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一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1)


  【金批:一部大書七十回,將寫一百八人也。乃開書未寫一百八人,而先寫高俅者,蓋不寫高俅,便寫一百八人,則是亂自下生也;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也。亂自下生,不可訓也,作者之所必避也;亂自上作,不可長也,作者之所深懼也。一部大書七十回,而開書先寫高俅,有以也。

  高俅來而王進去矣。王進者,何人也?不墜父業,善養母志,蓋孝子也。

  吾又聞古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之語,然則王進亦忠臣也。孝子忠臣,則國家之祥麟威鳳、圓璧方珪者也。橫求之四海而不一得之,豎求之百年而不一得之。不一得之而忽然有之,則當尊之,榮之,長跽事之。必欲罵之,打之,至於殺之,因逼去之,是何為也!王進去,而一百八人來矣,則是高俅來,而一百八人來矣。王進去後,更有史進。史者,史也。寓言稗史亦史也。夫古者史以記事,今稗史所記何事?殆記一百八人之事也。記一百八人之事,而亦居然謂之史也何居?從來庶人之議皆史也。庶人則何敢議也?庶人不敢議也。庶人不敢議而又議,可也?天下有道,然後庶人不議也。今則庶人議矣。何用知其天下無道?

  曰:王進去,而高俅來矣。

  史之為言史也,固也。進之為言何也?曰:彼固自許,雖稗史,然已進于史也。史進之為言進于史,固也。王進之為言何也?曰:必如此人,庶幾聖人在上,可教而進之于王道也。必如王進,然後可教而進之于王道,然則彼一百八人也者,固王道之所必誅也。

  一百八人,則誠王道所必誅矣,何用見王進之庶幾為聖人之民?曰:不墜父業,善養母志,猶其可見者也。更有其不可見者,如點名不到,不見其首也;一去延安,不見其尾也。無首無尾者,其猶神龍歟?誠使彼一百八人者,盡出於此,吾以知其免耳,而終不之及也。一百八人終不之及,夫而後知王進之難能也。

  不見其首者,示人亂世不應出頭也;不見其尾者,示人亂世決無收場也。

  一部書,七十回,一百八人,以天罡第一星宋江為主;而先做強盜者,乃是地煞第一星朱武。雖作者筆力縱橫之妙,然亦以見其逆天而行也。

  次出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蓋檃栝一部書七十回一百八人為虎為蛇,皆非好相識也。何用知其為是檃栝一部書七十回一百八人?曰:楔子所以楔出一部,而天師化現恰有一虎一蛇,故知陳達、楊春是一百八人之總號也。】

  ***

  話說故宋,哲宗皇帝在時,其時去仁宗天子已遠,〔金夾批:只是順手從楔子寫來,卻將從來國步升降,天運循環,一筆提盡,使讀者便有上失其道,憶散樂矣之痛也。〕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便有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金夾批:開書第一樣腳色。作書者蓋深著破國亡家,結怨連禍之皆由是輩始也。○言子弟則有為之父兄者矣,失教之罪,誰實任之?〕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只好刺槍使棒,最是得好腳氣毬。京師人口順,不叫高二,卻都叫他做高毬。後來發跡,便將氣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改作姓高,名俅。〔金夾批:毛旁者何物也,而居然自以為立人,人亦從而立人之,蓋當時諸公袞袞者,皆是也。○奇絕之文。〕〔容夾批:太尉大名如此得來。〕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袁夾批:埋燕青根。〕亦胡亂學詩書詞賦;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金夾批:甚矣,詩書詞賦之易,而仁義禮智能信行忠良之難也,觀于高俅,不其然乎!〕〔容夾批:這不只高俅。〕〔袁夾批:四字刺得輕深。〕〔袁眉批:與前忠良呼應。〕〔袁眉批:高俅也會槍棒,也會斷配,也會為人借養抬納,只仁義禮智、信行忠良不會,皆影對水滸中人。〕只在東京城裡城外幫閒。因幫了一個生鐵王員外兒子使錢,〔金夾批:生鐵之子未有不使錢者,可笑可歎。〕每日三瓦兩舍,風花雪月,被他父親在開封府裡告了一紙文狀,府尹把高俅斷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發放,〔餘評:俅被斷責,若胯下之辱無異。〕東京城裡人民不許容他在家宿食。〔金夾批:極寫高俅狼狽,以深惡之也。○不容他在家,卻容他在朝,天實為之,謂之何哉!〕高俅無計奈何,只得來淮西,臨淮州,投奔一個開賭坊的閑漢柳大郎,名喚柳世權。他平生專好惜客,養閒人,招納四方幹隔澇漢子。

  〔金夾批:奇句。〕〔袁眉批:細敘來歷,便知其人。〕

  高俅投托得柳大郎家,一住三年。〔金夾批:一路以年計,以月計,以日計,皆史公章法。○一住三年。〕後來哲宗天子因拜南郊,感得風調雨順,放寬恩,大赦天下。那高俅在臨淮州因得了赦宥罪犯,思量要回東京。這柳世權卻和東京城裡金梁橋下開生藥鋪的董將仕是親戚,寫了一封書劄,收拾些人事盤纏,齎發高俅回東京投奔董將仕家過活。

