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殘水滸 | 上頁 下頁 |
四八 |
|
阮小二道:「你還不知。昨夜我在山頭看時,對面一片漆黑,什麼沒有,口號也不聞,鼓角也不響,只黑影裡恍恍惚惚,教人覺得有千千萬萬的惡鬼似的,那真可怕。〔此情此景,的是可怕。〕今夜是料定我們不去劫營了,所以不曾放出那鬼氣來。」 大家呆看一會,躊躇不敢下手,捱到四更已過,將轉五更,四人帶嘍囉暗中游水過去。劉唐水裡本事不高,自有三阮扶持。頃刻到石磯面前,阮小七和劉唐手提樸刀,先去後面截岸上官軍,阮小二、阮小五各持虎頭鉤攀崖而上。官軍並無動靜,四個守護的官兵,面對梁山泊站著,似不覺得有人從旁面來。二人和嘍囉到上面平坦處,星月光下,只見整整齊齊,斜列十二尊紅衣大炮,〔炮的佈置。〕從星月光下看見,此夜深人靜時也每炮相去約五尺光景。炮的外面,攔定了層縱橫紛亂的鐵絲網,網外面還有一層網。 阮小二、小五大驚,仗著手內虎頭鉤,走上前就網上用刀扯開。豈知扯開了,網的兩頭都通住鈴索,一陣鈴鐺響亮,阮小二、小五知道不好,趕忙轉身,下得山崖一半,上面亂箭已經雨點價灑下來。阮小二、小五估量陰崖之下,可以遮蔽得,都揀塊凸出石骨,伏身貼在底下,毫髮不曾受傷,只射翻幾個嘍囉。停一刻亂箭過後,剛下水去,更不料去岸不遠,又圍定一道鐵絲網。這網先前平放水底,這時忽豎起來,好似漁家蟹籪,兩人和幾個嘍囉困在網中,正在設法騰挪,早聽上面高叫:「諸位不要放箭,看我薄面,饒他去罷!」 立刻網上鐵繩刮地一鬆,那網依舊臥倒水底。〔鐵網穿破而鈴聲響而亂箭來,而有人高叫而鐵繩忽鬆,讀者如聽隔壁戲矣。〕二人聽那聲音,正是凌振。阮小二、小五脫命逃回。到岸時,阮小七、劉唐和眾嘍囉也游水來到。四人所遭,彼此一樣,不消說得。〔總束一筆。〕從此山泊裡,再沒人敢提起抗拒官軍的話頭。 就是這天,吳用便傳出命令來:先把山寨前那面「替天行道」杏黃大旗卸下,再將忠義堂前的「忠義」二字大旗,也同時抽去。〔大軍師下令卸旗,可憐之至。〕恰好戴宗、時遷奉經略命令,來到山上,和吳用商量停當。吳用接受經略府頒到的木質關防,隨即寫就數十張「經略府委任辦理梁山泊善後事宜吳」皇皇告示,〔官銜當頭,告示皇皇,官氣十足。〕張貼忠義堂門前,以及各關各寨等處。次日,官軍便撤去長圍,只分三大寨,三面紮定。不時派遣馬隊各處梭巡。李成、聞達將五千人渡過水泊,從半山斷金亭上直到頭關以內,望去一帶黃色行帳,盡駐官兵。〔頭關不戰而下。〕 宋江在家養病,山上眾人,因奉吳用意思:「公明哥哥,煩心不得,毋許驚動。」 居然一切不知。 這日,安道全又來診視,知道宋江身體已經復元。忍不住,談起外邊情形,如此如此。宋江大驚道:「這樣子是梁山上大勢已去,現在眾兄弟們在山上的,怎地安插呢?」 安道全道:「現在是由吳軍師和種經略那邊談判妥協。現在忠義堂上,大旗都已下了。不過十日,佈置清楚,全部都要下山,聽候種經略編制。目今山上已沸沸揚揚傳說,將來這支人馬,編就五個指揮,由吳軍師做都統制。經略已微微露出意思來。」 〔宋江聽來,一句句是錐子,錐人心坎。〕 宋江問道:「種經略處,時常有人來否?」 安道全道:「天天有人來,而且來者一半是我們梁山泊舊人。