下想來,只此一處,讀之,令我想,令我哭。〕〔芥眉批:能用人者可致人身命,此英雄系屬可感可憐處。〕當下子母二人〔金夾批:二子母二人。〕商議定了。其母又道:「我兒,和你要私走,只恐門前兩個牌軍,是殿帥府撥來伏侍你的,若他得知,須走不脫。」

  王進道:「不妨。母親放心,兒子自有道理措置他。」

  當下日晚未昏,王進先叫張牌入來,〔金夾批:張牌。〕分付道:「你先吃了些晚飯,我使你一處去幹事。」

  張牌道:「教頭使小人那裡去?」

  王進道:「我因前日患病許下酸棗門外嶽廟〔袁眉批:伏林冲、智深境地。〕裡香願,明日早要去燒炷頭香。你可今晚先去分付廟祝,教他來日早些開廟門,等我來燒炷頭香,就要三牲獻劉李王。你就廟裡歇了等我。」

  張牌答應,先吃了晚飯,叫了安置,望廟中去了。〔金夾批:一個去了。〕當夜子母二人〔金夾批:三子母二人。〕收拾了行李衣服,細軟銀兩,做一擔兒打挾了;〔金夾批:擔。〕又裝兩個料袋袱駝,拴在馬上的。〔金夾批:馬。〕等到五更,天色未明,〔金夾批:五更天色未明。〕王進叫起李牌,〔金夾批:李牌。〕分付道:「你與我將這些銀兩去嶽廟裡和張牌買個三牲煮熟在那裡等候;我買些紙燭,隨後便來。」

  李牌將銀子望廟中去了。〔金夾批:又一個去了。〕王進自去備了馬,〔金夾批:馬。〕牽出後槽,將料袋袱駝搭上,把索子拴縛牢了,牽在後門外,扶娘上了馬;〔金夾批:孝子如畫。〕家中粗重都棄了;〔金夾批:照前細軟二字。〕鎖上前後門,挑了擔兒,〔金夾批:擔。〕跟在馬後,〔金夾批:孝子如畫。〕趁五更天色未明,乘勢出了西華門,〔金夾批:不出酸棗門。〕取路望延安府來。

  〔金夾批:也去了。〕

  且說兩個牌軍買了福物煮熟,在廟等到巳牌,〔金夾批:巳牌。〕也不見來。李牌心焦,走回到家中尋時,〔金夾批:一個來。〕只見鎖了門,兩頭無路,尋了半日,〔金夾批:半日。〕並無有人。看看待晚,〔金夾批:晚。〕岳廟裡張牌疑忌,一直奔回家來,〔金夾批:又一個來。〕又和李牌尋了一黃昏。看看黑了,〔金夾批:黃昏。〕兩個見他當夜不歸,〔金夾批:一夜。〕又不見了他老娘。

  次日,兩個牌軍又去他親戚之家訪問,〔金夾批:次日。○兩個去。〕亦無尋處。兩個恐怕連累,只得去殿帥府首告:「王教頭棄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金夾批:兩個來。〕

  高太尉見告,大怒道:「賊配軍在逃,看那廝待走那裡去!」

  隨即押下文書,行開諸州各府捉拿逃軍王進。二人首告,免其罪責,〔金夾批:此自是王進傳耳,與彼二人亦複何涉,只如是省去好。〕不在話下。

  且說王教頭子母二人〔金夾批:四子母二人。〕自離了東京,免不了饑餐渴飲,夜住曉行。在路一月有餘,〔金夾批:省。〕忽一日,天色將晚,王進挑著擔兒跟在娘的馬後,口裡與母親說道:「天可憐見!慚愧了我子母兩個〔金夾批:五子母二人。〕脫了這天羅地網之厄!此去延安府不遠了,高太尉便要差拿我也拿不著了!」

  子母二人歡喜,〔金夾批:一段為錯過宿頭作地耳,卻宛然一幅孝子慈母行樂圖也。○六子母二人。〕〔袁眉批:情景如畫。〕在路上不覺錯過了宿頭,「走了這一晚,不遇著一處村坊,那裡去投宿是好?」

  正沒理會處,只見遠遠地林子裡閃出一道燈光來。〔金夾批:迤邐生出事情來。〕王進看了,道:「好了!遮莫去那裡陪個小心,借宿一宵,明日早行。」

  當時轉入林子裡來看時,卻是一所大莊院,一周遭都是土牆,牆外卻有二三百株大柳樹。〔金夾批:先寫柳樹。〕當時王教頭來到莊前,敲門多時,只見一個莊客出來。王進放下擔兒,〔金夾批:放擔。○敲門多時,猶未放擔,寫趕路情景如畫。〕與他施禮。

