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奏稿 | 上頁 下頁 |
江蘇水師事宜十四條 |
|
謹將酌議江蘇水師事宜十四條,開單恭呈御覽。 第一條:分別內洋外海及裡河三支。 江蘇轄境江海匯歸之處,固稱澤國。即江以南,蘇、常、松、太等屬,亦複湖河紛歧,跬步皆水。原制水師,內河、外海分為兩支,今擬改為三大支:曰內洋、曰外海、曰裡河。自江陰之蝦蟆山以東至崇明之十激口四百餘裡,皆長江之尾閭,此內洋也。自十滧口以東八十裡至佘山,由佘山以北至贛榆縣之鷹遊門出洋約八九百里,與山東洋面毗連,內為五條沙,外為黑水洋。由余山迤南至金山衛出洋約二百七八十裡,與浙江洋面毗連。此外海也。至腹地之水,以太湖為巨。浸太湖人海,凡分三道:北為劉河,南為黃浦江,中為吳淞、江,此裡河也。就內洋而論,北岸之港五十有四,南岸之港二十,崇明之港五十有五,沙路叢出,最易藏奸。就外海而論,羊山,馬跡,花腦,陳錢,有避風,皆為盜賊出沒之所。其沙船遇盜,則佘山前後尤多。就裡河面論,太湖久為盜藪。而泖湖、澱山、陽城、昆城等湖及福山、江陰等口,亦常有搶劫之案。外而禦侮,內而詰奸,三支水師,均不可少。 第二條:內洋外海水師分立營數。 江南水師向以提督所屬之南匯一營,蘇松鎮之中、左、右三營及所屬之吳淞,川沙二營,福山鎮之左營一營,狼山鎮之右營一營,及所屬之掘港一營,為外海九營。近年長江章程內新議添設狼山鎮屬有通州、海門二營,共為十一營。今酌量核議,應於其中分五營為內洋水師,分六營為外海水師。 查福山一鎮系道光年間所創,外海之營太少。今擬撥蘇松鎮之川沙、吳淞二營,改歸福山鎮管轄,凡內洋五營:曰蘇松鎮之右營,曰福山鎮之左營,曰狼山鎮之右營,通州海門營。凡外海六營:曰提督之南匯營,曰蘇松鎮之中營、左營,曰撥歸福山鎮之吳淞營、川沙營,曰狼山鎮之掘港營。內洋五營略分汛地,北岸上游狼山右營主之,北岸下游通州營主之,南岸上游福山左營主之,南岸下游海門營主之,崇明南北皆蘇松右營主之。外海六營則不分汛地,當以吳淞口、十滧兩處為各艇船停聚之所。無事之時,則分別月分輪流巡哨,有事之際,則不分畛域一體剿捕。至於分月巡哨之章程,失事之處分,統俟初次部複到後再行續議。其內洋五營與長江水師之江陰營如何分別巡哨,互相防衛之處,亦俟下次續議。 第三條:裡河水師分立營數。 江蘇裡河向有提標右營,太湖水師左營、右營。茲仍其舊。而另添淞北營,淞南營,共為五營。淞北營巡緝吳淞江以北之支河湖蕩,如尚湖、昆城湖、陽城湖、金雞湖之類。並查劉河北、茆七了、福山、江陰等出江之口,淞南營巡緝吳淞江以南之支河湖蕩,如澱山湖、澄湖、龐山湖、鶯脰湖暨葉舍蕩、王江涇等處。與浙江接界,槍船出沒之所,汛地至三泖為止。太湖左營巡緝東路蘇州所屬湖面,右營巡緝西路常州所屬湖面,兼查運河東氿、西氿,長蕩湖、滆湖等處,提標右營巡緝自三泖起至吳淞口止,專防黃浦江駛入腹地之門戶。凡裡河五營,不復分隸各鎮,專歸提督統轄,仍聽督撫節制。惟從前舊制,內河各營雖名水師,實則並管陸路,各有汛地。此次五營所分地段太寬,支流太多,凡近水面有事,皆系水師之責,近水口岸亦可兼顧。若離岸稍遠,水師不能兼顧。 第四條:狼山鎮新設之通州、海門二營,仍須酌改規制。 長江章程第二十六條內載,狼山江寬百余裡,洪濤浩蕩,海風不測。