  當時高俅辭了柳大郎,背上包裹,離了臨淮州,迤邐回到東京,逕來金梁橋下董生藥家下了這一封書。董將仕一見高俅,看了柳世權來書,〔金夾批:如畫。〕自肚裡尋思道:「這高俅,我家如何安得著他?〔金夾批:看他處處安著不得,與府尹所斷,如出一口。〕若是個志誠老實的人,可以容他在家出入,〔容眉批:是。〕也教孩兒們學些好;他卻是個幫閒破落戶,沒信行的人,亦且當初有過犯來,被斷配的人,舊性必一肯改,若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兒們不學好了。」〔袁眉批:開藥鋪的便知平毒,識甘苦,說出教兒之法,更是一種良藥。〕待不收留他,又撇不過柳大郎面皮,當時只得權且歡天喜地相留在家宿歇,每日酒食管待。〔金夾批:曲折之筆。〕

  住了十數日,〔金夾批:住了十數日。〕董將仕思量出一個路數,將出一套衣服,〔金夾批:細甚妙甚。不然,迭配回來人,如何可見小蘇學士去。〕寫了一封書簡,對高俅說道:「小人家下螢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後誤了足下。我轉薦足下與小蘇學士處,〔金夾批:蘇學士也,而又曰小,彼何人斯也?〕久後也得個出身。足下意內如何?」

  〔容眉批:婉轉而來遇合,甚奇。〕〔袁眉批:漸漸近貴,何等步驟。〕

  高俅大喜,謝了董將仕。董將仕使個人將著書簡,引領高俅逕到學士府內。門吏轉報。小蘇學士出來見了高俅,看了來書。知道高俅原是幫閒浮浪的人,心下想道:「我這裡如何安著得他?〔金夾批:又與將仕如出一口,見天下不容也。〕不如做個人情,他去駙王晉卿府裡做個親隨;人都喚他做小王都太尉,〔金夾批:王太尉也而亦曰小,彼何人斯也?〕他便歡喜這樣的人。」

  當時回了董將仕書劄,留高俅在府裡住了一夜。〔金夾批:住一夜。〕次日,寫了一封書呈,使個幹人送高俅去那小王都太尉處。

  這太尉乃是哲宗皇帝妹夫,神宗皇帝的駙馬。他喜愛風流人物,正用這樣的人;一見小蘇學士差人持書送這高俅來,拜見了便喜;隨即寫回書,收留高俅在府內做個親隨。自此,高俅遭際在王都尉府中,出入如同家人一般。〔金夾批:忽作一結結住,下又另起,文字頓挫有法。〕自古道:「日遠日疏,日親日近。」〔芥眉批:點綴冷話,有味有情。〕忽一日,〔金夾批:省,而筆勢突兀可喜。〕小王都太尉慶誕生辰,分付府中安排筵宴;專請小舅端王。〔金夾批:小蘇學士、小王太尉、小舅端王,嗟乎!既已群小相聚矣,高俅即欲不得志,亦豈可得哉!〕這端王乃是神宗天子第十一子,哲宗皇帝禦弟,現掌東駕,排號九大王,是個聰明俊俏人物。這浮浪子弟門風幫閒之事,無一般不曉,無一般不會,更無一般不愛;〔金夾批:誠乃巍巍聖德。〕即如琴棋書畫,無所不通,〔金夾批:一樣省文筆法。〕踢毬打彈,品竹調絲,吹彈歌舞,自不必說。

  〔金夾批:又一樣省文筆法。〕〔袁夾批:又數一番,語有暈色。〕〔袁眉批:細說端王本事,便見與高俅合拍。〕

  當日,王都尉府中準備筵宴,水陸俱備。請端王居中坐定,太尉對席相陪。酒進數杯,食供兩套,那端王起身淨手,偶來書院裡少歇,猛見書案上一對兒羊脂玉碾成的鎮紙獅子,極是做得好,細巧玲瓏。〔金夾批:憑空忽然生出。〕端王拿起獅子,不落手看了一回,道:「好!」〔袁眉批:看玩古董的形狀性情,俱令活現。〕王都尉見端王心愛,便說道:「再有一個玉龍筆架,也是這個匠人一手做的,〔金夾批:忽然生出獅子,又忽然陪出筆架,獅子實,筆架虛,極文章之致也。〕〔容眉批:原來玉匠卻是高俅的座上。〕〔袁夾批:都有情趣。〕卻不在手頭,明日取來,一併相送。」

  端王大喜道:「深謝厚意;想那筆架必是更妙。」〔金夾批:不贊獅子,卻贊筆架,而已贊獅子之極矣。筆法妙不可言。〕

  王都尉道:「明日取出來送至宮中便見。」

  端王又謝了。兩個依舊入席。飲宴至暮,盡醉方散。〔金夾批:了。〕端王相別回宮去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