昨天經略府書記官蕭讓、金大堅,來此幫助吳軍師辦公事,順便取家眷,我們都見面的。」 宋江道:「他們問起我不曾?」〔宋江此問,有無限希望存焉。〕 安道全道:「他們也知道公明哥哥有病,他們也自知道,問病有之,別的沒說什麼。」 安道全去後,宋江急急著人去請吳用來談話。吳用回道:「連日奉經略府委任,辦理善後事宜,事忙得緊。〔正忙料理善後,哪有閒情就來此,可謂秀才大擺官僚架子。〕等有暇,抽身便來。」 一連三四次,都請不到。宋太公勸宋江不必焦躁,早晚吳軍師必有分曉,他總不致於害我們的。宋江道:「害,料想他做不到。只是一切由他包攬過去,孩兒好多年辛苦,置身何地?難道仍舊到鄆城縣伺候衙門不成?」 宋太公歎氣道:「我兒,休要爭強鬥氣,且看在梁山上這些年來,有一天象鄆城縣那時,安安穩穩地吃飯睡覺嗎?做無掛無牽的平民,便是福氣。我兒,你怎地還不省悟呢?」 宋清也幫著勸。宋江越法不服氣,但吳用總不來,眼看大眾頭領忠義堂前奔走得熱鬧得很,宋江一肚皮話沒處說。 直耐得兩天多,吳軍師好容易來了。一見宋江,便滿面春風地拱手稱賀。宋江倒呆住了,問:「軍師,有甚可賀之處?」 吳用笑道:「第一件,賀哥哥貴體康復,少煩少惱。〔難受的話。〕第二件,賀招安已定,哥哥和眾弟兄,都從此做好好良民,太公可以放心了。〔先行封住。〕小弟記得晁天王當日,苦邀哥哥上山,哥哥說『父親明明訓教,不要入伙,不爭隨順了,便是上逆天理,下違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這句話,我們忠義堂上同人,在座的都聽見。〔用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到後來你哥哥身不由己,屈在山泊裡做首領,連太公也請上山了。我們記起這話,日夜替哥哥不安。於今小可總算竭力設法,不敢居功。〔吳用亦善於詞令者。〕只成就哥哥的素志,差不多稍微報答哥哥點情分。」 宋江聽了,沒得話說。吳用便起身告辭。宋江又留住道:「且慢!」 吳用重坐下來道:「哥哥請說。小可事體太忙,不能久等。」 宋江又想一想,〔氣昏了,說不出來,公明到此可慘。〕道:「軍師,你受朝廷什麼官職?」 吳用道:「沒甚官職。」 宋江道:「沒甚官職,怎麼辦理善後呢?」 吳用道:「辦理善後,是經略委派的,官職還未奏明。」 宋江道:「兄弟們大家地位如何?」 吳用道:「各人都有專長,將來都由經略察核委任。」〔便是說足下沒有專長。〕隨即拱手辭出。 〔吳用去,宋江歎氣,現出苦樂異趣。〕 宋江眼看吳用出去,歎口氣,回轉頭來,在階前盡力一頓跌腳,把後面宋太公和宋清都大吃一驚,齊跑出來。究竟宋江作何擺佈,且看下回分解。 *==*==* 此番梁山上又死去八位,自動下山的又二十四位,梁山上存者皆下駟,不足數矣。 梁山上擁護宋江者是一團體,擁護盧俊義又一團體,吳用又反覆和其間,另自為謀,宜山泊之不能復存也。 前書敘戰陣,動輒兩介戰幾十合,殊不合於事實,《蕩寇志》又加甚焉。此書作者特注重指揮進退,可謂一洗陋習。(秋風)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