長龍、舢板船身太小,有風即不能出港,擬每營造大舢板二十號,並造紅單拖罟等大船數號等語。茲查長江之舢板,槳枝多而船身低,於該處甚不相宜。而紅單等船又嫌其太大,惟現造之八團舢板尚屬合用。但專靠風力,不用人力,無風無潮則不能行駛,且修造之價頗貴,為數不宜太多。今酌船隻之大小,以定營制之多寡,應改為通州營八團舢板二十號,海門營八團舢板十二號,較原議共減去二十三號。至臣國藩于同治二年臘月議長江章程一案營制折內,通州、海門兩營皆系舢板二十號。事宜折內,副將營應派舢板四十三號。本年三月議補缺案內,將海門舢板補四十三缺,但顧副將營四十三號之通例。遂忘海門營二十四號之專條,系屬錯誤,應請旨將臣國藩交部議處。此外如續有查出錯誤之處,容隨時奏請更正。至江蘇內洋、外海水師,既已另立規制,則通州、海門二營仍應歸江南提督專管,長江提督兼轄。 第五條:各營船制數目。 江南水師船數、兵數,兵燹以後,無案可稽。僅由蘇松鎮衙門抄得原任督臣璧昌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奏案一件,據稱舊例江南營船二百七十五隻,業已破廢不堪。璧昌等乃議減數另造,計外海大艄船十二號,內洋大舢板船八十五號,小舢板船三十八號。當時船式,今不可考。臣于本年釘造廣艇,仿廣東紅單拖罟之式,僅成一號,釘造八團舢板已成十余號尚屬合用。將來經久章成擬造廣艇十二號,外海六營每營各撥二號,每號配兵約四十名。擬造八團舢板六十四號,內洋五營每營各撥十二號,每號配兵約二十名。擬撥長江之式舳板七十六號,淞北、淞南營各十五號,太湖兩營各十三號,兼用八團舢板各二號,提標右營二十號,每號配兵十四名。擬造火輪兵船四號,每號配兵約五十名至八十名不等。共計戰船一百五十六號,較之璧昌奏案多出二十一號,較之舊制尚少一百十九號。蓋弁兵之薪糧宜增,而司庫之經費有限,不宜多設額缺耳。 第六條:添用火輪協巡。 八團舢板及廣艇皆須乘風乘潮,一遇風逆潮阻,均難行駛。惟輪船則風水兩無所礙,擬以現在海生小輪船一號交福山鎮管轄,飛龍小輪船一號交狼山鎮管轄,專巡內洋以捕盜局。天平輪船一號交提督管轄,鐵皮輪船一號交蘇松鎮管轄,專巡外海。上海鐵廠今年造成者,尚非兵船,此後即續造火輪兵船。擬造四號,分撥提督及蘇松,狼山,福山三鎮,為專巡外海、內洋之用。 第七條:設廠修造戰船。 上年因船隻太少,海面屢有搶劫之案。本年雇廣艇八號、民船二十餘號巡緝,尚稱得力。又在廣東借艇船二號,在揚州買艇船一號,其在吳城船廠新造者,廣艇甫成一號,八團舢板已成十余號,尚欠四十余號,明年春夏乃可辦畢。現定于金陵之燕子磯設立船廠,若辦艇船十二號,則須吳城、燕子磯兩廠並造,又須至廣東購造以輔之。計三處經營二年,乃可辦畢。每成一號,即將現雇商人之艇船退去一號。 至上海鐵廠修造輪船,本年造成者尚非兵船。此後乃續造兵船。如造四號,亦須二年乃可辦畢。其裡河五營,所用之舢板,即用李朝斌所部太湖水勇之船,目前暫可無須另造。然其中多有咸豐八、九年以後所修造者,漸已朽壞,勢亦不能久待,即當陸續抽換。將來三年一小修,十二年一更換,均照長江之例,排定子、醜、寅、卯年分。舢板在金陵船廠輪流興工,輪船則在上海鐵廠興工,廣艇一項則或在金陵船廠修造,或借上海船塢整理,或赴廣東購造,隨時斟酌妥辦。船廠所以設于金陵者,以木卑不宜人鎮江以內之裡河,不宜出江陰以下之內洋也。故在上游較為穩便。 第八條:新營與舊制酌量更改。 