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曾國藩文集二 | 上頁 下頁
格·枝·柴·梗


  《說文》:「格,木長貌。」國藩按:凡木之兩枝相交而午錯者謂之格。以其枝條交互,故格字有相交之義焉;以其兩枝禁架,故格字有相拒之義焉;以其長條直暢,疏密成理,故格字又有規制整齊之義焉。是三者皆從本義引伸之者也。朋友曰交遊,男女曰交媾,商賈相通曰交易,陰陽相合曰交孚。木之枝格兩相交際,亦猶是也。《論話》「有恥且格」,謂民之心與上相交孚也。《大學》「致知在格物」,謂吾心之知,必與事物相麗、相交,不可離物以求知也。《書》曰「格於上下,格於皇天」,《詩》曰「神之格思」,皆訓至也,皆交孚之義也。《書》曰「格汝舜,格汝眾」,《詩》曰「神保是格」,皆訓來也,皆引之來相交接也。舟與舟相觸,則必忤;枝與枝相拒,則不入。《素問》「陰厥且格」。《注》「格,拒也」。《周書》「窮寇不格」。《注》「格,鬥也」。

  《荀子·議兵篇》「格者,不舍」。《注》「格,謂相捍拒者」。《後漢書·劉盆子傳注》「相拒而殺之,曰格」,《通鑒》「王賁攻齊,莫敢格者。驅群羊而攻猛虎,不格,明矣」,皆謂莫能拒禦也。凡曰「扞格不勝」,曰「格格不入」,曰」廢格不行」,曰「沮格不進」,皆相拒之義也。至於枝格相交,長短合度,疏密停勻,儼然若有規矩。木工為窗格,有曰「冰梅格」,有曰「字格」者,即取象於樹條之格也。曰「體格」,曰「風格」,曰「格律」,曰「格式」,皆從此而引伸之也。《孟子》「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注》「格,正也。」《家語》「口不吐訓格之言」。《注》「格,法也」。《禮·緇衣》「言有物而行有格」。《注》「格,舊法也。」《後漢·傅燮傳注》「格,猶標準也。」凡皆規格之義也。

  《書·冏命》「格其非心」,是亦取格正為義。而孔《疏》曰「格謂檢括」,斯則望文生訓,有乖古意矣。《論語》「有恥且格」,當以交孚為確義。《集解》曰「正也。」亦不免望文生訓之弊。至《大學》「格物」之說,聚訟千年,洎無定論。國藩以為人心當麗事物以求知,不可舍事物而言知。朱子曰「至也,,是也。其曰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則於格字求之太深,反多一障耳。

  《說文》:「枝,木別生幹也。」國藩按:幹直而專,枝分而雜,有歧雜之義焉。凡木之枝,斜挺旁出,如相扶倚,有撐持之義焉。權丫森布,猝不可近,有拒禦之義焉。周秦古書,凡用枝字,大抵不出此三義。《易》曰中心疑者,其辭枝」,《荀子·解蔽篇》曰「心枝,則無知」,此岐雜之義也。《漢書》叔孫通等傳曰「廊廟之材,非一木之枝」,《莊子》「師曠之枝策也」,《靈光殿賦》「漂嶢而枝拄」,此撐持之義也。《史記·項羽本紀》「諸將讋服,莫敢枝梧」,《魯仲連傳》「枝桓公之心於壇坫之上」,此拒禦之義也。《漢書·地理志》「漢中淫泆枝柱,與巴蜀同俗」,《注》「言意相節卻,不順從也」,亦拒禦之義也。岐雜者,枝字之本義。撐持與拒禦者,枝字引伸之義。後人不知引伸之義,每疑枝當作支,蓋古訓文不明也。

  《說文》「柴,小木,散材」,《楚辭注》「枯木為柴」。國藩按:小木,枯枝,雜縛一束,謂之柴,世俗之通稱也。由柴字而引申之,有枯槁阻塞之義焉。《莊子》「柴立其中央」。柴立,猶枯坐也。所謂形如枯木也。《外物篇》「柴生乎守」。柴,謂梗塞也,言所以閉塞不通者,由於拘守太過也。《天地篇》「趣舍聲色,以柴其內」,謂梗塞於胸中也。凡《莊子》篇中柴字,皆取枯槁阻塞之義。《通鑒·漢紀》:「收楊震太尉印綬,震於是柴門謝賓客」。胡身之注曰:「柴,塞其門也。」又《魏紀》:「朱桓言于吳王曰:『曹休戰必敗,敗必走,走必由夾石、掛車,此兩道皆險阨,若以萬兵柴路,則彼眾可盡休,可生虜』」胡身之注曰:「柴路,謂以柴塞路也。」國藩按:柴,即塞也。以兵阻塞此路,非更以柴塞之也。胡氏于《漢紀》注近之,于《魏紀》注失之。

  《方言》:「凡草木刺人,自關以東,或謂之梗。」國藩按:凡木之粗枝,無碎枝零葉者,世俗通謂之梗。在樹而生者謂之枝,斫伐在地而枯者則謂之梗,謂之柴矣。梗字有粗直之義,又有阻塞之義。《爾雅·釋詁》「梗,直也」,《方言》「梗,略也」,《吳都賦注》「梗概,粗言也」,《東京賦注》「梗概,不纖密也」。此粗直之義也。《周禮》:「女祝掌以時招梗,檜禳之事。」鄭注「梗,禦未至也。謂未至之凶災,先梗而禦之。」此阻塞之義也。《詩》曰:「誰生曆階?至今為梗!」此謂蕩蕩王道,而政化不能流行,忽至梗塞也。《毛傳》:「梗,病也。,』此望文生訓,非其義也。杜注《左傳》曰「病也」,《廣雅》亦曰「病也」。此承《毛傳》而誤者也。格、枝、柴、梗四字,在後世以為死字,在古人常引伸其義而活用之,苟明乎死字活用之法,而周秦古書故訓,不可通者寡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