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殘水滸 | 上頁 下頁
四六


  ▼第八十四回 豪傑剛腸死生一決 軍師深算肘腋成謀

  話說楊雄、孫立咬牙切齒地要拼一下子,破壞投降的局面。〔石秀建議破壞降局,不失為血性男子。〕

  石秀道:「二位兄長莫慌,小弟已有計較在此。我們梁山後泊方面臨岸邊,除關口之外,都是懸崖峭壁,他不便來,我不便去,防備必不甚嚴。對面紮的那支兵,主將是欒廷玉、扈成,這兩人所帶,都是山東土兵,不比外邊調到的是沙場勁卒。並且他的營盤,我已著人探過,是用草泥堆成人字形式,雖然堅固,容易跳越。我們這裡把守北關的,從李逵以後,是穆春、穆弘兩兄弟,水路亦是阮小五、小七兩弟兄,都肯幫忙。我們今夜劫寨進去,殺他個落花流水,看吳軍師能怎地我們!」

  幾個人計議停妥,分頭要約。當夜三更飽餐結束,齊集後泊。李應、杜興先領一隊嘍囉,抄左邊過去了。孫新、顧大嫂領一隊嘍囉,〔母大蟲當然不可少。〕抄右邊過去了。議定都揀隱僻地方上岸,順坡陀樹木之勢,橫抹旁抄。楊雄、石秀、孫立邀同解珍、解寶、鄒淵、鄒潤,選精悍嘍卒二千,從中間逕搶欒廷玉老營。官軍每夜步哨,直到水邊,卻分四班,輪流替換。眾頭領估量將近換班時候,哨兵有了倦意。渡過水來,嘍囉兵知道,一面吹角報警,一面火速退後。

  欒廷玉在軍中,本和衣而臥,聽得角聲,知道賊人來犯,立刻下令準備。梁山兵馬衝過一段,便將火把上竹筒抽去,晃一晃,火光大發,照見官兵寨前,疏疏落落,不多幾人。只是寨前百步有橫繞濠溝一道。忽地一聲吹角,溝內神臂弓、牀子弩、神鋒弩,撇地直掃過去。前隊軍士跟著弩箭,敗葉一般,紛紛墮地。〔寫官軍方面禦敵,如生龍活虎。〕擎火把嘍囉,最是官軍的目標,攢射過去,連排穿透,火把盡滅。

  梁山隊裡,孫立、楊雄、石秀們親身冒箭押陣,傳令藤牌向前擋箭。再整陣腳上前去時,濠溝裡火器又發,藤牌依舊不能抵擋,解珍、解寶都中箭陣亡。鄒淵左肩上也吃一槍子,倒撞下馬。孫立鐵掩心被鉛丸擊碎,只爭不曾透入。石秀急對孫立說:「我們用火把,官軍一味漆黑,他從暗擊明,我們如何抵擋得?快將火把滅了,再攻上去。」

  〔石秀明白用火把失計,可惜曉得太遲了,作戰貴神速襲擊,兵貴神速,怎容你從容。〕

  火把才滅,忽然「砰」的一響,一道火光從眾人頭上過去,直打到水泊裡,把泊邊一條船打個笆斗大的洞。隨即一連幾響,雷轟電掣般,水泊的兵船,破的破碎的碎,打得無處存身。阮小五、阮小七只好將兵船開過一邊。那時孫立們業經到此,索性不顧死活,用散星的陣式,搶近濠溝。溝內官兵,還是在溝內拒戰。彼此短兵相接,又戰了一陣。孫立等看看要佔上風,忽然角聲處,一左一右,遙遙相應。知不是頭,忙忙勒兵退後。兩腋下兩支生力軍已經殺到,左邊來的是欒廷玉,右邊來的是扈成。孫立、楊雄、石秀、鄒潤分頭迎敵,半夜裡濠溝邊苦戰。〔「苦戰」二字用得辛辣。〕帶來嘍囉已損去三分之一,剩下來的還有一半帶傷,到此如何抵擋。官軍勢大,卷地上去,便將賊兵截成十來段,隔開圍住。左右兩路李應、孫新,都不見來。孫立和楊雄捨命衝突,掙到水泊邊上,用旗子招阮小五、小七水師來接應時,官軍又一排幾尊炮齊發,孫立連人帶船,轟沉水底。