向來水師之制,新章有必須更改者。舊時雖有水師之名,並無船炮之實,將弁皆常住衙署,新章則宜常住船上。舊制水師亦有戰兵、馬兵、守兵之名,新章則不分馬、步,但有柁工、水手之名。舊制江南戰船經費司庫所撥甚少,悉令道府州縣攤捐,新章則以船廠為最要之務,經費宜籌鉅款。舊制水兵月支一兩至二兩不等,口糧太輕,誰肯效命于大海風濤之中?新章擬增加口糧。 欲加口糧,不得不裁減昔年之兵額。 查《中樞政考》內載,江南內河水師兵丁八千零二十一名,外海水師兵丁六千七百七十六名,內河副、參、遊、都、守共二十一員,千把外委一百零四員,外海參、遊、都、守共十七員,千、把外委九十九員。臣今擬定新章,水師專以管船為主,每船各設一官,船大者酌設兩官。其無船之官,無船之兵,皆須裁撤。約計應裁去兵一萬一千余人,應裁去官六十餘員,乃與船數相符。茲將各營酌改舊制及擬裁官兵另開清單,恭呈御覽。 第九條:弁兵薪糧。 長江章程兵丁中,柁工月支三兩六錢,管艙、頭工、炮手等月支三兩,槳手月支二兩七錢。茲定江蘇三支水師,其裡河五營,內洋五營,將弁、兵丁、書識等,悉照長江水師章程給發。至外海六營弁兵格外辛苦,均宜稍從豐厚。凡養廉、俸薪、蔬菜、燭炭、紙張等項,擬請副將月加銀二十兩,參將、遊擊月加十六兩,都司加十二兩,守備加十兩,千、把、外委加八兩,廣艇柁工月給銀九兩,班手月給銀六兩,其餘兵丁、書識月給銀四兩五錢,庶與內洋及裡河水師顯示區別。至火輪船之將弁、柁工、兵丁,俟兵船造成後,另行續議。其外海提、鎮酌加廉銀,亦俟奉到部複另行續議。 第十條:前議淮揚水師應行緩辦。 長江章程第五條內載,安徽淮河自正陽關以下至洪澤湖止,並接連蘇屬之支河湖蕩,應另設淮揚水師。鎮江以東凡江南之支河湖蕩,應另設太湖水師各等語。今此案太湖水師即包於裡河五營之內,是江以南之湖河,業經粗定章程矣。至江以北,淮、揚、海三屬舊制,本有東海鹽城營,若與安徽之洪澤湖一帶共立一支水師,系屬正辦。臣亦嘗與安徽撫臣往返諮商,將淮揚水師章程議妥,將行具奏矣。近聞滎澤決口,黃河南趨,渾水已入洪澤湖內,若使大溜果注江南,則局勢全變,氾濫無定,所有淮揚水師之說,自應緩辦。東海,鹽城兩營只可姑仍其舊,置之不議。如明年滎澤合龍,黃流北趨,江淮晏安,則蘇省之東海營水師、鹽城營水師自可酌修炮船,整理舊制。而皖省之洪澤湖上下,亦可添立二三營為一支水軍,以詰奸而禦侮。惟經費有常,必須量人為出。現議江蘇水師極力撙節,斷不使新章之費游於舊制之外,將來議淮揚水師亦須加意撙節,或裁陸營之兵,增水營之餉,不使新章之費游於舊制之外,乃為可久之道。此外,如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支河湖汊,原議亦有另行設防之說。今軍政大定,長江之炮船足敷各省之調遣,該三省如須另立水師,似亦宜裁減陸兵,添濟水餉,不使新章之銀浮於舊制之外,庶臻妥愜。臣因淮揚而兼及安徽,因安徽而兼及兩湖、江西,蓋緣數省水軍設防之議發自微臣,恐糜費過巨,不得不慮及久遠也。 第十一條:緩撤太湖水勇。 江蘇之太湖水師系同治二年所立,歸李朝斌統帶。當時軍務吃緊,處處皆須炮船防剿,厥後蘇境肅清,李朝斌補授江南提督,此項炮船即為調剿撚匪,捕拿水盜及保護厘卡之用。臣回任後,陸續裁撤四營,現在尚存七營。今裡河既立五營,自應將水勇七營之船改為經制五營之船,但移換之際,最難妥協,若將七營之哨勇遽行裁撤,改用舊官、舊兵,則陸居已久,操舟不慣,勢難用短而舍長。