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曾國藩文集 | 上頁 下頁 |
《孟子要略》敘跋 |
|
朱子所編《孟子要略》,自來志藝文者皆不著于錄,朱氏《經義考》亦稱未見。寶應王白田氏為《朱子年譜》,謂此書久亡佚矣。吾亡友漢陽劉茮雲傳瑩始于金仁山《孟子集注考證》內搜出,複還此書之舊。王氏勤一生以治朱子之業,號為精核無倫,而不知《要略》一書具載金氏書中。即四庫館中諸臣,于金氏《集注考證》為提要數百言,亦未嘗道及此書。蓋耳目所及,百密而不免一疏,事之常也。 觀金氏所記,則朱子當日編輯《要略》,別為注解,與《集注》間有異同。金氏於「人皆有不忍章」雲:《要略》注尚是舊說;「桃應問曰章」雲:《要略》注文微不同今散失既久,不可複睹,茮雲僅能排比次第,屬國藩校刻,以顯於世,抑猶未完之本與。然如許叔重《五經異義》、余隱文《尊孟辨》之類,皆湮晦數百年矣。一旦與他書中刺取掇零拾墜,遂複故物,則此書之出安知不更有人焉蒐得原注,以補今日之闕乎?天下甚大,來者無窮,必有能篤耆朱子之書,罔羅以彌遺恨者。是吾茮雲地下之靈,禱祀以求之者也。 孟子之書,自漢唐以來,不列於學官。陸氏《經典釋文》亦不之及。而司馬光《晁說之》之倫,更相疑詆。至二程子始表章之,而朱子遂定為「四書」。既薈萃諸家之說為《孟子精義》,又采其尤者為《集注》七卷,又剖晰異同為《或問》十四卷,用力亦已勤矣。而茲又簡擇為《要略》五卷,好之如此,其篤也。蓋深造自得,則夫泳於心而味於口者,左右而逢其原。參伍錯綜,而各具條理。雖以國藩之蒙陋,讀之亦但見其首尾完具,而不復知衡決顛倒之為病,則其梨然而當于人人之心可知已。 國藩既承亡友劉君遺令為之排定付刻,因頗仿《近思錄》之例,疏明分卷之大指,俾讀者一覽而得焉。大賢之旨趣,誠知非末學所可幸中,獨未知于吾亡友之意合邪?否邪?死者不可複生,徒使予茫然四顧而傷心也夫。曾國藩又識。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