  莊客道:「來俺莊上有甚事?」

  王進答道:「實不相瞞,小人子母二人〔金夾批:七子母二人。〕貪行了些路程,錯過了宿店,來到這裡,前不巴村,後不巴店,欲投貴莊借宿一宵,明日早行,依例拜納房金。萬望周全方便!」

  莊客答道:「既是如此,且等一等,待我去問莊主太公。肯時但歇不妨。」

  王進又道:「大哥方便。」

  莊客入去多時,出來說道:「莊主太公教你兩個入來。」

  王進請娘下了馬。王進挑著擔兒,就牽了馬,〔金夾批:孝子如畫。〕隨莊客到裡面打麥場上,〔金夾批:先寫打麥場。〕歇下擔兒,把馬拴在柳樹上。〔金夾批:一路曲曲寫擔寫馬,妙絕。〕子母二人,〔金夾批:八子母二人。〕直到草堂上來見太公。

  那太公年近六旬之上,鬚髮皆白,頭戴遮塵暖帽,身穿直縫寬衫,腰系皂絲條,足穿熟皮靴。王進見了便拜。太公連忙道:「客人休拜。你們是行路的人,辛苦風霜,且坐一坐。」〔袁眉批:便是好人聲口。〕王進子母二人〔金夾批:九母子二人。〕敘禮罷,都坐定。太公問道:「你們是那裡來的?如何昏晚到此?」

  王進答道:「小人姓張,〔金夾批:第一個姓張人。〕原是京師人。因為消折了本錢,無可營用,要去延安府投奔親眷。不想今日路上貪行了程途,錯過了宿店。欲投貴莊借宿一宵。來日早行,房金依例拜納。」

  太公道:「不妨。如今世上人那個頂著房屋走哩。你子母二位〔金夾批:十母子二人。〕敢未打火?」

  叫莊客安排飯來。

  沒多時,就廳上放開條桌子。莊客托出一桶盤,四樣菜蔬,一盤牛肉,鋪放桌上,先燙酒來篩下。〔金夾批:只如此妙。〕太公道:「村落中無甚相待,休得見怪。」

  王進起身謝道:「小人子母〔金夾批:十一子母二人。〕無故相擾,此恩難報。」

  太公道:「休這般說,且請吃酒。」

  一面勸了五七杯酒,搬出飯來,〔金夾批:只如此妙。〕二人吃了,收拾碗碟,太公起身引王進子母到客房裡安歇。王進告道:「小人母親騎的頭口,相煩寄養,草料望乞應付,一併拜酬。」〔金夾批:一路寫馬,至此將馬忽作一收。〕太公道:「這個不妨。我家也有頭口騾馬,教莊客牽出後槽,一發餵養。」〔金夾批:後文水窮雲起,全仗此語作線。〕王進謝了,挑那擔兒到客房裡來。〔金夾批:一路寫擔,至此將擔亦忽作一收。〕莊客點上燈火,一面提湯來洗了腳。太公自回裡面去了。王進子母二人〔金夾批:十二子母二人。〕謝了莊客,掩上房門,收拾歇息。

  〔金夾批:寫得精細之至。〕

  次日,睡到天曉,不見起來。莊主太公來到客房前過,聽得王進老母在房裡聲喚。〔金夾批:欲便接史進,而嫌其突也,又作遷延以少遲之,真乃文生情,情生文,極筆墨搖曳之妙也。〕

  太公問道:「客官,天曉好起了?」〔容眉批:好個賢地主。〕

  王進聽得,慌忙出房來見太公,施禮說道:「小人起多時了。夜來多多攪擾,甚是不當。」〔金夾批:偏與聽得聲喚不接,妙。〕

  太公問道:「誰人如此聲喚?」

  王進道:「實不相瞞太公說,老母鞍馬勞倦,昨夜心痛病發。」

  太公道:「即然如此,客人休要煩惱,教你老母且在老夫莊上住幾日。我有個醫心痛的方,叫莊客去縣裡撮藥來與你老母親吃。教他放心慢慢地將息。」

  〔金夾批:莊主何曾有心疼方,只因如此便好遷延轉出史進來耳。〕

  王進謝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