  楊雄逃過泊來,到得北關,已見孫新、顧大嫂帶領敗兵殘甲,屯紮在那裡。楊雄訴說全軍覆沒。〔敗北之餘,彼此相見應作如何感想?〕

  孫新道:「我也似乎中計。我知道對岸一條小河,直通內地,便帶領嘍囉們蕩船進去,竟不曾遇見一個官兵。但是不時聽得鼓角一聲,或在東岸,或在西岸。我們蕩船進去,只一里多路,便不敢深入。剛退回時,岸上樹叢裡亂箭齊發,嘍囉吃他射傷許多。我們整隊上岸迎戰,那知不見一人。退回船來,又聽見四面角聲,似是集合包圍的意思。幸虧退出得早,不受大損。」

  楊雄聽到,嗟訝不已。

  此時天色大明,又幾十個嘍囉氣急敗壞,逃上山來,報道:「李頭領和杜頭領都已陣亡。」

  眾從急問其詳。嘍囉道:「我們人馬渡泊過去,官軍哨騎先已退下,李頭領也自生疑,卻隱隱聽中路槍炮聲響,便揮兵前進。到鄒家坡前,恐有游兵追躡。杜頭領領一半人馬轉中路接應,李頭領權就坡前屯紮,把定李家道口來的大路。一會子,杜頭領回轉來道:『去不得!前面隔林子已紮有官軍營寨。遠遠望見燈旗飄動,不知人數多少。』李、杜兩頭領恐形勢不利,急掣兵回來。不料官兵先已沿水抄來,把帶來船隻,全打燒得乾淨。官軍攔住水口,前隊多用火器,嘍囉們當不得,被官軍倒逼出去。轉到東面,忽然馬蹄聲響,擁出一支馬隊。我們全是步兵,李頭領急令團結成陣,以防衝突。豈知馬隊和走馬燈一般,頃刻已繞我們隊伍過去。馬上是連環火槍,繞著放著。步兵避槍人人亂擠,到後來越擠越緊,手腳施展不來。官軍那面,又是一支長槍大刀,直斲入陣。李、杜兩位頭領只得帶傷力戰,力盡而死。〔由嘍囉口中詳述李、杜陣亡狀況,補敘苦戰情況,用筆有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之概。〕我們剩下幾百人,都束手被擒。拿到一位白髮老將軍面前,〔王進也。〕老將問道:『你今番識得官軍威力否?』我們只好應道:『識得。』〔識得否?識得。一問一答,官軍氣盛,梁山氣餒,可於此處見之。〕老將便吩咐解去繩,對我們道:『你們既然識得,我不殺你,可回去將官軍厲害,一一告知眾人,切莫來輕易嘗試!』」

  楊雄等聽罷,也只好面面相覷。計此番出去,李應、杜興、孫立、孫新、楊雄、石秀、鄒淵、鄒潤、解珍、解寶、顧大嫂,共十一人。〔都是欒廷玉對頭。〕回來時只楊雄、孫新、顧大嫂三個,那八位盡歿在陣上。〔欒廷玉吐氣。〕官軍這回得力,全在槍炮和馬隊。梁山泊上原也有馬隊,最精的是五虎將和大驃騎麾下。這十三位頭領中,董平、花榮已死,林沖、史進又去,其餘幾位,除卻穆弘,倒有八位同情於官軍。火槍隊是魏定國部下,炮隊是凌振部下,都不是甘心替公明哥哥效死的人,〔官軍所以得勝者在此。〕所以吳用不敢出戰。楊雄等冒冒失失一闖,一切設備都不及官軍,怎能不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