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殘水滸 | 上頁 下頁 |
四七 |
|
楊雄等三人,此時心無主宰,還只有到忠義堂上去看看再說。才走不幾步,忽聽見山下官軍營裡四面掌起號來,山泊裡便發出四五處號音相應。霎時,泊內泊外,號音接成一片。〔號聲起兵,梁山群盜末日將至矣。〕三人久在軍中,懂得這是大隊集合的號音,心下好不驚疑,忙忙走上去時,迎面十字路上,早見滔滔滾滾的大隊,從前頭過去。每一隊步兵,便間一隊馬兵。好多員頭領頂盔貫甲,左右弓刀,手提慣使的兵器,壓定隊伍。〔軍容甚盛。〕三人見他們面上,都現一種莊嚴肅殺之氣,不敢動問,停住步正在觀望,忽然一員步將,按著寶劍,輕裘緩帶,從側面轉來。抬眼看時,正是燕青。燕青道:「三位要過去,可跟著我走。」 走近大隊,燕青一個口號,軍人早讓出路來,直穿過去,迤邐走到忠義堂。堂上早經寂寞無人,燕青一直尋到機要室來,見吳軍師一人獨坐,面前放一札文書。〔勤勞鞅掌,其吳軍師之謂乎?〕 燕青道:「我們一眾兄弟特囑小弟代表,來謝謝軍師和公明哥哥平日相處的情分。我們因為不忍在山上倒戈,只好自行下山,投入官軍。」 楊雄等到此,才知燕青的來意。剛要退出,燕青回顧道:「何必去呢,且聽一聽。我們是正大光明的舉動,須不瞞人。」 又向吳川道:「盧員外還有句話,教小弟面陳。我們此刻下山之後,到了過午,山上倘無表示,官軍便當佈置炮隊,四面轟攻。〔哀的美敦書至矣。〕並且這炮隊的炮,便是軍師親自指點凌振造的。西山嘴架炮之處,也是昔時公明哥哥按軍師講求攻守方略,指定這裡可以打到忠義堂的。軍師,我們去後,山上還有一半的頭領,幾萬嘍囉兵以及家眷,盧員外實不忍見死不救。軍師,你須注意!」 只見吳用面不改色,拈起桌上文書,道:「我已曉得,而且久已預備。」 便雙手將文書遞給燕青笑道:「小乙哥!借重!借重!請盧員外面呈種經略,吳某畢竟在大宋考過一名秀才,不是不知大義的啊。」〔吳用竟以秀才驕人乎?〕 燕青點頭而出。〔吳用到此,還借秀才頭銜來壓宋江。〕 此時,大隊人馬關勝、秦明、呼延灼、楊志、張清、徐寧、索超、朱仝、雷橫、黃信、宣贊、郝思文、韓滔、彭玘、單廷珪、魏定國、凌振、王英、扈三娘、湯隆、龔旺、丁得孫二十二籌好漢,中間簇擁盧俊義,押後的是燕青擁部下二萬七千餘人馬,直下山泊。把泊裡所有的船隻,聯成四道浮橋。 那水寨的首領李俊、三阮、二張,以及各關守將,出其不意,不同心的,全被監視住了,不能夠指揮攔阻,這都是盧俊義預先佈置。連楊雄等的劫營,也是盧俊義探得密謀,先報官軍,〔到此方補敘盧俊義密報楊雄等劫營,是為畫龍點睛。〕所以處處都有準備,果然是:太平車子不空回,收取此山奇貨去。 兵隊去盡,幾位不曾同去的頭領,都來見吳用。吳用道:「這都怪公明哥哥有心要包容一切,到後來眾寡不同,反客為主。如今除卻投降,還有何說?」 眾頭領道:「此時事急投降,能得保全麼?」 吳用道:「諸位兄弟放心,區區便可保得。只一切聽區區部署。倘若遲疑,西山嘴的大炮一響,那就難以保全了。」 眾人無法,只得一切聽吳用擺佈。 眾人中只三阮心下最是不服。回到寨中,阮小七對阮小二、阮小五道:「公明哥哥患病,至今不癒,梁山泊顯然是由吳用軍師出賣了。〔吳軍師出賣梁山,經三阮道破,有趣有趣。〕我們便死也得幫公明哥哥出這口惡氣。」 阮小二道:「我也這般想。可是你不見李應、孫立麼?我們動手,須仔細著。」 阮小七道:「李應、孫立去劫官軍營寨,卻不知已有人走了消息,所以頓遭毒手。如今我們不是這樣,另有一種計劃。」 阮小五道:「你的計劃,莫不是去搬西山嘴大炮?」 阮小七道:「正是!〔阮小七要搬西山嘴大炮,和日本當明治維新前,有人投水用斧鑿西洋兵艦,同一笑話。〕我看西山嘴,只是一個石磯伸到水裡,二十多丈,前面寬不過四五丈,後面靠岸,寬處也不過十來丈,但石墩子卻有二丈多高,正是他們架炮所在。估量那地方,頂多也只架十幾尊炮,便是吳軍師說來謊嚇我們的。於今水寨嘍囉,會水的也不少,只挑選三四十個精壯的,各帶撓鉤鐺棍,鳧水過去,驀地跳上,殺散些少官兵,把大炮搬開,推往水底。所有火藥桶,替他點上炸去。官軍定然吃一大驚,疑心到投降是假,那時吳軍師勢成騎虎,不怕不出力,替我們設法決戰。」 阮小二道:「那廝果真象我們這般想麼?很是難說。不過事到臨頭,就是刀山劍樹,也只得冒一冒。」 談論著,恰好劉唐來到。三人說明主意,劉唐也很贊成。〔赤髮鬼當然要贊成。〕 天尚未晚,四人先到各處巡視一番,暗中注意磯上,立著幾個護衛官兵,手握長刀,面對面站定,動也不動,石人一般。遠望又似小塔幾座,泊上眾人,都咬著指頭歎息。到晚上再看時,官軍不比昨夜,幾百里連營,燈旗明亮,星斗般排過去,數之不盡。軍士提鈴喝號,隱隱入耳。 劉唐對三阮道:「這回官軍,端的十分了得,我們自來不曾見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