若全留水勇分隸各營,概以舊官管帶,則兵將不習,必至不相融洽。若以水勇改為水兵,即以現在之營哨官充補舊缺,則舊官又無從位置。再四思維,惟有將七營水勇盡明年內緩緩裁撤,每撤一營,騰出船炮,即交舊官舊兵使用。舊兵不足者,募水勇以充補。此一年數月之中,遇有裡河五營缺出,即將應撤之營哨官酌補,使勇營之官與舊營之官狎處相習,庶兵丁可漸慣舟居矣。 第十二條:裁出之缺分標另補。 此次裁缺人員,江蘇之內河、外海水師共裁千把外委六十五人,系《中樞政考》舊定之缺。長江之通州、海門兩營,共裁守備、千、把、外委二十三人,系本年奏定新設之缺。該弁等本有實缺人員,勢不能不還以一缺調補他處。今擬通州,海門兩營裁去之員,俟有長江水師缺出,即歸於長江提督黃翼升會商總督先行敘補,必須此項有缺人員補完之後,始能另補他項人員。外海、內河各營裁去之員,俟有江蘇水師缺出即歸於江南提督李朝斌會商先行敘補,必須此項有缺人員補完之後,姑能另補他項人員。此兩項舊官,其於未經補缺之先,仍准酌給薪俸,以資贍養。至江蘇所裁之缺,因遷就姑存舊官,是以全裁外委,未裁千、把,將來千、把出缺,應以一半酌改為外委之缺,以期與營制相合。其究應裁千、把若干,外委若干,俟初次部複到日再行續議。 第十三條:三鎮酌留陸兵。 從前蘇松、狼山、福山三鎮所轄外海、內河各營,雖名水師,實則兼管陸路,故解犯,解餉,看守城門等事,皆屬陸兵之責。各鎮皆有中軍,皆有隨身兵丁伺應差事,今既酌改舊制,水兵以船為家,則陸路公私差使無人承應,擬三鎮各留陸兵百人,以備差遣。至中軍系標下之領袖,蘇松鎮中營今議仍舊,即以中營遊擊為中軍。狼山鎮中營現議裁去,該鎮本駐通州,即以新設之通州營遊擊為中軍。福山鎮中營亦議裁去,該鎮所屬尚有左營仍舊,即以左營遊擊為中軍。所留陸兵,均歸中軍兼管,庶水陸截然分途而體制仍在舊規。 第十四條:計算出入經費。 江蘇水師自嘉慶、道光以來,每歲用銀若干,蘇省無案可考。惟就《中樞政考》所載,水師十九營官弁兵丁之數,約略計算,每歲需用俸薪餉項銀七萬六千餘兩,兵米四萬九千一百余石,每石以銀一兩三錢,合折需銀六萬四千餘兩,共銀十四萬餘兩。又就抄得璧昌之奏案內稱,江南舊設外海水師船一百七十一隻,三年小修,三年大修。又,三年拆造,九年一周,例動司庫銀十九萬七千七百八十九兩有奇。內河水師船一百四隻,三年小修,五年大修。又,三年小修,三年折造,十四年一周,例動司庫銀五萬九千七百兩有奇。每屆一周,除司庫正支外,由道、廳、州、縣捐攤銀約在百萬以外各等語。是除攤捐之百萬,十二年中司庫實用銀二十五萬七千兩有奇。每年牽算,僅二萬余金耳。司庫所發太少而捐攤之銀又有名無實,以致咸豐初年並無一船,其流弊遂至於此。 臣于此次酌定章程審之又審,總求常有堅船而又不欲使文員捐攤分文,又不欲使新章之銀浮於舊制之外。除火輪、兵船一項擬在二成洋稅另議動支外,約計十六營官兵,俸餉每歲需銀十五萬餘兩。再加修船及各項雜費,歲需銀約三萬兩,兵米歲需銀約一萬餘兩,較之原制每歲多用銀三萬餘兩。此外尚有坐船、書識、子藥等費,不能不議裁陸兵以補水師額餉之不足。如陸兵不可裁,則需再減船數、兵數。此事關係各省大局,應俟奉到初次部複,乃可詳細續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